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软件制造问题的微软答案

                                                          ——《微软的秘密》读后感

            

     

    作者:朱金灿

    来源:http://blog.csdn.net/clever101

     

     

            年前就看完了《微软的秘密》,总想着该写些东西。我给自己立了条规矩:每看一本书,一定要写篇读后感。我发觉这样做挺好好处的:一是促使自己慎重地选择要看的书;二是真正让自己认识从书中收获了什么。可能你要问:读后感要写些什么?我说:什么都可以写啊!比如书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哪些内容对你的工作生活有启发意义,书中哪些观点是你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等等。

     

            纵观该书,感觉书中对微软的论述是比较真实,也看得出作者作了大量的调查。与之有些相反的叙述国内企业的书,如写百度的《一百度》,里面的观点确实是不错,比如:1.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2. 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看完之后感觉有点怪:是不是有个叫李彦宏的神带领百度前进?但这个书不会给我有个叫比尔.盖茨的大神带领微软前进。它扎实地证明:微软是一个制度驱动型企业,而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企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们看来,微软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们依然承认他们的方法不是完美的,依然是有缺陷的。比如微软采用使用特性的远景描述和规范提纲来指导项目执行,应该说这一方法既为开发工作给出了恰当的框架以推进工作的进行,又使得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开发过程中的变化。但微软的一个高管克里斯.彼得斯承认这种方法还没软件产品外观完全固定,以至于用户教育人员在项目结束时为修改文档中的软件界面而疲于奔命。

     

            作为一个研发人员,我最感兴趣的是微软是如何组织和开展研发流程。书中的第5章内容就很好揭示微软的开发流程,其精髓在于是:所有的工作都平行开展,并经常进行同步。这样做我觉得的最大的好处在于人尽其用。这样合理的开发流程使我想起北宋的丁谓的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和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确实,微软在设计其开发流程上有一个全局统筹的思想。国内多数企业或许没有微软规划齐全的部门,但其统筹安排的思想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看了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发现微软的把项目划分为多个里程碑的做法已经得到了本土化改造。

     

            微软的产品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质量很高呢?其实不然,坊间有个笑话:微软的产品,只有到第三版才能使用。那么有一个问题是:微软的产品是如何完善起来的?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微软的支持哲学强调,每一次客户支持的接触活动都是改进产品设计的一个机会——相应地,他们会用更易用、更少需要求助于产品支持组织的产品来回报客户。毫无疑问,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产品质量越高客户群越多,客户越多获得反馈越多,反馈越多反过来越能促进产品质量提高。这也是国内企业值得学习的一点。  


  • 相关阅读:
    小米面试之股票收益最大
    第三周:同时管理64位和32位版本的Python,并用Pyinstaller打包成exe
    第三周 anaconda的安装
    第二周:python实现线性回归(哑变量回归)的高效方法
    第一周:在python里调用C文件中函数
    13G:神奇的数列
    13F:图像分割
    13E:吃奶酪
    13D:拖延症
    13B:回文子串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nzhi/p/647083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