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消费型社会

    很早之前就觉得当今的大社会有点不正常,整个社会都过度的推崇商业消费。是吧,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意义都不明确,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在我看来是徒劳而无意义的人生,然而这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绝大部分人迷失在了消费中,这是很现实的惨剧。

    对消费社会的另一种理解(转)


    消费社会化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着世界各个角落。法国学者波德里亚用一种充满悲剧色彩的批判性视角试图揭示现代消费的本质特征,其符号消费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现代消费和消费社会提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视角。但对一种社会理论的过度关注或推崇也往往会使我们无法看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学者山崎正和对消费社会的另一种理解,以期超越符号消费理论的局限性,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现代消费和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悲剧性后果

    我们知道,波德里亚在援用法国符号学家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吸收了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斯曼和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等学者的理论后构建起了他的符号消费理论。在他看来,消费就像语言文字一样,是一种与他人进行沟通的符号。更重要的是,波德里亚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中,消费与生产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同生产遵从资本主义体系要求一样,现代消费的原则和目的也并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是一种受控于生产者并被制度化的、强加于消费者的义务。在差异化的再生产驱使下,消费者在无意识中被迫卷入了一个无止境的“破坏”和“浪费”过程,在更短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商品这一效率性原则贯穿于整个现代消费领域。

    难道现代消费就如波德里亚所说的,终究逃脱不了符号消费的悲剧性命运吗?难道现代消费真的只能是一种与个人欲求无关的、完全受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操控和强制的“无欲的破坏”吗?日本学者山崎正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其著作《柔质个人主义的诞生:消费社会的美学》中给我们呈示了对消费社会截然不同的理解。

    对消费社会的另一种理解:消费社会的美学

    与波德里亚最大的不同是,山崎正和对现代消费社会持有较为肯定和乐观的态度。他根据人的欲求本身的二重构造和现代消费社会所呈现出的新的发展动向,认为遵循效率性原则的符号消费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阶段性现象,并非消费所具有的不变本质。在他看来,消费社会之所以有别于之前遵循效率至上原则的工业社会,就在于现代消费开始从对物品的消耗转向对时间的消耗。

    根据山崎正和本人的说法,他与波德里亚之间在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理解上出现的对立,其实是源于双方对“消费”和“欲求”这两个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分歧。

    (一)关于“消费”概念

    山崎正和指出,通常我们把消费理解为“消费者为满足自身欲求而进行的对物的消耗”,但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把“消费”和“生产”这两个概念真正区别开来,因为说到底生产同样也是对物的消耗,而波德里亚对消费概念的理解基本上与此类似。虽然波德里亚内心也许试图寻找与生产相对立的消费,但是立足于消费者完全受生产者操控的立场,使得他不得不把现代消费与生产活动等同起来,把消费的本质理解为“否定个人享受”的一种“无欲的破坏”。

    与波德里亚截然不同的是,山崎正和认为消费是与效率主义相对立的行为,相比于对目的的实现,消费更重视对过程的享受。所以在他看来,消费社会是对应于工业社会而存在的,在生产优先的工业社会中,生产与消费一样都是以效率性为基本原则,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到了消费社会,消费则成了生产的真正对立面。与生产遵循效率性原则不同的是,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是以非效率性为原则的。就连一些原本在工业社会里具有典型生产特征的行为在消费社会中都成为了典型的消费。比如生活在现代大都市中的居民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蔬菜瓜果、闲暇时间去郊外钓鱼、饶有兴致地在家组装购自宜家的家具等。

    (二)关于“欲求”的本质

    在理解消费社会问题上导致山崎正和和波德里亚之间出现分歧的另一个原因是,波德里亚对欲求本质的理解存在一些偏见,缺乏对欲求产生影响的客观社会条件的考量。

    波德里亚对人的欲求的理解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的欲求在要求对物进行不断消耗的同时会无限制地膨胀;第二,人的欲求总要求通过对物的消耗以达到和他人进行差异化的目的。在波德里亚看来,人的欲求具有要求“更多、更快、更频繁”这样尼采式的本能冲动,但是由于消费者处于生产者的操控之下,所以欲求的对象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的物,而只针对被生产者不断制造出来的差异。因此波德里亚最终得出现代消费将朝着无止境的“无欲的浪费和破坏”一路暴走的悲观结论。

    而山崎正和则对欲求的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波德里亚把欲求视为以效率性为原则的观点缺乏足够依据。我们都知道,凡勃伦和里斯曼给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提供了不少营养,但是他们并没有认为自己所提出的理论概念是对消费普遍性本质的揭示,而认为仅仅是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消费特征。但波德里亚却不甘心于此,他不仅用其符号消费理论去解释现代所有消费现象,还试图对消费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未来动态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甚至认为符号消费是资本主义得以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但正如山崎正和一语中的指出的那样,差异化消费的成立是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的,而波德里亚却忽视了这一点。

    相对于波德里亚对欲求概念略显草率和粗浅的理解,山崎正和则在理解欲求概念时提出了“欲求的二重构造”论观点。他首先认为人的物质欲是有限度的,但在人的欲求中除了物质欲这第一重欲求以外还存在第二重欲求,即“人会基于对物质欲的有限性而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延长其物质欲得到满足的时间”。比如每个人的胃对食物的一次摄入量都是有限度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会花时间精心烹饪食物,用心选择或布置用餐的空间环境,细心挑选用来盛食物的容器和餐具,并会邀请亲人或朋友一起度过享用美餐的快乐时光。而这种被山崎正和称为“欲求的欲求”或“精神欲求”的第二重欲求是以消耗时间和享受消费过程为其本质特征的。很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为满足第二重欲求的消费与波德里亚所主张的符号消费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现代消费社会在波德里亚眼里是一个“浪费的”、“破坏的”和“无欲的荡尽”的悲剧性的社会,但在山崎正和眼里却是一个悠然自得的、充满享受的和不断发现自我的社会,是一个“柔质个人主义”诞生的社会,是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艺术创作者的社会,而这正是他所谓的“消费社会的美学”。

    结 语

    山崎正和对现代消费社会的上述理解绝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事实上西方消费社会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现代消费和消费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日本立教大学教授间间田孝夫近年来提出的“第三种消费文化”论和美国学者里茨尔的“麦当劳化”消费文化论不仅表明了现代消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波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所不能涵盖的诸多消费现象。但至少就目前来说,对于现代消费社会今后是朝着山崎正和所构想的方向还是波德里亚或者是里茨尔所预测的方向发展这一问题,可以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山崎正和所主张的非效率性消费如今也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但考虑到符号消费对人的异化和其无休止的浪费特征给环境资源带来的极大负面影响,以及“麦当劳化”消费的非理性后果,笔者更愿意期待山崎正和给我们描绘的消费社会的未来前景。毋庸置疑的是,山崎正和对消费社会的另一种理解给我们提供了又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而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去理解和认识现代消费和消费社会。

     

    另:消费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 论文

  • 相关阅读:
    引用类型之Object类
    原始类型之String类型
    原始类型之Boolean类型
    引用类型之Boolean类
    引用类型之instanceof运算符
    javascript类型转换
    运算符之一元运算符
    Google Sites开始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可自由建个人主页
    在线制作"篆体印章",很酷!
    MD5 哈希计算工具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ezx/p/62123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