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风险应对过程在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之后进行,包括确认与指派相关个人或多人,对已得到认可并有资金支持的风险应对措施担负起职责。
1、规划风险应对指为项目目标增加实现机会,减少失败威胁而制订方案,决定应采取对策的过程。
2、规划风险应对的ITO详解:
① 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对可能对项目目标存在消极影响的风险或威胁的策略。
② 积极风险和机会的应对策略:对可能对项目目标存在积极影响的风险的策略。
③ 应急应对策略:针对特定事件的专门应对措施。
3、消极风险或威胁应对策略:
(1)回避:改变项目计划,以排除风险条件。例如延长进度或减少范围
(2)转移:将风险的后果和责任转移给第三方,如保险、履约保证书、合同等
(3)减轻:采取措施将风险的概率或后果降低到可接受的临界值。如在一个系统加入冗余部件,减轻主部件故障造成的影响。
(4)接受: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在其他方法不具有经济有效性时)。最常见的主动接受策略是建立应急储备,安排一定的时间、资金或资源来应对风险。被动接受什么也不做。
4、积极风险和机会的应对策略:
(1)开拓:确保机会得以实现
(2)分享:将风险责任分配给最能为项目利益获取机会的第三方
(3)提高:提高积极风险的概率,提高项目机会
(4)接受:既是消极的,也是积极的
5、规划风险应对的输出中也包括风险登记册的更新,更新内容包括应对策略所需的行动、预算和进度活动等。这是风险登记册的第三次更新。
风险应对措施必须适合风险的重要性水平,能经济有效地迎接挑战,必须在项目背景下及时和现实可行。下一节将进一步计划如何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