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exo + Next 主题博客提交百度谷歌收录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中文译为搜索引擎优化,即利用搜索引擎的规则提高网站搜索引擎内自然排名。主要通过站内优化比如网站结构调整、网站内容建设、网站代码优化等以及站外优化等方式实现。

    主要是给各个搜索引擎提交你的 sitemap,让别人能搜到你博客的内容。
    先确认博客是否被搜索引擎收录,在百度或者谷歌输入下面格式来判断,如果能搜索到就说明被收录,否则就没有。

    site:写你要搜索的域名 
    # site:rogn.top

    开启 Next 主题的 SEO 优化项

    Next 提供了 seo 优化选项,在主题配置文件_config.yml中有个选项是seo,设置成true即开启了 seo 优化。
    百度无法搜索到博客信息,是因为 Github Pages 屏蔽了百度爬虫

    让百度和百度收录博客

    由于两者方法相似,相似的部分一起讲。

    1. 进行验证

    打开百度站长平台,之后在用户中心 > 站点管理下添加网站。根据提示输入站点地址等信息,建议输入的域名为www开头的。

    登陆google search console(选右边),添加你的网站地址。

    有3种验证方式:

    • HTML文件验证:将验证文件放置于您所配置域名的根目录下,即放在博客的本地根目录的source文件夹下(要设置skip_render)。
    • HTML标签验证:baidu_site_verification后添加HTML标签content后的内容(推荐)
    • CNAME验证:按要求添加一条CNAME解析

    2. 生成sitemap站点地图

    站点地图是一种文件,您可以通过该文件列出您网站上的网页,从而将您网站内容的组织架构告知 Google 等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网页抓取工具会读取此文件,以便更加智能地抓取您的网站。

    我们需要使用插件自动生成网站的 sitemap,然后将生成的 sitemap 提交到百度和其他搜索引擎。
    先安装谷歌和百度的插件,如下:

    npm install hexo-generator-sitemap --save
    npm install hexo-generator-baidu-sitemap --save

    在博客根目录的_config.yml中改url为你的站点地址:(最好把文章链接也改浅点)

    url: https://rogn.top
    root: /
    # permalink: :year/:month/:day/:title/
    permalink: :title/

    在博客根目录的_config.yml中添加如下代码:

    baidusitemap:
      path: baidusitemap.xml
    sitemap:
      path: sitemap.xml

    之后重新打包hexo g -d,若在你的博客根目录的public下面发现生成了sitemap.xml以及baidusitemap.xml就表示成功了,其中sitemap.xml文件是搜索引擎通用的文件,baidusitemap.xml是百度专用的 sitemap 文件。

    3. 添加 robots.txt

    robots.txt是搜索引擎蜘蛛协议,告诉引擎哪些要收录,哪些禁止收录。
    source文件夹下新建 robots.txt,内容如下:

    User-agent: *
    Allow: /
    Allow: /home/
    Allow: /about/
    Allow: /archives/
    Allow: /categories/
    Allow: /tags/
    Disallow: /js/
    Disallow: /css/
    Disallow: /fonts/
    Disallow: /vendors/
    Disallow: /fancybox/
    Disallow: /categories/
    
    Sitemap: http://rogn.top/sitemap.xml
    Sitemap: http://rogn.top/baidusitemap.xml

    4. 提交sitemap

    谷歌: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站点地图,提交sitemap.xml

    百度:在百度站长平台--链接提交--自动提交--sitemap,添加https://rogn.top/baidusitemap.xml

    对于百度,除了 sitemap 还有主动推动和自动推送这两种方式,主动推送的原理是每次 deploy 的时候都把所有链接推送给百度,自动推送则是每次网站被访问时都把该链接推送给百度。

    主动推送:

    1. 插件安装

    npm install hexo-baidu-url-submit --save

    2. 修改站点配置文件

    在 Hexo/_config.yml,添加以下内容

    baidu_url_submit:
      count: 5
      host: your_site
      token: your_token
      path: baidu_urls.txt

    其中 count 表示一次推送提交最新的N个链接;host 和 token 可以在百度站点页面->数据引入->链接提交可以找到;path 为生成的文件名,里面存有推送的,我们网站的链接地址。

    确保your_site 项跟百度注册的站点一致。

    同样修改站点配置文件的 deploy 项,我们原来已经有 git 的 deploy,现在增加对 baidu 的推送,最终是这样子的:

    deploy:
    - type: git
      repo: https://github.com/growvv/growvv.github.io.git   
      branch: master                                         
    
    - type: baidu_url_submitter

    重新生成,发布 hexo d,

    {"remain":99998,"success":2}

    可以看到推送给百度成功。

    自动推送

    首先,在主题配置文件下设置,将baidu_push设置为true

    然后查看themes/next/layout/_third-party/baidu-push.swig文件中是否包含如下百度提供的自动推送代码,没有的话要添加:

    {% if theme.baidu_push %}
    <script>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script>
    {% endif %}

    这样每次访问博客中的页面就会自动向百度提交 sitemap。

    参考链接:

    1. https://albenw.github.io/posts/be8242cc/

    2. https://luanzhuxian.github.io/post/82d92ad4.html

  • 相关阅读:
    Socket网络通讯
    Redis事务/持久化/发布订阅
    Redis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
    java8新特性Lambda(1)
    【指标测试】影响IOPS的几个重要因素
    win7:Remote Desktop Services 启动失败
    centos 6.4 安装视频解码器
    [RVM is not a function] Interating RVM with gnome-terminal
    bzoj 2179: FFT快速傅立叶 -- FFT
    bzoj 3389: [Usaco2004 Dec]Cleaning Shifts安排值班 -- 贪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fri/p/1221963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