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传统几何法推导)

    抛物线有很多几何性质,网上也有不少关于这些性质的推导的文章,不过几乎清一色地都是用的解析几何的方法。联立方程,导出根与系数的关系,算算算算算……

    但是,与同样是二次曲线的椭圆和双曲线不同,圆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非常「好」,不用坐标法,也能推出很多结论。不过相比具有完美对称性的圆来说,抛物线还是逊色了许多。圆的切线很容易用几何条件去描述(容易用反证法证出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而抛物线的切线虽然也容易用几何条件描述,但相关结论却难以用纯几何法证出。所以涉及切线问题时,还是需要用坐标法证明一个重要结论的。虽然如此,本文的证明过程还是要比带着一大坨方程的纯代数法清爽得多。


    要证结论,得先给出定义:

    定义 由平面内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称为抛物线. 定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称为焦准距.

    结论 1 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准线过焦点的垂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证明

    设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轴为 (a), 抛物线上有一点 (P). 过 (P) 作 (PP'perp l), 垂足为 (P'). 当 (P) 不在 (a) 上时,作 (P) 关于 (a) 的对称点 (Q), 作 (P') 关于 (a) 的对称点 (Q'). 连接 (FP)、(FQ). 由 (a perp l) 知 ( PP'parallel a ), 所以 ( QQ'parallel a ), 所以 (QQ' perp l). 由对称知 (PP'=QQ'), (FP=FQ), 又 ( FP=PP' ), 所以 ( FQ=QQ' ), 所以 (Q) 在抛物线上, 结论得证.

    定义 抛物线的准线过焦点的垂线称为抛物线的, 轴与抛物线的交点称为抛物线的顶点.

    结论 2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 (F), 顶点为 (O), 焦准距为 (p), 对于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P), (FP = frac{p}{1+cos{angle{OFP}}}).

    证明

    设 (FP= ho), (angle{OFP}= heta).

    如图,当 ( heta > 90^{circ}) 时,作 (FP) 在轴上的投影,易得 ( ho = p- hocos{ heta}). 整理得 ( ho = frac{p}{1+cos{ heta}}), 即 (FP = frac{p}{1+cos{angle{OFP}}}).

    同理可证当 (0^{circ} < heta < 90^{circ}) 时,结论仍然成立.

    当 ( heta = 90^{circ}) 时,( PF=p ), 结论仍然成立。

    当 ( heta = 0^{circ}) 时,( PF = frac{p}{2} ), 结论仍然成立.

    综上,对于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P), 结论成立.

    推论 1 设抛物线的焦准距为 (p), 过抛物线焦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则有 (frac{1}{AF}+frac{1}{BF}=frac{2}{p}).

    推论 2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O), 焦准距为 (p), (angle{OFP}= heta), 过抛物线焦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则有 (AB=frac{2p}{sin^2{ heta}}).

    结论 3 设抛物线轴与准线的交点为 (K), 过抛物线焦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 则轴平分 (angle{AKB}).

    如图,设准线为 (l), 轴为 (a), 过 (A) 作 (ADperp l), 交 (l) 于 (D), 过 B 作 (BCperp l), 交 (l) 于 (C).

    (ecause) (ADperp l) 且 (BCperp l)

    ( herefore) (ADparallel a) 且 (BCparallel a)

    ( herefore) (frac{KD}{KC}=frac{FA}{FB} )

    又 (ecause) (FA=AD) 且 (FB=BC)

    ( herefore) (frac{KD}{KC}=frac{AD}{BC} )

    ( herefore) ( riangle{KDA}sim riangle{KCB})

    ( herefore) (angle{DKA} = angle{CKB})

    ( herefore) 轴平分 (angle{AKB})

    结论 4 设抛物线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轴与准线的交点为 (K), 过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ADperp l), 交 (l) 于 (D), 过 B 作 (BCperp l), 交 (l) 于 (C), 则(FD) 平分 (angle{KFA}), (FC) 平分 (angle{KFB}), (FCperp FD).

    证明

    (ecause) (FB=BC), (FA=AD)

    ( herefore) (angle{AFD}=angle{ADF}), (angle{BFC}=angle{BCF})

    (ecause) (KFparallel AD), (KFparallel BC)

    ( herefore) (angle{KFD}=angle{ADF}), (angle{KFC}=angle{FCB})

    ( herefore) (FD) 平分 (angle{KFA}), (FC) 平分 (angle{KFB})

    ( herefore) (FCperp FD)

    结论 5 设抛物线焦点为 (F), 准线为 (l), 顶点为 (O), 过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ADperp l), 交 (l) 于 (D), 过 B 作 (BCperp l), 交 (l) 于 (C), 则 (A)、(O)、(C) 三点共线,(B)、(O)、(D) 三点共线.

    证明

    连接 (AC) 交轴于 (O')

    由 ( riangle{AO'F}sim riangle{ACB}) 得

    ( frac{BC}{O'F}= frac{AB}{AF} )

    ( frac{BF}{O'F}= frac{AF+BF}{AF} )

    ( frac{BF}{O'F}= 1+frac{BF}{AF} )

    ( frac{1}{O'F}= frac{1}{BF}+frac{1}{AF} )

    由结论 2 推论 1 得

    ( frac{1}{O'F}= frac{2}{p} )

    ( O'F= frac{p}{2} )

    ( herefore ) (O') 与 (O) 重合

    ( herefore ) (A)、(O)、(C) 三点共线

    同理可得 (B)、(O)、(D) 三点共线.

    ( herefore ) 结论成立.


    下面用坐标法证明抛物线切线的一个几何性质,作为描述抛物线切线的几何条件。

    定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焦点为 ( (0, frac{p}{2}) ), 准线为 ( y=-frac{p}{2} ) 的抛物线的方程为 ( x^2=2py ).

    证明略.

    结论 6 设抛物线顶点为 (O), 过顶点的切线为 (l), 抛物线上有一异于顶点的点 (P). 过点 P 作抛物线的切线 (m), 交 (l) 于 (M), (P) 在 (l) 上的投影为 (P'), 则 (M) 是 (OP) 的中点.

     

    证明

    如图建系. 设 ( P(x_0, y_0) )

    ( y=frac{x^2}{2p} )

    (Rightarrow y'=frac{x}{p} )

    (Rightarrow m: y-y_0 = frac{x_0}{p}(x-x_0))

    令 ( y=0 ), 得

    ( -y_0 = frac{x_0}{p}(x-x_0))

    解得

    ( x = frac{x_0}{2} )

    ( herefore ) 结论得证


    结论 7 设抛物线顶点为 (O), 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轴与准线的交点为 (K), 过顶点的切线为 (m), 抛物线上有一异于顶点的点 (P). 过点 (P) 作抛物线的切线 (t), 交 (m) 于 (M). 过 (P) 作 (PDperp l), 交 (l) 于 (D), 则 (F)、(D)、(M) 三点共线,切线 (PM) 是 (FD) 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

    由 (O) 是 (KF) 的中点及结论 6 可知,(F)、(D)、(M) 三点共线

    ( herefore ) ( DM=FM )

    又 ( ecause ) ( PF=PD ), ( MP=MP )

    ( herefore ) (  riangle{PMF}cong riangle{PMD} )

    ( herefore ) (PM) 垂直平分 (FD)

    ( herefore ) 结论得证

    推论 从抛物线的焦点射出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沿与抛物线的轴平行的方向射出.

    结论 8 设抛物线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过顶点的切线为 (m), 过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ADperp l), 交 (l) 于 (D), 过 B 作 (BCperp l), 交 (l) 于 (C), 过 (A)、(B) 作分别抛物线的切线 (t_1)、(t_2), ( t_1cap m=G ), ( t_2cap m=H ), 则 (t_1) 与 (t_2) 的交点 (T) 在 (l) 上,(TC=TD), 且 (TAperp TB).

    证明

    设 ( t_1cap l=T_1 ), ( t_2cap l=T_2 ).

    由结论 4 及 结论 7 知,(T_1Gperp FD), (CFperp FD)

    ( herefore ) (T_1Gparallel CF)

    又由结论 7 知,(G) 是 (FD) 的中点

    ( herefore ) (T_1G) 是 ( riangle{DFC}) 的中位线

    ( herefore ) (T_1) 是 (CD) 的中点

    同理可知,(T_2) 也是 (CD) 的中点

    ( herefore ) (T_1) 与 (T_2) 重合

    ( herefore ) (t_1) 与 (t_2) 在 (m) 上交于一点

    设这一点为 (T).

    由结论 4 及 结论 7 知,(angle{TGF}=angle{GFH}=angle{FHT}=90^{circ})

    ( herefore ) (angle{HTG}=90^{circ})

    ( herefore ) (TGperp TH), 即 (TAperp TB)

    综上,结论得证.

    推论 1 四边形 (TGFH) 是矩形.

    推论 2 以 (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以 (AF) 为直径的圆、以 (BF) 为直径的圆与 (m) 相切.

    能想到的性质暂时就这么多。欢迎补充。

  • 相关阅读:
    第三章:软件也要拼脸蛋-UI 开发的点点滴滴
    第二章:先从看得到的入手-探究活动
    第一章:开始启程-你的第一行Android代码
    367. Valid Perfect Square
    逆向工程
    lombok日志包的使用
    Mysql(一)
    数据库
    mvc+三层架构
    Mave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hua/p/556061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