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SC的原理

    OSC是Online Schema Change简写,即在线架构改变。其实现步骤:

    1. init,即初始化阶段,会对创建的表做一些验证工作,如检查表是否有主键,是否存在触发器或者外键等。
    2. createCopyTable,创建和原始表结构一样的新表。
    3. alterCopyTable,对创建的新表进行Alter table操作,如添加索引或列等。
    4. createDeltasTable,创建deltas表,该表的作用是为下一步创建的触发器所使用。之后对原表的所有DML操作会被记录到createDeltasTable中。
    5. createTriggers,对原表创建insert、update、delete操作的触发器。触发操作产生的记录被写入到detltas表。
    6. startSnpshotXact,开始OSC操作的事务。
    7. selectTableIntoOutfile,将原表中的数据写入到新表。为了减少对原表的锁定时间,这里通过分片将数据输出到多个外部文件,然后将外部文件的数据导入到copy表中。分片的大小可以指定,默认值为500000.
    8. dropNCIndexs,在导入到新表前,删除新表中所有的辅助索引。
    9. loadCopyTable,将导出的分片文件导入到新表。
    10. replayChanges,将OSC过程中原表DML操作的记录应用到新表中,这些记录被保存在deltas表中。
    11. recreateNCIndexs,重新创建辅助索引
    12. replayChanges,再次进行DML日志的回放操作,这些日志是在上述创建辅助索引过程中新产生的日志。
    13. swapTables,将原表和新表交换名字,整个操作需要锁定2张表,不允许新的数据产生。由于改名是一个很快的操作,因此阻塞的时间非常短。

  • 相关阅读:
    HBase(2) Java 操作 HBase 教程
    HBase(1) 基本入门篇
    MongoDB 谨防索引seek的效率问题
    MongoDB一次节点宕机引发的思考(源码剖析)
    MongoDB-系统时钟跳变引发的风波
    是什么造成了数据库的卡顿
    了解 MongoDB 看这一篇就够了
    Reactive(3)5分钟理解 SpringBoot 响应式的核心-Reactor
    Reactive(2) 响应式流与制奶厂业务
    suanec-rotatelog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fe91/p/486358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