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
前端背景介绍HTTP初识
HTML语法
前端背景介绍
前端:与用户直接进行打交道的界面就可以被称为前端,相当于前台小姐姐。
前端内容大致有以下三个:
- HTML:网页的骨架,没有样式
- CSS:给骨架添加装饰
- JS:添加动态效果
软件开发的结构有两种,分别是cs和bs,前者需要自己写客户端和服务端,但是对于cs来说, 其实浏览器就相当于客户端,此时如果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会发生四件事:
- 浏览器向服务端发送请求
- 服务端接受请求
- 服务端返回相应的请求
- 浏览器接受响应,按照特定的规则将渲染页面展示给用户看
HTTP初识
HTTP是用来规范服务端和客户端间数据交互的格式的,想要使用浏览器当做客户端,就要 使用这个协议,不然浏览器看不懂你的数据格式,还是不是什么都显示不出来。
HTTP的四大特性,这是要考的:
- 基于请求响应
- 基于TCP/IP应用层上的规范
- 无状态:不保存用户的信息,像是得了失忆症,专练就会忘的那种
- 无/短链接:跟服务端之间的链接就只有请求响应那么短的时间
请求数据的格式:
- 请求首行:用来标识HTTP协议的版本,当前请求方式
- 请求头:一大堆k:v键值对
- /r/n/r/n: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三部分
- 请求体:存放请求的数据
响应数据的格式:
- 响应首行:标志HTTP协议版本,响应状态码
- 响应头:一堆k:v键值对
- /r/n/r/n:这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 响应题:返回给浏览器用户请求的数据
什么是响应状态码呢?那就是用一串数字来表示一些复杂的状态或者描述性的信息
- 1XX:服务端接受到了请求数据并且正在处理,可继续提交数据
- 2XX:服务端成功响应你想要的数据,eg:200 ok表示响应成功
- 3XX:重定向,访问目标网址的时候由于条件不满足,被引向了其他网址
- 4XX:请求错误,404:请求资源不存在;403:当前请求不合法或不满足访问资源条件
- 5XX:服务器内部错误
请求方式有两种:
- get请求:向服务端要数据
- post请求:向服务端提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