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数据源配置之抽象(〇)
liuyuhang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DB数据源之SpringBoot+Mybatis踏坑过程实录(一)
DB数据源之SpringBoot+MyBatis踏坑过程(二)手工配置数据源与加载Mapper.xml扫描
做java三年多了,换个框架或者设计个架构就会发现,数据源每次都是问题;
好在网上解决方案很多,然而很少有说明是引用的具体包结构,或者数据源的配置思路;
不管怎么说,各种框架也提供了各种方式,然而数据源配置依然是坑。
所以好好记录一下,关于数据源配置的问题。本文主要用来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要配置数据源?
2.数据源配置信息都由什么构成?
3.数据源配置方式的本质是什么?
4.数据源为什么会有多种配置方式?
1.为什么要配置数据源?
菜鸟时期,总在考虑,为啥需要一个properties文件来写个数据源配置,写成xml不行么,写死在java代码中不行么?
现在想想,当时脑子有点逗,作为极端逻辑主义,电脑是必须明白每一个细节才能够工作的;
我们的程序是经常需要保存的,就好像游戏攻略中,存档一样重要,存档就是一种持久化,保证关机以后这个东西好好的保存了。
所以对于数据库的链接,是必须要配置个数据源的,这里的数据源,狭义上指的是对数据库的链接配置。
毕竟是存永久性数据的,不可能随意被他人更改,因此衍生出了很多属性,基本上必须包括:
必须有一个唯一导航地图(url);
必须有唯一交通工具(dirver);
必须有唯一身份证(username);
必须有唯一验证口令(password);
所以,本质上数据源是在配置通往数据库的路,给固定的交通工具,按照既定路线,到达地点刷卡,对口令。
这就是数据源存在的必要性了。
2.数据源配置信息都由什么构成?
数据源的配置信息,本质上只有上述的四个内容来构成,当然由于环境或应用场景的不同,数据源还有众多的衍生配置:
最大链接数量,最小链接数量,请求超时时间,连接最长保持时间,缓存大小等。
这些衍生配置并不是必须的配置,但是也是必要的配置,需要给予一定的默认值,来保证能满足于这个运行环境。
最小链接数量(停车场中保存的巴士数量);
最大链接数量(行进路线中最多可以并排多少个车通过同一个检查站);
请求超时时间(检查站没人等多久);
链接最长保持时间(卸货允许的最大时间);
缓存大小(车厢容积);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配置。
3.数据库配置方式的本质是什么?
目前来说,DataSource是众多数据源配置方式的标准模式,很多框架都使用统一的标准来配置数据源。
DataSource允许手动配置的内容大概如下图:
这里不用细究,实际上,只要创建了DriverManagerDataSource对象,只要将内容设置进去就可以了。
然而获取这个参数的方式是比较多的,如:
①从properties获取;②从XML获取;③从Java文件中获取;④从Catche中获取;⑤从Bean中获取等等
获取源头众多不说,获取方式也众多,如:
①用注解自动装配Bean;②用XML解析;③用IO获取等等;
之所以本文用抽象来说,因为不论何种获取方式,多数在面对一个架构或者框架的时候,
很多人都是从网上直接搜代码的,一个一个尝试,经常会忽略以下几个问题:
①该数据源的配置方式对应的框架版本
②该数据源的配置方式是否适合你的实际应用场景
③该配置方式提供者是否提供给了正确或足够的解释说明
综上,个人认为,了解一个数据源的构成,了解应用场景,了解数据源获取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
本质上,数据源配置到跑通测试,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①定义数据源字符串(可以是xml,properties,txt,java,db,catche等多种方式不限定的)
②获取该数据源字符串(可以使用对应框架的方法和工具,可以使用原生的方法,可以自己封装)
③设置数据源并封装成DataSource对象(
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riverManagerDataSource
和 javax.sql.DataSource
本质上是同一个类型,前者可设置数据源,后者作为封装返回对象。
)
④将该数据源封装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某种SessionFactory的创建方法作为参数,以此创建SessionFacotry
⑤用创建的SessionFacotry去创建session,至于这个创建session时单例还是多例,自己去把控了就。
至于怎样去写这几个类,是否封装成一个类,是否使用单例,是否使用工厂模式,是否使用订阅模式等;
应该就是仁者见仁的了,自己去写一段时间,踏几次坑比啥都强。
4.数据源为什么会有多种配置方式?
数据源的配置方式多样性,看起来是每个框架在重复造轮子,还有很多框架会提供多种配置方式。
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不然。原因如下:
①如果数据源是唯一的,那么应该写死在代码中,因为很少有人写死在代码中,所以数据源不唯一是常用场景!
②数据本身是做持久化使用的,因此保证数据的持久化正确,保证持久化的数据不丢失,是基本需求!
③数据源本身路径是不固定的,可能是变化的,可能在已经运行的实际环境中会有备份,切换,维护等!
④数据源可能由于服务器故障需要切换到备用服务器,或者因为服务器压力要做负载均衡,数据源会变化!
⑤分布式应用中,为了更新,防止单点故障等,数据源切换也要方便,即使是在正式运行环境中!
⑥大型分布式或集群中,数据源是依靠‘心跳’来检测可用性与压力的,所以数据源是随动的,量大也不可能人工管理。
因此,数据源不写死在代码中,而是使用外部文件来写明,保证该文件可修改。
因此,数据源如果是从‘中央数据库’、‘缓存注册中心’来获取,也是一种实际需求了。
还因此,数据源的配置文件,在部署以后,知道实际部署地址,有权限的人可以直接手动更改文件内容,也可以自行提供
更改接口或者API来做。这也是实际部署后,该文件随class文件一同被web-inf文件保护起来的原因。
因此,了解数据源的获取方式,配置方式,切换方式(error发现机制,aop切换等),才能够搭建出健壮性和扩展性
更强的系统架构。
以上!✧(∗≧ꇴ≦)人(≧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