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是互动还是告状 “家校通”通往何处?(转)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survey_1666/20080219/t20080219_280128.shtml

     访谈嘉宾:康丽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郑凤姚(广东省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校长)
      汪波(北京市朝阳区某中学学生)
      陆传文(学生家长)

    新年伊始,宁波市不少中小学校开通的“家校通”引发广泛争议,这种很受家长欢迎的新型家校沟通模式,却被学生们斥之为“告状通”,理由是没有隐私,侵犯了学生的自由空间等。

      “家校通”是一种家长、学校互动的信息系统,近几年在深圳、宁波等城市的中小学普遍使用。学生只要一刷信息卡,到校、离校时间便会发送至家长手机,教师也可利用该系统向家长发送学生在校相关信息。作为一种家校沟通的新尝试,“家校通”能否担起衔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任?其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又如何?

      学生个体需求亟待关注

      主持人:为加强家校联系而出现的“家校通”,缘何引发争议?“家校通”能否取代现有的家校沟通模式?其关注的核心又该落在哪里?

      郑凤姚:“家校通”的出现给家长和学校增加了一种交流的渠道。在中山市大多是小学生在使用,家长很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家校通”恰好及时地向家长反映了这些情况,所以很受家长欢迎。宁波市出现的这种争议,反映了家长和学生沟通的不足。中学生和小学生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的个性空间,应用于中学的“家校通”,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发布的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

      陆传文:我的孩子上初中了,很多事情都不爱和家长讲。平常忙于工作,也不能总去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使得孩子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在学校都有什么表现?平常他爱上什么课?谁是我孩子的好朋友?这些我都无从知晓。我想了解孩子,但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如果“家校通”能把那些我直接了解不到的孩子的信息带给我,我愿意试一试。

      康丽颖:尽管“家校通”是家校联系的纽带,但其实是围绕学生在开展的。“家校通”有三个服务对象——学校、家长和学生。但这三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学校希望能够与家长建立起稳定的、即时的联系;家长则希望得到一切有关孩子的有用信息;但无论学校、家长的要求是什么,最终还是要落到孩子身上。“家校通”要想实现预期的效果,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态度。如果得不到学生们的认可,在这个平台上所开展的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就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伤害。而我们在评价“家校通”的优劣时,首先要审视它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有没有益。

      不该只报“忧”不报“喜”

      主持人:“家校通”在一些学校的推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过度监视、滥用技术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汪波:如果说“家校通”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向我父母报告一些我的日常信息或者是发布一些通知的话,我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我或是学校与家长的联络也变得省事、可靠。但如果是事无巨细地把我在学校的情况都反馈给我父母,我会反对。虽然我学习成绩不错,并不担心老师会告状,但不经我的同意,就把我的生活完全地暴露给父母,我会觉得有压力。我和父母的沟通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作主,而不是被工具所左右。

      郑凤姚:我们学校从2003年底开始推行“家校通”,通过短信平台、平安短信、亲情电话、家长留言板四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关键一点,就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除了提供日常事务性的信息,还定期向家长发布孩子的个性化信息,主要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进步。

      康丽颖:“家校通”在现实的使用过程中有个比较明显的欠缺,就是只报“忧”不报“喜”。教育者总是更加关注学生身上的问题,并希望借助“家校通”,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但对学生来讲,他们更愿意父母看到他们的优点。所以,“家校通”不应只是一个问题反映器,更不能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机器,而要全面地反馈学生在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科学使用“家校通”,学校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让学生在对“家校通”的恐惧和焦虑中成长。学校可以和学生们进行协商,问问他们愿意老师怎样和家长沟通,在沟通中,哪些事情可以告诉家长,哪些事情需要回避。

      “分众化”的发展模式更适用

      主持人:随着在中小学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家校通”逐渐成为家校沟通模式的一种补充,其发展前景如何?

      郑凤姚:“家校通”这种形式要充分利用,最理想的是通过学校、家庭、服务商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开发出教育性更强、针对性更强的系统,为家长提供其愿意了解的实实在在的信息,而不要流于形式,盲目采用。

      康丽颖:学校应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有必要开通“家校通”,盲目地跟风是不可取的。“家校通”未来的发展,在功能上可能会作进一步的区分,让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供应商提出特定的要求。以学生的学段为例,不同学段的学校所需的“家校通”的功能不同。在小学,我们要更关注学生的安全、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问题;到了初中,青春期所带来的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则是关注的重点;高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自主成长的张力增大,选择“家校通”就要更加慎重。

  • 相关阅读:
    net core 使用 rabbitmq
    asp.net core WebApi 返回 HttpResponseMessage
    asp.net core 2.1 WebApi 快速入门
    JQuery EasyUI combobox动态添加option
    php截取字符去掉最后一个字符
    JQuery EasyUI Combobox的onChange事件
    对于不返回任何键列信息的 selectcommand 不支持 updatecommand 的动态 sql 生成
    Access2007 操作或事件已被禁用模式阻止解决办法
    Easyui 中 Tabsr的常用方法
    Win 7 IE11不能下载文件,右键另存为也不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zhengliang/p/132571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