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英语回文

    作者:涤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47176/answer/607818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说(未考证),当拿破仑战败,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他对自己的医生说了这样一句回文(palindrome):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直译:在我看到厄尔巴岛之前,我曾所向披靡)

    这句话在翻译史上的各版本也是颇有趣味。最初钱歌川先生对此句的翻译是:「我在看到厄尔巴之前曾是强有力的」。但若是参考翻译标准「信达雅」,或许这种译法至多符合「信」与「达」。

    不久,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两种译法:「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俄岛我不倒」。前一句是在对原句理解的基础上对整句进行了意译,而后句译文可谓出色,因为译者参考了原句的回文格式。虽然严格来讲,后句不属于回文,但已经很不错了。

    后来,马红军先生也提出了两种译法,或许是迄今为止此句翻译的巅峰:

    「落败孤岛孤败落」

    「若非孤岛孤非若」

    在遵守原意的同时,马红军先生成功地使用了回文的结构,真正达成了「信」「达」「雅」。

    -

    最后,感谢我的大学英语老师,孔玮老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与翻译的魅力。

    -

    2015.08.26
    国外对此句话进行了考证。结论为,该回文是由巴尔的摩一位姓名缩写为J.T.R.的人所创造,在逐渐引用的过程中被误认为是由拿破仑所创。

    英文就不贴了,大意为:有“water poet”之称的John Taylor写过这样一段回文:Lewd did I live & evil I did dwell”。这句话引起了J.T.R.的深思,并使他产生了「试图写出更完美的回文」的想法(由于lewd与dwell的不对称)。一段时间的思考过后,他写出了这样一句话:“Snug & raw was I ere I saw war & guns.”从表面上看,这句回文的结构几乎很完美了,但J.T.R.仍不满意,决定写出真正完美的回文,而非使用符号(&)来完善结构。几经斟酌,J.T.R.终于写出了这句完美的回文: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这句话几近是拿破仑被放逐时的内心写照。由此,该回文在被引用的过程中,逐渐被误认为是由拿破仑·波拿巴本人亲口所说。

    链接(FQ可看):

  • 相关阅读:
    手把手教你利用create-nuxt-app脚手架创建NuxtJS应用
    初识NuxtJS
    webpack打包Vue应用程序流程
    用选择器代替表格列的筛选功能
    Element-UI
    Spectral Bounds for Sparse PCA: Exact and Greedy Algorithms[贪婪算法选特征]
    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via Rotation and Truncation
    Generalized Power Method for 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via Regularized Low Rank Matrix Approximation(Adjusted Variance)
    Truncated Power Method for Sparse Eigenvalue Problem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yongguo/p/69741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