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博客是根据 <<CMake Practice>> 一文编写, 目的有三:
其一: 提取出其中的精要部分;
其二: 对其中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简要说明;
其三: 方便后续查找复习.
1. 第一个例子
1.1 实验代码一
新建一个目录 cmake_turtorial, cd到该目录,建立 main.cpp 和 CMakeLists.txt(注意文件名大小写).
main.cpp 文件内容:
// main.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Hello World from cmake_tutorial Main!"<<endl; return 0; }
CMakeLists.txt文件内容:
PROJECT (HELLO) SET(SRC_LIST main.cpp) MESSAGE(STATUS "This is BINARY dir " ${HELLO_BINARY_DIR}) MESSAGE(STATUS "This is SOURCE dir "${HELLO_SOURCE_DIR}) ADD_EXECUTABLE(hello SRC_LIST)
在该目录下执行终端命令:
cmake . (命令后面的点号,代表本目录) make
执行终端命令
./hello
即可获得输出.
1.2 代码解释
CMakeLists.txt, 这个文件是 cmake 的构建定义文件, 文件名是大小写相关的, 如果工程存在多个目录,需要确保每个要管理的目录都存在一个CMakeLists.txt.
PROJECT (HELLO) SET(SRC_LIST main.c) MESSAGE(STATUS "This is BINARY dir " ${HELLO_BINARY_DIR}) MESSAGE(STATUS "This is SOURCE dir "${HELLO_SOURCE_DIR}) ADD_EXECUTABLE(hello ${SRC_LIST})
PROJECT 指令的语法是:
PROJECT(projectname [CXX] [C] [Java])
你可以用这个指令定义工程名称,并可指定工程支持的语言,支持的语言列表是可以忽略的,默认情况表示支持所有语言。
这个指令隐式的定义了两个 cmake 变量:
<projectname>_BINARY_DIR 以及<projectname>_SOURCE_DIR,这里就是HELLO_BINARY_DIR 和 HELLO_SOURCE_DIR(所以 CMakeLists.txt 中两个 MESSAGE
指令可以直接使用了这两个变量). 这两个变量等价于 PROJECT_BINARY_DIR 和 PROJECT_SOURCE_DIR变量 , 使用时直接使用后两者即可. 因为修改工程名称后,不需要同时修改这些变量。
SET 指令的语法是:
SET(VAR [VALUE] [CACHE TYPE DOCSTRING [FORCE]])
例如这样用:
SET(SRC_LIST main.c t1.c t2.c)
MESSAGE 指令的语法是:
MESSAGE([SEND_ERROR | STATUS | FATAL_ERROR] "message to display"...)
这个指令用于向终端输出用户定义的信息,包含了三种类型:
SEND_ERROR,产生错误,生成过程被跳过。
SATUS ,输出前缀为 — 的信息。
FATAL_ERROR,立即终止所有 cmake 过程.
ADD_EXECUTABLE(hello ${SRC_LIST})
定义了这个工程会生成一个文件名为 hello 的可执行文件,相关的源文件是 SRC_LIST 中定义的源文件列表.
这个例子使用了${}来引用变量,这是 cmake 的变量应用方式,但是,有一些例外,比如在 IF 控制语句,变量是直接使用变量名引用,而不需要${}。
如果使用了${}去应用变量,其实 IF 会去判断名为${}所代表的值的变量,那当然是不存在的了。
指令是大小写无关的,参数和变量是大小写相关的。但,推荐你全部使用大写指令。
如果源文件包含空格, 则可以写成如下这样:
SET(SRC_LIST “fu nc.cpp”) SET(SRC_LIST “fu nc.cpp” "main.cpp" "test.cpp") SET(SRC_LIST test.cpp; main.cpp; user.cpp) ADD_EXECUTABLE(t1 main.c t1.c)可以写成 ADD_EXECUTABLE(t1 main.c; t1.c).
对构建结果进行清理(清理掉生成的可执行文件)
make clean
在源文件所在目录进行构建成为内部构建, 在源文件之外的目录进行构建成为外部构建.
下面演示外部构建:
在tutorial文件夹下创建build文件夹,然后cd过去
cmake .. make
..代表父目录, 因为父目录存在我们需要的CMakeLists.txt,如果你在其他地方建立了 build 目录,需要运行 cmake <工程的全路径>),
查看一下 build 目录,就会发现了生成了编译需要的 Makefile 以及其他的中间文件.
2. 第二个例子
为了让前面的 Hello World 更像一个工程,我们需要作的是:
1,为工程添加一个子目录 src,用来放置工程源代码;
2,添加一个子目录 doc,用来放置这个工程的文档 hello.txt
3,在工程目录添加文本文件 COPYRIGHT, README;
4,在工程目录添加一个 runhello.sh 脚本,用来调用 hello 二进制
4,将构建后的目标文件放入构建目录的 bin 子目录;
5,最终安装这些文件:将 hello 二进制与 runhello.sh 安装至/usr/bin,将 doc 目录的内容以及 COPYRIGHT/README 安装到/usr/share/doc/cmake/t2
2.1 实验代码二
在第一节我们提到了<projectname>_BINARY_DIR 和 PROJECT_BINARY_DIR 变量, 他们指的编译发生的当前目录,如果是内部编译,
就相当于 PROJECT_SOURCE_DIR 也就是工程代码所在目录,如果是外部编译,指的是外部编译所在目录,也就是本例中的 build 目录。
查看可执行程序的链接情况:
ldd <可执行程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