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滕讯一面总结

    算法题

    1、开两个协程,一个生产者,生产10内的随机数,一个消费者,消费10个数结束
    2、常规题,LRU算法

    八股文

    1、kafka如何确保信息不丢失?
    Kafka消费消息的模型

    具体文档(https://blog.csdn.net/matrix_google/article/details/79888144)
    2、grpc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压缩和传输?
    gRPC相关基础知识
    3、redis过期时间处理?

    惰性删除+定期删除
    惰性删除流程
    在进行get或setnx等操作时,先检查key是否过期,
    若过期,删除key,然后执行相应操作;
    若没过期,直接执行相应操作
    定期删除流程(简单而言,对指定个数个库的每一个库随机删除小于等于指定个数个过期key)
    遍历每个数据库(就是redis.conf中配置的"database"数量,默认为16)
    检查当前库中的指定个数个key(默认是每个库检查20个key,注意相当于该循环执行20次,循环体时下边的描述)
    如果当前库中没有一个key设置了过期时间,直接执行下一个库的遍历
    随机获取一个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检查该key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删除key
    判断定期删除操作是否已经达到指定时长,若已经达到,直接退出定期删除。

    惰性删除
    含义:key过期的时候不删除,每次从数据库获取key的时候去检查是否过期,若过期,则删除,返回null。
    优点:删除操作只发生在从数据库取出key的时候发生,而且只删除当前key,所以对CPU时间的占用是比较少的,而且此时的删除是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如果此时还不删除的话,我们就会获取到了已经过期的key了)
    缺点:若大量的key在超出超时时间后,很久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获取过,那么可能发生内存泄露(无用的垃圾占用了大量的内存)
    定期删除
    含义: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删除(在redis.conf配置文件设置hz,1s刷新的频率)过期key操作
    优点:
    通过限制删除操作的时长和频率,来减少删除操作对CPU时间的占用--处理"定时删除"的缺点
    定期删除过期key--处理"惰性删除"的缺点
    缺点
    在内存友好方面,不如"定时删除"
    在CPU时间友好方面,不如"惰性删除"
    难点
    合理设置删除操作的执行时长(每次删除执行多长时间)和执行频率(每隔多长时间做一次删除)(这个要根据服务器运行情况来定了)
    看完上面三种策略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定时删除和定期删除为主动删除:Redis会定期主动淘汰一批已过去的key

    惰性删除为被动删除:用到的时候才会去检验key是不是已过期,过期就删除
    惰性删除为redis服务器内置策略
    定期删除可以通过:
    第一、配置redis.conf 的hz选项,默认为10 (即1秒执行10次,100ms一次,值越大说明刷新频率越快,最Redis性能损耗也越大)
    第二、配置redis.conf的maxmemory最大值,当已用内存超过maxmemory限定时,就会触发主动清理策略
    注意:
    上边所说的数据库指的是内存数据库,默认情况下每一台redis服务器有16个数据库(关于数据库的设置,看下边代码),默认使用0号数据库,所有的操作都是对0号数据库的操作,关于redis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查看 第八章 Redis数据库结构与读写原理

    4、go中同步机制有哪些?如何使用
    待过两天整理

    总结

    没有问很多难的问题,自己就是不会,得拾起来,好好准备,秋招失败了,不能就此沉沦才行,总结每次面试

    TODO

    1、kafka相关八股文背诵
    2、继续学习总结《go并发编程实战》

  • 相关阅读:
    软件设计——继承、多态、绑定、重置、创建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和行为设计模式
    软件设计——2017年下半年选择题重要知识点
    day---06 文件的操作
    day---05 基本数据类型(下)
    day---04 基本数据类型(上)
    day---04 流程控制
    day---03 基础的数据类型
    day---02 编程语言的发展史
    day---01 计算机基础
    Day——07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vpengbo/p/1556983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