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event和window.event

    type:事件的类型,如onlick中的click;
    srcElement/target:事件源,就是发生事件的元素;
    button:声明被按下的鼠标键,整数,1代表左键,2代表右键,4代表中键,如果按下多个键,酒把这些值加起来,所以3就代表左右键同时按下;(firefox中 0代表左键,1代表中间键,2代表右键)
    clientX/clientY:事件发生的时候,鼠标相对于浏览器窗口可视文档区域的左上角的位置;(在DOM标准中,这两个属性值都不考虑文档的滚动情况,也就是说,无论文档滚动到哪里,只要事件发生在窗口左上角,clientX和clientY都是 0,所以在IE中,要想得到事件发生的坐标相对于文档开头的位置,要加上document.body.scrollLeft和 document.body.scrollTop)
    offsetX,offsetY/layerX,layerY:事件发生的时候,鼠标相对于源元素左上角的位置;
    x,y/pageX,pageY:检索相对于父要素鼠标水平坐标的整数;
    altKey,ctrlKey,shiftKey等:返回一个布尔值;
    keyCode:返回keydown何keyup事件发生的时候按键的代码,以及keypress 事件的Unicode字符;(firefox2不支持 event.keycode,可以用 event.which替代 )
    fromElement,toElement:前者是指代mouseover事件中鼠标移动过的文档元素,后者指代mouseout事件中鼠标移动到的文档元素;
    cancelBubble:一个布尔属性,把它设置为true的时候,将停止事件进一步起泡到包容层次的元素;(e.cancelBubble = true; 相当于 e.stopPropagation();)
    returnValue:一个布尔属性,设置为false的时候可以组织浏览器执行默认的事件动作;(e.returnValue = false; 相当于 e.preventDefault();)
    attachEvent(),detachEvent()/addEventListener(),removeEventListener:为制定DOM对象事件类型注册多个事件处理函数的方法,它们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事件类型,第二个是事件处理函数。在attachEvent()事件执行的时候,this关键字指向的是window对象,而不是发生事件的那个元素;
    screenX、screenY:鼠标指针相对于显示器左上角的位置,如果你想打开新的窗口,这两个属性很重要;


    一些说明:

    event代表事件的状态,例如触发event对象的元素、鼠标的位置及状态、按下的键等等;
    event对象只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才有效。
    firefox里的event跟IE里的不同,IE里的是全局变量,随时可用;firefox里的要用参数引导才能用,是运行时的临时变量。
    在IE/Opera中是window.event,在Firefox中是event;而事件的对象,在IE中是window.event.srcElement,在Firefox中是event.target,Opera中两者都可用
    下面两句效果相同

    var evt = (evt) ? evt : ((window.event) ? window.event : null);
    var evt = evt || window.event; // firefox下window.event为null, IE下event为null

    IE中事件的起泡
    IE 中事件可以沿着包容层次一点点起泡到上层,也就是说,下层的DOM节点定义的事件处理函数,到了上层的节点如果还有和下层相同事件类型的事件处理函数,那么上层的事件处理函数也会执行。例如, div 标签包含了 a ,如果这两个标签都有onclick事件的处理函数,那么执行的情况就是先执行标签 a 的onclick事件处理函数,再执行 div 的事件处理函数。如果希望的事件处理函数执行完毕之后,不希望执行上层的 div 的onclick的事件处理函数了,那么就把cancelBubble设置为true即可。

    使用时要这样 onmouseout="outtr(event,this)" ;

    function outtr(event,obj){
        var evt = event?event:((window.event)?window.event:null);
        if (evt.ctrlKey)
        {
            obj.className='trCtrl';;
        }else {
            obj.className='trOut';;
        }
    }

    如果 onmouseout="outtr(this)" ; 在函数里是找不到event的。

    火狐和IEevent的区别:

    一、event对象

    IE 中可以直接使用 window.event 对象,而 FF 中则不可以,解决方法之一如下:


    var theEvent = window.event || arguments.callee.caller.arguments[0];

    第二种是将 event 作为参数来传递:


    function test(event) {
    var event = event || window.event;
    //do Something
    }
     

    二、关于IE下的event.srcElement和火狐下的event.target


    火狐下的e.target相当于ie下的event.srcElement,表示产生事件的源。

    例子:

    document.onclick = function(e){
    var theEvent = window.event || e;
    var srcElement = theEvent.srcElement;
    if (!srcElement) {
    srcElement = theEvent.target;
    }
    }

    三、event.keyCode 和event.which

    Mozilla下的event.which与IE下的event.keyCode相当。

    代码:

     
    JScript 代码   复制
    //IE
    
    <input type="text" nkeypress="doI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doIt()
    
     {
       alert(event.keyCode);
     }
    </script>
    
    //火狐
    <input type="text" nkeypress="doIt(even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doIt(oEvent)
     {
       alert(oEvent.which)
     }
    </script>
    

    四、event.x,event.y[IE]和event.pageX,event.pageY[Moz]


    IE中取鼠标点击的绝对位置,使用event对象的event.x和event.y
    Moz中取鼠标点击的绝对位置,使用event对象的event.pageX和event.pageY
    所以为了兼容,需要自己做处理

    五、event.offsetX,event.offsetY[IE]和event.pageX,event.pageY[Moz]


    IE中取鼠标点击的相对位置,使用event对象的event.offsetX和event.offsetY
    Moz中取鼠标点击的相对位置,使用event对象的event.layerX和event.layerY
    所以为了兼容,需要自己做处理,

    六、事件绑定


    事件绑定上Mozilla用addEventListener,removeEventListener
    对应IE的attachEvent,detatchEvent

  • 相关阅读:
    手工卸载.Net写的win服务
    程序员素质面试题
    GridView数据导出功能
    使用EventLog类写系统日志
    HTML Response ContentType 大全
    用C#做短信CMPP2.0/3.0协议 支持扩展号支持物理网卡
    CYQ.Data 轻量数据层之路 使用篇MAction 数据查询 视频 E (二十二)
    CYQ.Data 轻量数据层之路 V2.0 震撼惊世 支持多数据库/内置Aop(二十五)
    MapXtreme 2005 GIS开发入门系列 索引
    CYQ.Data 轻量数据层之路 框架如何应对数据库变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cliu/p/43316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