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TCP/IP详解 学习三

    网际协议 ip

    Ip 是不可靠和无连接的

    ip首部

    4个字节的 32 bit值以下面的次序传输:首先是 0~7 bit,其次 8~15 bit,然后 1 6~23 bit,最后是 24~31 bit。这种传输次序称作 big endian字节序。以其他形式存储二进制整数的机器,如 little endian格式,则必须在传输数据之前把首部转换成网络字节序。

    版本号:目前版本号是4

    首部长度:整个ip头部是32bit的多少倍,一般情况下不加选项的ip头部长度为20字节,所以首部长度为5,最大首部长度为32×15(bit)=60(byte)    。

    服务类型( TO S):字段包括一个 3 bit的优先权子字段(现在已被忽略),4 bit的 TO S子字段和 1 bit未用位但必须置 0。4 bit的TO S分别代表: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 4 bit中只能置其中 1 bit。如果所有 4 bit均为 0,那么就意味着是一般服务。

    总长度:指整个ip报的长度,减去前面提到的首部长度就是数据的长度。因为其为16bit所以ip数据报的MTU是65535,但是只允许主机接收小于576的数据包,所以tcp一般情况下会将应用层数据分成若干片,而且链路层也会在超过其MTU时将ip报分片,此时同时改变ip报道总长度字段。相反,链路层要求最小数据包长为46字节,所以链路层判断ip报总长度小于46时进行填充。

    标识字段:唯一地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报。通常每发送一份报文它的值就会加 1。

    T T L( t i m e - t o - l i v e):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了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T T L的初始值由源主机设置(通常为 3 2或 6 4),一旦经过一个处理它的路由器,它的值就减去 1。当该字段的值为 0时,数据报就被丢弃,并发送 I C M P报文通知源主机。

    协议:上层协议代码

    首部校验和:对首部数据进行的错误校验计算值。、

    选项:是数据报中的一个可变长的可选信息。目前,这些任选项定义

    如下:

    • 安全和处理限制(用于军事领域,详细内容参见 RFC 1108[Kent 1991])

    • 记录路径(让每个路由器都记下它的 I P地址,见 7 . 3节)

    • 时间戳(让每个路由器都记下它的 I P地址和时间,见 7 . 4节)

    • 宽松的源站选路(为数据报指定一系列必须经过的 I P地址,见 8 . 5节)

    • 严格的源站选路(与宽松的源站选路类似,但是要求只能经过指定的这些地址,不能经过其他的地址)。

    这些选项很少被使用,并非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都支持这些选项。选项字段一直都是以 32 bit作为界限,在必要的时候插入值为 0的填充字节。这样就保证I P首部始终是 32 bit的整数倍(这是首部长度字段所要求的)。

    IP路由选择

    在一般的体制中, I P可以从 T C P、U D P、I C M P和I G M P接收数据报(即在本地生成的数据报)并进行发送,或者从一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报(待转发的数据报)并进行发送。 I P层在内存中有一个路由表。当收到一份数据报并进行发送时,它都要对该表搜索一次。当数据报来自某个网络接口时, I P首先检查目的 I P地址是否为本机的 I P地址之一或者 I P广播地址。如果确实是这样,数据报就被送到由 I P首部协议字段所指定的协议模块进行处理。如果数据报的目的不是这些地址,那么( 1)如果 I P层被设置为路由器的功能,那么就对数据报进行转发(也就是说,像下面对待发出的数据报一样处理);否则( 2)数据报被丢弃。路由表中的每一项都包含下面这些信息:

    •目的I P地址。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主机地址,也可以是一个网络地址,由该表目中的标志字段来指定(如下所述)。主机地址有一个非 0的主机号(见图 1 - 5),以指定某一特定的主机,而网络地址中的主机号为0,以指定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如以太网,令牌环网)。

    •下一站(或下一跳)路由器( next-hop router)的 I P地址,或者有直接连接的网络 I P地址。下一站路由器是指一个在直接相连网络上的路由器,通过它可以转发数据报。下一站路由器不是最终的目的,但是它可以把传送给它的数据报转发到最终目的。

    • 标志。其中一个标志指明目的 I P地址是网络地址还是主机地址,另一个标志指明下一站路由器是否为真正的下一站路由器,还是一个直接相连的接口(我们将在 9 . 2节中详细介绍这些标志)。

    • 为数据报的传输指定一个网络接口。

    I P路由选择主要完成以下这些功能:

    路由表中找完整主机地址匹配,找的就将包转发到该条目指明的下一路由或直连主机

    否则,路由表中找网络号匹配,找的就将包转发到该条目指明的下一路由或直连主机

    否则,转发到默认条目指定的下一路由或直连主机

    否则,那么该数据报就不能被传送。如果不能传送的数据报来自本机,那么一般会向生成数据报的应用程序返回一个“主机不可达”或“网络不可达”的错误。

    注意:

    • 数据报中的目的 I P地址始终不发生任何变化(在 8 . 5节中,我们将看到,只有使用源路由选项时,目的 I P地址才有可能被修改,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所有的路由选择决策都是基于这个目的 I P地址。

    每个链路层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帧首部,而且链路层的目的地址(如果有的话)始终指的是下一站的链路层地址。在例子中,两个以太网封装了含有下一站以太网地址的链路层首部,但是 S L I P链路没有这样做。以太网地址一般通过 A R P获得

    子网寻址

    现在所有的主机都要求支持子网编址。不是把 I P地址看成由单纯的一个网络号和一个主机号组成,而是把主机号再分成一个子网号和一个主机号。

    与3 0个C类地址相比,用一个包含 3 0个子网的 B类地址的好处是,它可以缩小 I n t e r n e t路由表的规模。

    子网掩码

    给定 I 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后,主机就可以确定 I P数据报的目的是:( 1)本子网上的主机;(2)本网络中其他子网中的主机(地址类别和掩码);( 3)其他网络上的主机。如果知道本机的 I P地址,那么就知道它是否为 A类、 B类或 C类地址(从 I P地址的高位可以得知),也就知道网络号和子网号之间的分界线。而根据子网掩码就可知道子网号与主机号之间的分界线。

    特殊情况的ip地址 

     

  • 相关阅读:
    软考相关试题
    qt中的toUtf8, toLatin1, Local8bit, toUcs4(转)
    qt的中文乱码问题
    《左耳听风》-ARTS-打卡记录-第八周
    杂题
    图论
    基础数据结构
    整除
    同余
    常用数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nziluo/p/58223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