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所谓的成就感,想想我们測过的那些功能

    晚上电话和同事讨论一个工作上的事情,结束的时候聊起这种一个话题,全然是有感而发,也认为心有戚戚焉。



    不是什么非常特别的事情,就是我们每天在做的工作,測功能。測版本号,然后公布。每一个月在做。每周也在做。正是由于这种寻常。非常多时候我们就仅仅看到这个工作本身。
    想想这种两种状态吧:
    1. 我们非常理解为什么要做这种功能,有什么意义(实际意义,战略意义也好),认可或者部分认可它的价值。


        做完了,上线了,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功能有多少人在用,带来了什么效益(新用户,PV/UV,订单,交易额)?
        作为实际的參与者。我们被尊重和感谢。
        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哪些值得优化的地方,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对公布时间有什么要求?
    2. 被告知要做这种一个功能,然后要求在什么时间点公布。尽量压缩开发和測试的时间,请大家尽力支持。实在不行就安排加班吧。


        上线后,继续做下一期。或者下一个功能。

    事实上不仅仅是測试。对于开发也是一样。
    以上两种状态会不断的反复。对照下这两种状态吧。第一个更像是一个參与者,一个创造者。而另外一种,即便不是外包。事实上也非常像是外包。我对做外包的人没有偏见。可是始终认为外包这样的模式做不出优秀的东西,基于体制和人性。

    近期有一个观念,全部依赖于人的服务行业,比方餐饮,中介,软件研发,事实上都是重度的依赖于人来创造价值的服务行业。

    要想做好,一定是要想办法激发人的投入度。



    刀塔传奇的公司莉莉丝的创始人王信文有篇blog(那些和钱有关的事 http://www.verypig.com/?

    p=576)读起来非常有感受,比方这一段。“我细致想了想。发现了一条规律:假设是标准化商品,能省则省;假设是购买服务,那么想省钱经常不会取得好效果。

    ”  确实如此,看看美国,非常多标准化的商品价格确实够廉价。和收入比。可是雇一个人就非常贵。我认为中国也是这个趋势。

    这种样例还有非常多,比方海底捞,服务员被照应好了,客人就被照应好了,并且不程式化和冷冰冰。


    再举一个中介的样例。能够拿北京的链家和上海的德佑比較下其它比較杂的一些。

    激发人的也不仅仅是钱,至少大部分公司一年最多也就调两次薪,光这个激励能持续多久?又有多少人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之前会算一下我的薪资水平值不值得这么做?

    非常多人都说自己仅仅是个打工的。事实上大家内心里都非常在意。我们做出来的这个东西有人用吗,cool吗,牛x吗?这本身就是工作的一种回报。

    非常多人或许想说,我们一样能够制定各种各样的KPI,更细化的指标来考核,来衡量和要求服务和产出的质量。
    这确实是一条应该走的路,可是是一条适可而止的路。不论什么一个经历过实际的项目或者带过一个稍大一点团队的人都会理解,假设那样真的可行。成功的项目和失败的项目就不会区别那么明显。



    假设设定一个指标是要求内容装载到杯壁。那么就有可能得到一个丰满或者干瘪的结果,而这,取决于人。

           




  • 相关阅读:
    初赛第四场B
    初赛第四场A
    初赛第六场C
    CF 365(2) C 思维,图形模拟 D 树状数组,离线处理,思维
    CF 725C 模拟 725D
    CF 378(2) C D 模拟
    CF 729D 模拟,思维
    CF 729C 模拟,二分
    CF 381(2) D. dfs序,二分,数组模拟维护
    CF 395(2) D.矩形上色,模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fmdaoyou/p/70844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