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这个世界是否是简单的?

    最近对利他这个思维方式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从比较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大佬的成长经历,到实际生活中比较优秀的同事,再到那些经典的书籍,这些在我看来取得不小成就的成功人士,身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利他的影子。

    所以决定从今天起,按照利他的思维,多输出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思想以及感悟。并且自己确实也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输出,对自己学习及掌握的知识重新检验和整理。

    或许还能帮到一些有过相同问题,迷茫的朋友。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件非常有价值,并值得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今天的思考是在于阅读了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这部书,该书共有五夜的内容,每一夜都以青年和哲人的谈话展开,讨论了一些让当今年轻人容易感到迷惑的问题,非常有意义,进而想分享出来。

    这本书是作者对阿德勒心理学潜心研究的思考和感悟,在书赞誉中提到,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既适合作为大众的自助手册,也可以作为专业人员的临床指南. 自己读后,触动不小,因此也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

    今天的分享话题主要有两个:

    • 对于我们来说,世界是否简单?

    • 过去产生的心理创伤真的存在吗?

    我想这两个话题,我们多少都有过困惑。

    “对于我们来说,世界是否简单?”

    长大后,才发现真正的社会并没有那么纯粹,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好人其实没有那么好,坏人也许也没那么坏。天气并不总是晴空万里,还有时常阴云密布甚至狂风暴雨。和少时,体验的人生完全不一样,信念,感知也在一点点中崩塌,为什么现在体会到的世界和少时那个简单的世界完全不同。

    后面,我们似乎懂了,原来小时候,是因为父母的庇护,将现实世界中的丑陋屏蔽了,这个世界才呈现出简单的姿态。

    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逐渐体会到世界真的面目,随着经历着生活的失败与失望,接受了我如此普通的现实,少时的壮志才此刻变得如此格格不入。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员工,子女等等角色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剧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是如此残酷的看法。

    所以世界怎么能是简单的呢?

    可是书中给出的答案是:

    简单,出奇的简单。并不是世界复杂,而是我们把世界看得复杂。

    在初读这句话时,确实感到了那么一点鸡汤的意味,可随着之后的解释,又似乎有那么一点的道理。

    作者说:“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有所不同。”

    就像恒温的水在 18 度的水,你在夏天喝感觉到清凉,在冬天喝感觉到温润。事实就在那里,怎样感受是我们自己得出的结果,如何看待就会形成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

    我突然想起来之前蔡康永提到的一句话:”没有消极的情绪,只有对情绪的消极认知“。生气,痛苦,懊悔这些情绪本身是没有正面和负面,而是我们的看待方式,决定了这些情绪或者事物的消极一面。这也印证了作者的想法。

    写到这里,我觉得作者算是说服了我,也许再面对到一些事情时,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思考方式,针对事实,调整主观的看法,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过去产生的心理创伤真的存在吗?

    这个话题对于我而言,是真有感触的话题。因为我本身就是属于比较关注过去的那一类人。在遇到一些不顺利时,往往会想起就是因为过去某个错误的决定或者不幸的经历,才最终导致目前的不顺利。

    在阅读后,我知道,原来我的这种思考方式,叫决定论(因果论)。

    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但作者认为,这种思考模式完全是错误的。

    不是因为过去的原因决定了现在的结果,而是你想要现在的结果而制造了原因。

    按照决定论的思维方式,我们过去所经历,受到的伤害,是造成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因为改变不了过去,所以我们的不幸不会消失。

    但以这样简单的因果逻辑思考是不正确的。“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也并非因为那些不好经历而痛苦,实际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因素,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

    当你感冒时,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你:”你感冒了,是因为昨天出门时穿的太少。“然后就没有什么了,你肯定接受不了这样的答案。

    因为你除了关心感冒的原因,更注重怎么治好感冒,是吃药,休息还是打点滴。

    如果立足于原因论,我们就会一直关注过去让我们产生痛苦回忆的经历,但无论我们怎么关注,结果都不会改变。

    所以,再怎么关注过去,未来的生活都不会好转。

    某个人因为遭遇父母离婚的变故,而害怕恋爱,受到伤害。父母离婚这件事实,本身不会决定他的性格。而是他主观怎样看待这件事,影响了他的性格。

    我想大家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遇到一些陌生人时,会莫名其妙的讨厌他们。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讨厌他们是时,你大概会说这个人太自负不太友善,说话声音太大,衣着不整洁等等。诠释成,因为这些原因,你才讨厌他的,也就是决定论的思想。

    但事实恰恰是,你确定了讨厌他的事实(目的)后,才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证明你讨厌他,也就是目的论。我们赋予他讨厌的意义,才会找出他身上那么多的缺点。

    再比如,一个你喜欢的人和一个你讨厌的人,同样送了你一杯奶茶。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因为你本身就很在意,所以你会非常开心。但对你讨厌的人来说,你并没有什么感觉。

    对于送奶茶这件事实,并无法真正影响你的心情。真的影响你的是因为你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所以最后产生的想法也是不同的。

    不然也不会存在正方和反方,原告与被告。其实事实并不重要,真正影响的是你看诠释事实的想法或是赋予事实的意义。

    这时我们再说,因为过去的创伤,造成我们的不幸,就有些问题了。但并不是说,我们经历那些痛苦回忆,对人格的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很大。但我们需要明白,这是经历本身不能决定什么,而恰是这些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才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这时再看第一个话题 “这个世界简单吗?”,你会怎么想?

  • 相关阅读:
    yocto/bitbake 学习资源
    QEMU/KVM学习资源
    ubuntu 中创建和删除用户
    git 重命名本地和远程分支
    Ubuntu 上搭建 FTP 服务器
    gdb 常见用法
    git log 显示与特定文件相关的 commit 信息
    基于 qemu system mode 运行 arm 程序
    基于 qemu user mode 运行 aarch64 程序
    checking in(airpor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chael9/p/142040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