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快乐、聪明和有用,你会如何选择?

    看过一部电影,引发点思考感想,写出来,这叫「影评」;听过一首歌,引发点思考感想,写出来,这叫「乐评」;看过一本书,引发点思考感想,写出来,这叫「书评」。

    所以这是一篇关于另一篇文章的文章(好绕),我前阵子读到一篇文章,引发了很多思考感想,写出来,这权当叫作「文评」吧。

    这篇文章来自一个外国人的博客,文章很短小精炼,却直击我思维的神经。为了更好的写这篇「文评」我决定先把它译在下面两条分割线之间。


    当作出关于人生的决策时,有三件事需要考虑:

    • 什么让你乐?
    • 什么是聪明的选择?(从长期来看对你有好处)
    • 什么对他人有用?

    我们有一种倾向会忘记其中一件事,例如:

    聪明、有用(不快乐)

    这属于一种父母严厉说辞的人生模板:

    “你会去最好的学校,取得最佳成绩,获得法学或医学学位(译注:美国,医生和律师是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并赚大钱。你想要什么并不重要,这才是对你和你的家庭最有好处的。”

    聪明和有用并非不好,只是理性得像一台机器,但快乐才是润滑油,没有它,机器引擎将死于摩擦力。

    快乐、聪明(没有用)

    这属于一种 “生活方式设计” 或自励成瘾的人生模板:

    一直学习,一直提升,热衷于如何快乐并创造完美人生。

    他们追寻 “被动收入” 而非专注作一些对别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快乐和聪明并非不好,聚焦于自身在起初感觉是不错,但实际上你不可能单打独斗自力更生,最终你必然需要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译注:恕笔者文才有限,怎么也翻不出原文这句的味道,所以附上原文:But you can’t actually pull yourself up by your bootstraps. Ultimately you must be lifted by those around you.)。

    快乐、有用(不聪明)

    这属于一种慈善志愿者的人生模板:

    获得昂贵的大学学位后,他们花费数年时间飞到异国他乡的贫困地区去挖井和盖茅草屋。

    假如一个毕业生每小时价值 200 美金(译注:美国人工真得好贵啊!),然而他们正在做当地人每小时 10 美金就能做得更好的事情(还不需要飞机票和酒店),那么他们真得是在做有损别人的事啊(译注:占了别人的工作机会)。关于这个问题这里有两篇文章会给你更多思考:Efficient Charity: Do Unto OthersThe Reductive Seduction of Other People’s Problems

    在一份工作上干了一辈子却没有进步的人,总是在本地会场演出但从来没出过好唱片的音乐家,这些人都属于这类情况。

    快乐和有用并非不好,它们对这个世界是有益处的,所以很难说它们哪里不好。然而这是一种用蹩脚的策略(被浪费掉的努力和未使用的潜力)去实施美好的意愿。

    只是快乐(不聪明或有用)

    这是来自墨西哥渔民的寓言。

    “快乐就好,这是最重要的。” 这听起来如此简单,那肯定是真正正确的,对吧?

    但就像伊索寓言故事《蚂蚁和蚱蜢》中说的:假如你在今天什么都不想,不为未来艰难的日子作好准备,那么未来你将充满悔恨。

    而且假如你只为自己,不为别人,那么你不会获得任何形式的回报。

    所以...?

    我听起来挺挑剔的,但我写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提醒给自己。

    当一段生活或一个计划最终感觉不满意,我发现这是因为我忘了其中要包含:

    • 什么让我乐?
    • 什么是聪明的选择?(从长期来看对我有好处)
    • 什么对他人有用?


    怎样,读完后感受如何?其实原文英语可能更简洁有力,若有余力不妨看看英文原文,阅读原文

    人生时时都在面临选择,但很多选择我们都是浑浑噩噩的做出的。选择过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生活,若最终发现感觉并不满意,短文的作者告诉我们,也许是我们忘记了「快乐」、「聪明」和「有用」三者之一,甚或之二。

    在读到这篇短文之前,我还从未有过如此简洁清晰的思维选择框架,所以这也正是我前面所写的,这篇短文它真正击打到了我的思维神经之上。

    孩子追求快乐,父母追求聪明和有用

    上个月底,儿子刚满了两岁。人生就是这样,在儿子这个年龄,他的思维尚未形成,何来思维的选择框架。所以他是靠本能来选择让他快乐的东西,因此快乐是根植于人本性中的属性。所以,任何时候让一个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其实快乐就是主导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

    要不然,为什么当我们都是小孩时,都喜欢玩游戏?因为玩游戏很快乐啊,而且玩得毫无负罪感,玩得天经地义。然而也有很多成年人玩游戏,但很多成年人工作下班回家耗费了一晚上玩游戏或者看了几集无聊的肥皂剧,临睡前说不定还会反思,心里暗骂自己几句又堕落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干。因为成年人的思维框架中是知道什么对自己长期是有好处的,只是自律能力不足导致做不到而已。

    我们终于从快乐的小孩长成了焦虑的父母,孩子还只有两岁,我们已在焦虑是不是要开始早教,读什么样的幼儿园,为小学的学区房考虑。所有的父母都在做聪明且有用的选择题,这就是短文中第一种“父母严厉说辞的人生模板”,忘记了快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属性,结局就是“摩擦力将杀死引擎”。

    亿万富翁为何要教你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看到第二条:一种 “生活方式设计” 或自励成瘾的人生模板,我就想起来李笑来老师。

    李笑来老师就一直在他的文章中强调:学习、知识积累、认知或大脑操作系统升级,而且也追寻 “被动收入”,他称其为 “睡后收入”,形象的表达睡着了也在赚钱。

    李笑来老师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而且成为了亿万富翁。他前阵子又在「得到」APP 上开设了一个专栏,就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乍一想干嘛闲得没事要来教一群不相干的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自己的宝贵时间干嘛要花在这里?

    实现了财富自由,能自由安排人生自然是快乐的。而不断的学习、知识积累和认知升级也是聪明的并且对自己是长期有益的。当这些都像李笑来老师一样做到之后,按文中的三个维度还差一点,就是对他人是否有价值?而我理解这正是李笑来老师为什么花费自己的时间来开设这个专栏的原因。

    事实上他能实现财富自由,大部分是因为做的很多事情都同时满足了这三个维度的要求。自己做起来快乐有激情,专注做了一些对别人真正有价值的的事情(比如:教了很多学生,写了不少好书影响了很多人),最终这些事情积累起来产生了源源不断的 “睡后收入”,再凭借自己长年的知识积累和认知升级,比所有人更早地意识到了比特币的投资价值,实现了财富上的质变。

    CTO 与写代码

    前阵子,Fenng 作为某公司前 CTO 被知乎匿名用户贬低为从不写代码,也不做 Code Review,甚至连技术选型也不做。关于这些指责,我个人觉得相对于 CTO 的时间和价值来说,和前面短文中作者举的例子——毕业生获得昂贵的大学学位后,却飞到异国他乡的贫困地区去挖井和盖茅草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一个初创公司觉得缺乏一个能带领其他程序员写好代码和做好技术选型的人,那么去招聘一个资深程序员或架构师就好,但不要将其任命为 CTO。这样的指责和贬低真是完全属于前面短文中第三种类型,没有意识到若是这样去定位 CTO 那真是完美的体现了 CTO 这一角色被浪费掉的努力和未使用的潜力。

    ...

    从婴幼儿与生俱来的「快乐」属性,慢慢长大、成长,我们在面临人生选择时不免都要考虑是否「有用」和「聪明」。每天辛苦工作,我们不会是感觉天然快乐的,否则所有的企业文化都不会想尽办法要让员工快乐工作了。但它肯定是聪明且有用的,就是说工作长期来说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且多多少少对他人有用,很难想象一个有人愿意付钱但却对任何人都没有用处的工作。有一天我们因为辛勤的工作获得了他人的感恩、赞赏或回报的增加,那一刻我们也会是快乐的。

    我在 2014 年就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但却一直没怎么写,因为一开始的写作绝对不是快乐的,甚至是痛苦的。从 2015 年下半年才决定要坚持写下去,一开始的目标也定的很低,想先看看能不能写到 100 天,如今不知不觉就持续写了一年多了。写作这件事一开始是不快乐的,但却是聪明且有用的,随着读者数量的慢慢增多也开始体会到写作的快乐之处了。

    人生中能同时满足三项属性的事客观来说几乎没有,因为快乐是主观的感受,做出同时聪明且有用的选择已是最好,至于能否从中收获快乐,全看个人修行(心、性)。有时坚持不下去,放弃重新选择也未尝不可。

    快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属性,长大成人后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在保持聪明且有用的前提下,寻回遗失的快乐。


    最后,不得不说下原博文作者 Derek Sivers,他的一句话自我介绍是:

    Programmer, writer, avid student of life. I make useful things, and share what I learn.
    程序员,写作者,热衷生活的学生。我创造一些有用的东西,并分享我所学到的。

    这是作者现在的状态,在这之前曾是一名音乐家(musician),制作人(producer),马戏表演者(circus performer),企业家(entrepreneur,创办过两家企业), TED speaker(演讲者,在 TED 上做过多场演讲), 和出版商(book publisher)。

    人生原来可以这样多彩,在此静静感受一分钟,然后想想关于人生决策的三件事。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遇见了不妨就关注看看。

  • 相关阅读:
    hdu 2050 折线分割平面 递推
    hdu 2044 一只小蜜蜂 斐波那契数列 递推
    hdu 2018 母牛的故事 递推
    hdu 2084 数塔 dp 动态规划
    Linux 常用协议结构体及详解
    【ArcEngine入门与提高】Element(元素)、Annotation(注记)旋转
    AO总结10:MapControl控件
    esriControlsMousePointer 控制鼠标指针
    图解VS2010打包全过程(转)
    ArcEngine中打开各种数据源(WorkSpace)的连接(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ndwind/p/59209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