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中心
主要应用于工艺路线、能力需求计划、工序计划、工序排程与工序汇报以及成本归集等。系统使用的工作中心既不等同于传统上的车间或部门,也不等同于机器设备、生产线或班组,定义工作中心的关键是确保工作中心的划分与管理与用户所需的管理粒度相适应。
2、 工序
产品在某一工作中心加工的过程。工序主要应用于工艺路线、能力需求计划、工序计划、工序排程、工序汇报、计件工资标准设置等。
3、 工艺路线
生产产品的一组工序的有机序列。建立工艺路线清单前,首先要建立相关的部门、工作中心与工序,否则工艺路线无法建立。
4、 资源清单
类型:资源类型,只有“设备”、“人”、“生产线”选项。
所属工作中心:资源所隶属的工作中心,系统提供已存在的工作中心供选择。
单位成本:资源的小时使用成本,内置单位为元/小时。
是否关键资源:只有“是”、“否”选项,默认为“否”。
每日班次:资源每日开工的班次,不能为负数。
每班工作小时:资源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利用率:资源每日开工工时的利用率,不能为负数,默认为100%,不能大于100%。
效率:资源可利用工时的效率,不能为负数,默认为100%,不能大于100%。
资源日能力=每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利用率×效率
工作中心日能力=∑关键资源日能力
如果为非关键资源,其资源能力将被忽略
5、 工厂日历
是指企业进行生产和上班的日期,与自然日历的区别在于它扣除了休息日,然后用连续编号的形式表示日历,而不是以年月日来表示。工厂日历广泛用在安排生产过程中。系统在进行MRP计划和相关处理时,均会使用到工厂日历,使产生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日期。
6、 生产类型
MTO(订单生产)、ATO / MTS(订单装配)、ETO(订单设计)、MTS(现货生产)
7、 生产线和物料对应的关系
企业中不同的产品会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为限制生产线上可生产的产品,并方便重复生产计划单的分解,系统对生产线和物料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定义
8、 班组和职员的对应关系
企业中很多工作是由多个职员合作完成的,为了在班组合作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计件工资的计算,建立班组和职员的对应关系。
9、 工种
企业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和任务而划分的工作种类,此系统中工种的定义主要是为了实现计时工资的计算
10、 物料替代
替代物料不能定义为规划类、配置类或特征类物料,不能定义自身替代;
如果适用产品BOM代码为空,表示该替代关系适用于任何产品;
如果原始物料被一组物料替代,可以将该组物料构造为虚拟件,并将该虚拟件定义为替代物料;
替代关系是单向的。如果原始物料与替代物料可以相互替代,必须手工建立反向的替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