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Netty 中文教程 Hello World !详解

    1.HelloServer 详解

      HelloServer首先定义了一个静态终态的变量---服务端绑定端口7878。至于为什么是这个7878端口,纯粹是笔者个人喜好。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端口。当然了。常用的几个端口(例如:80,8080,843(Flash及Silverlight策略文件请求端口等等),3306(Mysql数据库占用端口))最好就不要占用了,避免一些奇怪的问题。

      HelloServer类里面的代码并不多。只有一个main函数,加上内部短短的几行代码。

      Main函数开始的位置定义了两个工作线程,一个命名为WorkerGroup,另一个命名为BossGroup。都是实例化NioEventLoopGroup。这一点和3.x版本中基本思路是一致的。Worker线程用于管理线程为Boss线程服务。

      讲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EventLoopGroup,它是4.x版本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类似于3.x版本中的线程。用于管理Channel连接的。在main函数的结尾就用到了EventLoopGroup提供的便捷的方法,shutdownGraceFully(),翻译为中文就是优雅的全部关闭。感觉是不是很有意思。作者居然会如此可爱的命名了这样一个函数。查看相应的源代码。我们可以在DefaultEventExecutorGroup的父类MultithreadEventExecutorGroup中看到它的实现代码。关闭了全部EventExecutor数组child里面子元素。相比于3.x版本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改动。开发者可以很轻松的全部关闭,而不需要担心出现内存泄露。

      在try里面实例化一个ServerBootstrap b。设置group。设置channel为NioServerSocketChannel。

      设置childHandler,在这里使用实例化一个HelloServerInitializer类来实现,继承ChannelInitializer<SocketChannel>。内部的代码我们可以在前文的注视中大致了解一下,主要作用是设置相关的字节解码编码器,和代码处理逻辑。Handler是Netty包里面占很大一个比例。可见其的作用和用途。Handler涉及很多领域。HTTP,UDP,Socket,WebSocket等等。详细的部分在本章的第三节解释。

      设置好Handler绑定端口7878,并调用函数sync(),监听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和发送消息)。并监听端口关闭(为了防止线程停止)。

      最后finally我们要优雅的全部关闭服务端。^_^

    2.HelloClient详解

      相比于服务端的代码。客户端要精简一些。

      客户端仅仅只需要一个worker的EventLoopGroup。其次是类似于ServerBootstrap的HandlerInitializer。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客户端的connect方法。服务端的绑定并监听端口,客户端是连接指定的地址。Sync().channel()是为了返回这个连接服务端的channel,并用于后面代码的调用。

      BufferedReader 这个是用于控制台输入的。不做详细的解释了就。大家都懂的。

      当用户输入一行内容并回车之后。循环的读取每一行内容。然后使用writeAndFlush向服务端发送消息。 

    3.HandlerInitializer详解

      Handler在Netty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相比于Netty的底层。我们接触更多的应该是他的Handler。在这里我将它剥离出来单独解释。

      ServerHandlerInitializer继承与ChannelInitializer<SocketChannel>需要我们实现一个initChannel()方法。我们定义的handler就是写在这里面。

      在最开始的地方定义了一个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按直接翻译就是基于分隔符的帧解码器。再一次感觉框架的作者的命名,好直接好简单。详细的内容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在为大家详细的解释。目前大家知道他是以分隔符为分割标准的解码器就好了。

      也许有人会问分隔符是什么?我只能 !*_* :“纳尼 !!”。分隔符其实就是“ ”我们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最常用的的也许就是这个分隔符了吧。

      下面的则是StringDecoder 和StringEncoder。字符串解码器和字符串编码器。

      最后面则是我们自己的逻辑。服务/客户端逻辑是在消息解码之后处理的。然后服务/客户端返回相关消息则是需要对消息进行相对应的编码。最终才是以二进制数据流的形势发送给服务/客户端的。

          

    出处:http://www.cnblogs.com/zou90512/

  • 相关阅读:
    Centos7 禁止firewalld并使用iptables 作默认防火墙
    在Kibana上格式化字段,更好的在dashboard上展示
    利用 ELK系统分析Nginx日志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Nginx 服务器开启status页面检测服务状态
    Linux 上通过binlog文件 恢复mysql 数据库详细步骤
    Linux 为FTP 服务器添加iptables规则--案例分析
    NUMA架构的CPU -- 你真的用好了么?
    Linux 上利用Nginx代理uWSGI处理Flask web应用
    Linux 之不同运维人员共用root 账户权限审计
    Strategy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jorcen/p/39943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