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选题==》方法

    论文选题无非两种方法,一个来自于理论,过往的大牛们提出了什么样的理论,我是不是可以放宽假设,或者进行实证检验,顺序则是先做完系统的文献梳理,再确定自己需要插入的缝隙,这样文献的组织方式是金字塔形的,由大到小;另一个来源于现实,在现实中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模糊看不清,就使用(看似)科学的手段来回答,顺序就是,查找最直接相关的文献,问题若没被解决,可以把哪些文献的方法嫁接起来试图解决或者更好的解决问题,这样文献的组织方式就是围绕核心发散式的。后者为了使得自己的研究加入体系,也需要逐步进行系统性文献梳理,形成金字塔。可是有的问题就是跨界解决的,即使延伸出三角,那也可能是两个三角,如何才能从理论和逻辑上都过渡顺畅便成为难点。

    所谓的“问题意识”,两者皆具。但我更偏好后者,研究应该接地气,但是有时后者看起来,又有些不像科学。出于我认为的科学应该理论上是纯粹的,影响是革命性的,而很多研究影响只是轻若鸿鹄,所以他们就不是科学(?)。

    ——来自大床房的胡思乱想

    研究设计

    过往的人生经验让我形成了“好高骛远”的思维习惯,分析一个问题时候,不能专注于问题本身,非得相关方都要了解一边,觉得自己站在了全局的视角,才能够下决策做什么。这有时候是好的,因着对所有事情的好奇、能够全面了解,但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经常造成拎不清重点、迟迟无法进入状态。面对论文选题,有三个研究主体:

    1. 中央银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比较了解,传统的货币政策的研究方法就是把变量抓来回归,讲不清楚微观机理,而现在的校准我又不会,导致宏观的课题基本无法深入探讨;
    2. 商业银行:监管政策的影响、借贷行为,第一个过于各国不一样、按照巴塞尔协议又过于没有故事,第二个有故事但偏向于信息角度
    3. 公司部门:资本结构、借贷,第一个传统的理论和实证都做完了,新的理论偏向于信息,
    4. 借贷:以上的一切要发生,本质就是借贷嘛,所以以debt为研究对象

    在自由领域一切研究的最终归宿是信息和行为

    在监管领域一切研究的最终归宿是制度和政策评价

    理论是抽象的,缺点在于舍弃了很多现实的摩擦,但对于friction的modelling我又看不懂

    危机是我的g点,好像于我而言,金融存在的意义就是制造危机。明显的损失关注

  • 相关阅读:
    【20171227】json
    【20171224】文件操作
    【20171225】编解码
    【20171226】urllib
    【20171226】requests
    【错误集】编解码
    Python 基础概念——单例设计模式
    Python 继承
    python面向对象概述
    Python基础_函数的递归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obuzao/p/108842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