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出来了,34(好像是吧)名,罚时少个二十几也许能苟金
首先感谢队友起的好队名“超高校级的打铁爆零”
写完两道签到以后自己就去肝 B,连续想了两个假做法后想了个疑似正解,最后死活没调出来,其实想麻烦了,能离线的题非要在线肝,不过平常搞计数本来就不大行吧
其实有点迷茫,每次队友给力的发挥都让我觉得,有些事情其实这样也挺好的,但是又不大愿意这样下去,想换种口味,当然换种口味也许会更糟,但有很多幻想的羡慕的观望的,也想自己去安排一件事情试试,不然,就像住在一件有很多欢喜的房简里,却觉得总有哪里不是些滋味……也感谢很多人在过去的时间里对这件事给我的帮助和鼓励和开导,也许我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
没感觉,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得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去做一件事呢……有时候与水平有关,有时候与水平无关?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2021年4月18日
UPD on 4.19:一些反思
回顾一下比赛过程:首先发现 F 题有人过(0:07)去看 F,大概(0:10)确定题意,用 12 分钟完成并通过。接着与队友 Z 讨论 L,队友说没什么想法,我说可以把质因子拆开考虑(约 0:30)转化为 01 序列,接着队友看出只要数个数贪心即可,确认做法并开敲,让队友去读 B 我开敲 L(约 0:34),用 10 分钟完成并通过,中途其实卡了一下样例,花了大概 3 分钟找出错。过完 L 后队友 Z 说 B 题是个可做计数但没想法,说会了 A,队友 Z 上机开敲(约 0:50)并花 36 分钟完成,血了一发后通过。过程中我交替研究了一下 B 和 D,B 题没想法,D 题想到最后转化为 ((w_1,w_2,k)) 如何处理分配,队友 Z 下机后说搞个二分,交流 B 后获得一些想法,我决定冲 B,于是把 D 题前面的做法口胡给队友 Z 去敲(此时大约 1:40),队友花了约 80 分钟在 3 次失败后通过了 D 题,中途我上机写了我关于 B 题的第一个假做法,队友过 D 后,我上机写了我 B 题的第二个假做法。此后,队友 Y 和队友 Z 讨论 K,认为可做,于是我接着肝 B。我想出了疑似可做但实现细节麻烦的一个在线做法,纸上写下草稿若干,队友 Y 和队友 Z 过 K 后,我上机写 B,此时大约剩下半小时,我敲完了,但是细节扯不清楚,最后样例都没调过。
一句话就是,队友发挥很不错,我全程在演的一场比赛。
处理细节的能力还要多训练,然后稍微难点的题目(大概 CF 2400 左右)还得多练练,过去一年表明上做了很多题,实际上太水了。
关于明年,关于为什么想尝试一些别的体验,两个目的,我觉得,能往一个发展就不错了。要么更高的水平,来源于训练的水平;要么更好的比赛体验,轻松一点团结一点。
这次出去比大一的时候多了很多观察,有些队伍的比赛状态,就感觉,不管怎么样,都很高兴的样子,可能是我可望不可求的吧。
堵车没赶上高铁,找了个酒店住下来,一个人在房间里,恍惚间有种回到高中时代的错觉
想清楚了,还有路就接着走吧,未来的一切正如此时的窗外——晴空万里,华灯初上。
UPD on 21.04.20: 想退了
UPD on 21.05.27: 打完 CCPC Final 就正式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