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程拥有自己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协程调度切换时,将寄存器上下文和栈保存到其他地方,在切回来的时候,恢复先前保存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
线程切换的时候会保存到CPU里面。
因此:
协程能保留上一次调用时的状态(即所有局部状态的一个特定组合),每次过程重入时,就相当于进入上一次调用的状态,换种说法:进入上一次离开时所处逻辑流的位置。
在单线程下实现并发的效果,就是通过协程来完成的。yield()
协程的好处:
- 无需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 无需原子操作锁定及同步的开销 (协程就是单线程)
- "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是不需要synchronized",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不会被线程调度机制打断的操作;这种操作一旦开始,就一直运行到结束,中间不会有任何 context switch (切换到另一个线程)。原子操作可以是一个步骤,也可以是多个操作步骤,但是其顺序是不可以被打乱,或者切割掉只执行部分。视作整体是原子性的核心。
- 方便切换控制流,简化编程模型
- 高并发+高扩展性+低成本:一个CPU支持上万的协程都不是问题。所以很适合用于高并发处理。
缺点:
- 无法利用多核资源:协程的本质是个单线程,它不能同时将 单个CPU 的多个核用上,协程需要和进程配合才能运行在多CPU上.当然我们日常所编写的绝大部分应用都没有这个必要,除非是cpu密集型应用。(进程里面跑线程,线程里面跑协程)
- 进行阻塞(Blocking)操作(如IO时)会阻塞掉整个程序
回顾yield的用法:
上面的例子几乎非常积累,但是它很好的阐释了yield的用法,我们可以知道createGenerator()生成的是一个生成器。
为了掌握yield的精髓,你一定要理解它的要点:当你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你写在这个函数中的代码并没有真正的运行。这个函数仅仅只是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有点过于奇技淫巧:-)
然后,你的代码会在每次for使用生成器的时候run起来。
现在是解释最难的地方:
当你的for第一次调用函数的时候,它生成一个生成器,并且在你的函数中运行该循环,知道它生成第一个值。然后每次调用都会运行循环并且返回下一个值,知道没有值返回为止。该生成器背认为是空的一旦该函数运行但是不再刀刀yield。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循环已经到达终点,或者是因为你再也不满足“if/else”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