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读了这七本书,写了这篇关于如何高效阅读的文章(转)

    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籍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于是拿过来啃了一遍,书中教会了我一项重要技能 —— 同主题阅读,后面会详细介绍。我利用这项技能,又阅读了另外六本书籍,总结出自己的一套阅读技巧。

    读完这七本书后,做了一个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一下

    关于阅读

    综合对这上面七本书的研究,我得出了关于阅读的一些重要观念:

    • 主动阅读:不要被动地让文字进入你的眼睛,而是带着寻找问题答案的目的去阅读,这样既可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有可以提高你阅读时的专注。这一点其实跟以前上学时语文老师让我们先看题目再去看阅读理解的文章一样,只不过现在的出题人换成了你自己。
    • 丢掉对书的敬畏:不是每一本书都对你有价值,也几乎没有一本书,每一句话都对你有用。只读那些自己需要的,其他的跳过或者粗读即可。
    • 学会质疑:读书时很容易陷入作者的思维中,这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关键是能够在合适的时机跳出来,学会独立思考,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
    • 学以致用买书和买衣服不一样,衣服买了就是你的了,书买了却还不是你的,哪怕是读完了,也未必是你的。读书之后要能够进行输出,能够将所学用于改变自己,这样读书才有效果。
    • 同主题阅读:一本书只能代表作者自己的观点,作者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把关于这个主题的全部角度都写在一本书里,因此,多读基本相关主题的书,尤其是和作者持相反立场的人写的书,对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有巨大帮助的。同主题阅读其实在我们大学写论文时就已经用到过了,为了写出一篇论文,你需要阅读很多篇相关的文献,这就是一个同主题阅读的过程。同主题阅读的终极目标是集百家之所长,加上你自己的思考,最后得出你自己的一套观点和理论。
    • 不要过犹不及:阅读可以快,但是千万不要为了快而快。阅读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一味地求快,只会影响对书的理解。曾经老师在课上让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说谁先读完的先举手,于是乎我狂扫了一遍文章,然后就举手了,接着老师问我这篇议论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篇议论文。
    • 小说例外性:在很大程度上,小说并不适合快速阅读。读小说,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让作者带你进入他描绘的世界和情节,当然,像看电视剧可以快进一样,读小说时,如果你发现作者在“注水”,那也是可以快进的。

    11小步阅读法

    结合那七本书的观点,我将阅读拆解为了11小步,每一小步都很容易完成。

    step 01 - 评测

    查看该书的简介目录序言等,了解这本书讲解的内容,然后通过上豆瓣、亚马逊、京东等网站,查看这本书的评价,综合考虑要不要读这本书。

    step 02 - 进入专注模式

    你已经完成了评测,并且决定阅读这本书,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这本书就足够了,所以请将你的手机调成静音,用你最擅长的方法让自己集中起注意力,不难的,只需要维持5到30分钟。

    step 03 - 速读

    在开始速读之前,先回想一下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然后再回想一下这本书的框架,想想作者将会如何来给你讲述。然后,快速地翻阅,阅读标题,扫描文本,不要逐字逐句地读,不懂的不要停顿,这一步只要知道作者都回答了哪些问题即可,至于为什么这么回答,可以不必关心,因为那是你下一步要做的。

    step 04 - 休息

    如果你在速读阶段没有任何疑问,那么恭喜你,这本书可以放一边了,但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好,把他们记下来,作为问题清单。记完之后,你可以休息了,时长随意,你看看速读的内容以及你提问的问题,会在你的潜意识里漫游,当你在做其他事情时,这些东西会在你脑海中发酵。

    step 05 - 寻找答案

    这个阶段,就是让你带着速读时留下的疑问去阅读,去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 把问题逐个击破,这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过程。你可以把答案的关键词写在你问题清单的旁边。

    step 06 - 高速阅读

    你的问题可能不能涵盖作者在书中解答的所有问题,这个阶段就是让你重新读一遍这本书,你可以灵活的控制节奏,已经掌握了的或者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只读比较陌生并且自己感兴趣的。

    step 07 总结梳理

    回顾书中作者所讲的观点,画出这本书的思维导图。

    step 08 - 质疑

    对着思维导图里的论点,一个个尝试去质疑。之所以放在这里才去质疑,是因为过早的质疑会影响你继续阅读这本书。

    step 09 - 输出

    到豆瓣写下这本书的书评,记得附上你之前画的思维导图。 尝试用口语给别人介绍这本书。

    step 10 - 学以致用

    看完这本书之后,你认同的那些观点中,对你的一些看法,世界观有什么改变吗?你要才去什么实际行动去运用学到的东西?

    step 11 - 主题阅读

    如果你对书中讲解的主题有兴趣,想继续了解,那么继续搜罗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书,继续按照上面的方法,读下去。

    关于这七本书

    最后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七本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阅读能力共分为四个层次,只有达到上一个层次,才能够去到下一个,这四个层次分别为:

    • 基础阅读:用大白话说就是,你要识字,要知道每个句子都是什么意思。
    • 检视阅读:在粗略的看完一本书之后,你要知道,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你所需要的。这个阶段的阅读,看到不理解的部分,直接跳过,不求甚解。
    • 分析阅读:阅读到了这个阶段,也就说明你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是对你有价值的,你需要在阅读时,理解之前检视阅读时,读不懂的地方。
    • 主题阅读:读完本书之后,你对书中讲解的主题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那么就需要继续阅读其他同主题的书籍。把从其他书籍中获取到的知识,填充到由第一本书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中。

    高倍速阅读法

    这本书的作者将阅读一本书分为五个阶段:

    • 准备:你为什么想阅读这本书?明确目的,让自己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 预习:了解文章的结构、关键词,判断这本书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还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 影像阅读:这里作者介绍了这本书里面最高深的一套武功——影像阅读法,这个方法要你快速地将书以一秒一页的速度翻一遍,然后将整页整页的文字摄入脑中,个人觉得一秒一页的速度摄入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快速翻一遍倒是挺有用的,至少可以看看一些标题。作者建议这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好让大脑进行消化,因此最好是在睡前进行影像阅读。
    • 活化:这个阶段,你要利用影像阅读中获取到的信息,对自己的大脑发问,列出问题清单,然后带着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去阅读这本书。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大学的开卷考试,我们不必完全弄懂课本,只需要在考前翻一翻书,知道哪些地方在讲哪些内容,然后考试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再去那个地方查找答案,这样的阅读效率既高效,又能让你保持高度集中。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对于哪些和你问题无关的,直接跳过。
    • 高速阅读:你在活化阶段提出的问题,并不能涵盖整本书解答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你可以从头到尾地把书读一遍,对于那些之前已经读过的部分,你可以直接跳过,只读哪些你感到陌生而又想去了解的部分。

    作者最后还鼓励我们将快速阅读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各种文章中去,比如阅读报纸、会议纪要、报告等。

    张凯: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

    这个得到精品课的作者认为,阅读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 评测:通过查看书的目录以及网上的评价,来从远处观察这本书,看看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
    • 速读:快速将这本书扫一遍,以中心思想为单元,快速推进;
    • 精读:对感兴趣的地方,详细阅读,最后要能够输出,输出的方式可以是写作或者口述;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到“秋叶”这个名字,不过书中对读书方法的介绍并不多,具有新意的见解也有限,大概是因为我已经阅读了上面两本书的缘故,这也是同主题阅读法的一个特点,越到后面的书,读起来就越快。

    关于读书,作者的这几个观点还是很值得给大家分享的:

    • 不是非要一字一句看过那才叫读完一本书;
    • 没时间读书?咋不见你没时间吃饭呢?别为你不喜欢读书找借口;
    • 专业书要读,非专业的、开拓视野的书籍也要读;
    • 利用书籍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再利用碎片化阅读完善这个框架;
    • 通过写书评、拆书来加深对书的理解;
    • 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学会质疑作者的观点;

    书的后面部分主要在罗列作者是如何拆书的,具体内容因为和我的阅读目的无关,直接跳过,不过作者还是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学习,一定要用到实际中,这种实际,可以是对你思维模型的塑造,也可以是对你世界观的打碎和重造,也可以是对你现实生活实际行动的改变。只有学以致用,才叫读书,才有价值。

    超级快速阅读

    这是我阅读的第四本书了,不出意料,扫了一遍,这本书提到的很多内容,都在前面的书中提到过了。不过这本书似乎更为应试者考虑,书中提到了各种记忆的诀窍,还提到了复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住太多东西是没必要的,只要知道哪些地方有,用到时去哪里查就ok了,至于复习,倒是提醒我们,读过的书,尤其是好书,不凡放在靠近自己座位的地方,没事的时候可以随手翻翻,温故而知新。

    如何高效阅读

    第五本。在这本书中几乎没有发现更多的新观点了,不过书中倒是给了很多训练阅读速度的实战训练,挺适合作为教科书使用的,遗憾的是从小学到大学都没听过有教如何读书的课程,大概是因为考试时不可能让你读一本书再来回答问题吧,应试教育的硬伤......

    王者速读法

    选这本书是因为书名看着挺有趣的,书中写了一个穷国的使臣前来拜访富国,跟富国的皇帝学习如何快速阅读的故事。
    书中的几个观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 书只是你的仆人,不是神,它们随叫随到,没有必要一下子把整本书背下来;
    • 用20%的时间,读完书中80%的内容;
    • 对于一个领域,选一本权威的书,再加上九本其他的书,读完这十本,你也就对这个领域有很深入的理解了。

    出处:https://www.jianshu.com/p/9e197249ac07

  • 相关阅读:
    ubuntu安装jdk的两种方法
    LeetCode 606. Construct String from Binary Tree (建立一个二叉树的string)
    LeetCode 617. Merge Two Binary Tree (合并两个二叉树)
    LeetCode 476. Number Complement (数的补数)
    LeetCode 575. Distribute Candies (发糖果)
    LeetCode 461. Hamming Distance (汉明距离)
    LeetCode 405. Convert a Number to Hexadecimal (把一个数转化为16进制)
    LeetCode 594. Longest Harmonious Subsequence (最长的协调子序列)
    LeetCode 371. Sum of Two Integers (两数之和)
    LeetCode 342. Power of Four (4的次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yseries/p/107528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