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5年老员工要求加薪500元遭拒遂辞职,老板转头月薪1万招新人?

    最近听到一个朋友的故事:

    朋友在一家创业公司当开发,团队只有4个人,工资都不高,年前一起和老板商量,说能不能每人加薪500,老板安抚了一下,说现在经济情况不好,赚了钱就给大家加薪。

    结果,朋友出去转了一圈,找了个工资多4000的工作,立马就跳槽了。

    剩下3个人不干了,纷纷出去找工作,也找到了比之前多4000的工作,准备离职。

    老板一下子慌了,连忙答应加薪,每人涨4000,但只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其余2个人都走了。

    没办法,老板只能再请两个新人回来,估计价格也不低。

    我朋友和我说起这事时,一脸幸灾乐祸:

    “原本花500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要花上4000,活该。”

    宁可1万月薪请新人,也不肯给5年老员工加薪,这是不少公司都存在的问题。

    拒绝给老员工加薪时,估计老板们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赚到了,殊不知这样只是给公司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1老板也有苦衷?他们给出了3个理由

    老员工被压榨、新员工拿高薪的故事,在生活中绝不少见。

    有个朋友一毕业就加入之前的公司,兢兢业业做了3年,月薪5500,收到一家公司的offer,月薪1万。

    他觉得自己在公司做得还不错,所以跑去和老板谈,说只要涨薪到8000,他就愿意留下来。

    谁知道老板一口回绝了,还在话中有意无意地暗示,随便走,他随时能找到合适的新人。

    他非常失望,接受了新公司的offer,后来才知道,前公司请了新人填补他的空缺,月薪1.2万。

    他就想不明白了,怎么老板愿意花1.2万找个新人,就不肯给自己月薪5500的加点工资?

    有老板曾经向记者哭诉,这不怪我,我也是有苦衷的!

    1)不敢开先例,怕老员工们跟风

    老板不怕给你一个人加薪,但害怕给一群人加薪,如果大家都跑来加薪,自己又要多掏一笔钱,心里也不舍得。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给你画画大饼,把你安抚下来再说。

    2)鲶鱼效应

    有些老板觉得,公司老员工太多,大家都没了干劲,所以需要新员工的加入,激发老员工的创造力和拼搏力。

    这就像往生性安静的沙丁鱼里面加入鲶鱼一样,让大家多点活力。

    3)物价涨了,高工资才能招到新人

    有些老板会解释,新人高工资,也是无奈,因为现在物价不比几年前了,要高工资才能招到新人,所以才会比老员工的工资高。

    2不加工资就算了,怎么你还有理了?

    以上几条原因,站在老板的角度,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细细一想,全部经不起推敲。

    老实说,会说出这些理由的老板,可以说是目光短浅,或者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赶走老员工,请一个新员工,成本到底有多高?

    《财富》杂志算了一笔人力成本账:

    “一个员工跳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离职人员工资的93%到200%;

    一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需要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

    此外,企业招新员工所花费的招聘费,相当于一个员工4个月工资;

    即便如此,企业招聘一个新员工,依然存在超过40%的失败率。”

    简单来说,老员工离职,需要重新招人,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找到的人不仅工资高,还不一定合适!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干脆给老员工加点工资,然后让他安心工作,这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吗?

    你说怕老员工集体要求加薪,公司受不了。但你想想,不加薪,员工就离开,在新公司拿到高额薪水,回头和留守的员工聊一聊,你猜会发生什么事?

    留守的老员工们会觉得,原先那个谁谁谁,能力不比我强,跳槽就拿到了翻倍工资,那我还留在这里干嘛?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不是一个人离职,而是大部分人离职了,公司还要不要开了?

    有个资深HR说得好:核心员工的离职,不亚于一场人事地震。

    二、老员工活力不够,真的只是因为懈怠了?

    不少老板发现公司活力不够了,立马下判断是老员工懈怠了,于是想招新人来刺激一下老员工。

    问题是,这是老员工懈怠了,还是公司的制度、氛围出了问题?

    一朋友开公司,刚开始员工干劲很足,后来慢慢懈怠下来,公司业绩也在下滑:

    他没有立刻把责任推到员工身上,而是开始思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此,他一个个找来员工,与之深入交谈,再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最后发现几点原因:

    一是公司结构不合理,员工之间分工不够明确,沟通成本很高,之前还能靠热情撑着,现在大家撑不下去了;

    二是创业时许下的奖励没有发到位,员工心里有意见;

    三是所从事的行业有起伏,员工觉得不安心。

    找到了原因,他连忙对症下药:修改公司架构,明晰人员权责;补发奖励;定期给员工交流行业消息,给员工打气...

    这样下来,员工的士气慢慢恢复,公司也慢慢振作起来。

    可以看出,员工们士气低落,和“新”、“老”并无多大关系,公司架构不合理、工作内容僵化,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

    如果制度的问题不解决,哪怕再招入多少新员工,恐怕也是于事无补,反而会进一步打击老员工的士气。

    三、新员工一定比老员工好?

    这个问题,让马云来回答最合适,因为他曾在这上面狠狠摔过一跤。

    创立阿里两年后,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告诉“18罗汉”,别想着靠资历任高职!

    “你们只能做个连长、排长,团级以上干部得另请高明。”

    他不仅这么说,也这么做了。2006年前后,一大批国际级人才被引进阿里巴巴。

    卫哲、吴伟伦、曾鸣、谢文、崔仁辅、黄若、武卫等...但这些人除了曾鸣外,现在早已离开阿里。

    2014年阿里在美国上市,当年的18罗汉有7位被写进合伙人名单。

    马云后来在演讲中回忆:真没想到,10年以后,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他小瞧了自己,也小瞧了当年和自己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员工。

    2014年阿里在美上市,马云和18罗汉合影

    恕我坦白,宁愿花高薪请新员工,也不愿给老员工加工资的老板,不是蠢就是坏。

    所谓坏,就是有些老板就爱装傻充楞,他知道员工做得很出色,公司给到的工资确实配不上他的能力,但既然员工不提,他也乐得装没看到。

    一旦员工提了,他就开始哭穷,最后勉为其难加一点,能把人哄住就得了。

    所谓蠢,就是有些老板,把员工只当做一枚棋子,总觉得中国那么多人,要找到人干活再容易不过,老员工想加工资就是造反,要走就走,另外再招人就算了。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什么?老员工走了,业务没人管,只能花大价钱重新招人,新人价格贵不说,还需要磨合,一时半会也不能上手,业务也耽误了。

    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试错成本、磨合成本...这些加起来,难道还比不上给老员工加几千块工资吗?

    目光短浅至此,不是蠢又是什么?

    3离开不是为了钱,而是咽不下这口气!

    我曾和不少有过跳槽经历的朋友聊过,他们都在原公司待了很长时间,其中有一个甚至待了5年。

    他们说起跳槽的事情,都对原公司一肚子火:

    “我不是在乎这一千几百块钱,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其实,老员工心里也是有一杆秤的,不是说新员工拿着高工资,他们就一定会不开心。

    如果新来的员工,学历高能力强资源多,能够一手撑起一个团队,业绩一流,那么即便赚得比老员工再多,恐怕大家也没话可说,谁让别人有本事?

    不仅不会说闲话,老员工们没准还会赶紧过去抱大腿,跟着有能力的人才有肉吃!

    再说,如果自己也没什么能力,每天混日子,哪里好意思嫉妒别人拿高工资?

    问题是,如果新来的员工才刚毕业,学历比你低,岗位比你低,什么都不懂,需要你手把手教他,工资却比你高,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你在公司待了那么长时间,每天勤恳工作,从不偷懒,下班后也在想办法提升自己,结果到头来,自己想加个几百块都被老板拒绝,那些新人一进公司就拿着远高于自己的工资。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凭什么?”

    随手搜一下,不少网友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意想吉祥:三线城市,当时已在岗位工作三年多,得知自己拿着二千八的工资教拿四千工资的学弟做工作时候,说真的,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不是被辜负了,而是被侮辱了!

    __cc31114__:亲身经历 ,新人什么都不会,我作为老人工作几年,工资比新人少一半,新人工作1年了还是业务都不会,续签合同的时候几个跟我一起的老员工直接就说辞职了,领导才把我们的工资调到跟新人一样,就福利好一点,主要是新人业务能力太低,平时基本就靠老员工做事,几个新人就两个能做事的,完全离不开老员工。

    文仲7:感同身受!曾经在一公司,拿5500,干多少事呢,不细说,离职以后,公司招了4个人(一个管理者)才勉强把事情做了。

    正如网友说的,这已经不仅仅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这更是对老员工的侮辱了!老员工,就活该被欺负吗?

    几千年前,孔子就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钱固然重要,但老员工更看重的,是钱背后的那份尊重、认同。

    《罗辑思维》中,老罗就说:

    “理想和现实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是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理想,我们互相尊重。如果你想把我的理想,纳入到你的理想体系中来,可以!请用利益来说话,用利益的方式尊重他人!”

    4中国老板最缺的一课:如何好好对待员工?

    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23岁的李先生是重庆一家商务公司的员工,作为区域经理,他每个月工资加提成约6000元。

    做了一年,李先生的业绩从来没有低于前三,但收入一直上不去,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和老板提加薪,老板不同意,于是他一气之下辞职了。

    后来他才知道,因为老板没有同意加薪,公司相继有四五个人辞职了,公司只能再招人,给出的待遇比原来多出1000多。

    新人虽然工资高,工作却干不利索,业绩也不够高,老板又开始联系离职的老员工,希望他们再回来工作。

    这样一来一回地折腾,时间、金钱成本付出了,干活的还是原来那帮人...

    你说,这又何苦呢?

    中国的老板,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如何好好对待员工。

    要知道,抛开资本、机遇等因素,能做成事情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只有人才能把事情做出来。

    不好好对待自己的员工,还指望事情能够自动完成吗?

    作者慧超就说:

    “一位优秀的HR必须具备的素质,就是应该至少每半年,就会同各部门的老大,列出一张涨薪员工的名单出来,然后呈报老板,并说服老板签批。”

    这是对老员工的弥补,让他们可以安心留下,为员工付出。

    如果你的老板没有这样的高觉悟,我也可以给你一点建议:

    1、多去市场看看自己的价格。

    有时候老板压你的薪水,完全就是靠着信息优势,这时候“货比三家”就很重要。

    多去招聘网站上看看,自己这个经验、岗位的人都是谁在招,能给出多少薪水;或者多认识几个猎头,有空和他们聊聊;或者多打听打听同行的收入。

    这样再和自己的薪水、工作量做一番比较,就很容易知道自己的真实价格,不会再任由老板摆布了。

    2、保持随时辞职的能力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想走的时候随时有底气就可以走。

    在这个社会,硬实力就是底气。

    3、白纸黑字的待遇最重要

    不要相信任何人画的大饼,画出来的饼是不能充饥的,如果对方给你什么承诺,想说服你留下来,那必须白纸黑字确定下来。

    如果对方说“把蛋糕做大了才有得分”,那理都不要理,转身走人吧,如此没诚意,凭什么要替他卖命?

    要记住,青春很宝贵、生命很宝贵,千万不要把短暂且宝贵的职业生涯,留给一个不值得的公司。

    也在这里奉劝各位老板,人才,才是一个公司最大的资本——

    张小龙带队做出了微信,让腾讯拿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

    姚晓光做出的《王者荣耀》,让腾讯营收一路攀升,马化腾成为首富;

    更不用说阿里的“18罗汉”,蔡崇信、彭蕾等人,顶起了阿里集团的半边天。

    张小龙、姚晓光、18罗汉...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有了今天的腾讯和阿里。

    万科郁亮说得更直接:人才,是万科的唯一资本。

    各位老板,你们懂了吗?

  • 相关阅读:
    POJ 3252 Round Numbers
    HDU 1024 Max Sum Plus
    HDU 1024 Max Sum Plus Plus
    HDU 1698 Just a Hook
    HDU 1049 Climbing Worm
    HDU 3386 Reversi
    树状数组总结
    HDU 1556 Color the ball
    树形数组
    HDU 1188 敌兵布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wstart/p/118993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