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特别情绪的夜晚
今儿周六加班,早上把能做的任务都做完了。看了一下午的技术文档,越到后面,脑子开始懵,感觉字儿都认识,就是没明白啥意思。晚上同事约桌游,感觉没状态,也算了。自个儿玩两把游戏,然后拿起这书来再简单过一遍。
一点儿想法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映,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围绕四个要素来讲: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书里列举了一些沟通的语句,我觉着按那样说话怪累的吧,况且要记也记不住,神经哦。
个人愚见:
首先,明白语言是把双刃剑,语言无疑是伟大的,但在复杂的人类面前,语言又很幼稚,常常引发自己或者他人的痛苦,要减少这种情况,那就要让语言尽量具体呗,尽量能够正确表达内心想法。嗯,要有这个意识。所以语言要是观察性的语言,不带评论的。“他很少来过”就是评论性的; “他每周来三次”就是观察的。
然后,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要认识到,我们的感受,也就是开心、伤心、沮丧以及愤怒等等情绪,虽然和别人的行为可能有关,但归根结底都是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仔细想想是不是这回事儿?
“开心丫,因为喜欢xxx,想和xxx聊天,她和我互动得很愉快。”;“伤心呐,因为喜欢xxx,想和xxx聊天,可是她故意不回我消息”;
“生气啊,因为事情很多,但是xxx一点小问题就要来询问打断我,解答影响到我的工作进度了,这样我没法按时下班休息”。
都是源于我们有需要,有期待。明白这点,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会转而想办法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不再需要。
明白我们的需要后,如果希望对方满足,那就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是请求,不是命令,即使得不到满足,也不会有什么不愉快。
通过观察,察觉感受,根据感受,分析需要,根据需要,提出清晰的请求,也就是满足需要的方法。
懒得写了:在一起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目的
总之,对我来说就是,用心感受自己和别人内心真实的需要,沟通沟通,可不就是要沟通双方的内心嘛。如果对方没明白,那就让我们主动去感受。当然,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的感受。
佩服那些写总结的,那么一大本书,让我回想总结,还写得工工整整,臣妾办不到啊!以前都是思维导图和摘抄的语句丢上去,第一次试着长篇描述下,果然溃不成军,就一流水账。在知乎看到一篇觉得不错的读后感非暴力沟通让生活更加美好!——《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还有一篇就是觉得妹纸不错哈哈如何评价《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 秋苏的回答 - 知乎。看到评论区一句话:在一起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目的。
摘抄或自己瞎说的:
-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洗洁,他就是“粗心大意””。
- 比较也是批判的一种形式。
-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不得不”,把行为的原因推卸给其他方面,要对自己负责,要当自己的主人。
-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
-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
- 区分表达想法和表达感受。想法: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感受:我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感受是只描述自己的情绪,开心或难过等。
-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感受,源于自身!
-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对方。
- 用“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 批评往往暗含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的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 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散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 感受的根源是自身的需要,表达感受,更要表达需要!
-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 使用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请求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揭示我们的动机。
- 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 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
- 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 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 “我希望你理解我” ->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 ,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 在安慰别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 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 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与他人反馈。
-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保持关注。
- 倾听他人,并反馈。
-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
- 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 “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 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 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以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
- 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以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
- 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渴望。
-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
-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用“选择做” 代替 “不得不”, 我选择做xxx是因为我想要xxx。
- 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而在于自己的需要有没有被满足。
- 用“我生气时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1.停下来,呼吸。 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 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剔除明确的请求,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化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 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 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 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 如果无法向哪些对我们的一生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我们会感到多么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