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大数据(4)---HDFS工作机制简述

    一、name node管理元数据

    元数据:hdfs的目录结构以及文件文件的块信息(块副本数量,存放位置等)。

    Namenode把元数据存在内存中,以方便改动,同时也会在某个时间点上面将其写到磁盘上(fsimage镜像文件)。同时还会把引起元数据变化的操作记录在edits日志文件中。重新启动或者是服务挂了的时候,也可以从磁盘文件和日志文件中还原数据。

    久而久之edits文件会越来越大,如果重启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就有了Sencondary NameNodeSecondary NameNode定期合并fsimage和edits日志,把edits日志文件大小控制在一个限度下。因为内存需求和NameNode差不多,所以一般都是另外配置一台机器。

    Sencondary NameNode整合完毕会将新的fsimages传回给namenode。这个过程叫做checkpoint。那么什么执行这个操作呢。默认的时一个小时,也可以通过参数配置

    fs.checkpoint.period 设置checkpoint间隔时间

    fs.checkpoint.size 规定edits文件的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则强制checkpoint,不管是否到达最大时间间隔。

    dfs.namenode.checkpoint.dir Sencondary NameNode保存数据的位置

    这个过程和redis的混合持久化有点点类似,RDB快照和AOF重放

     

    二、读写文件过程

     https://www.w3cschool.cn/hadoop/2myl1p37.html

    https://www.w3cschool.cn/hadoop/8rkl1p3a.html

  • 相关阅读:
    ReactJs入门
    Studio-Class Diagram
    Visual Studio-Sequence Diagram
    架构、职责、数据一致性
    Microsoft Build 2015
    Net下无敌的ORM
    SpringMVC1
    插件式Web框架
    ASP.NET的CMS
    Android Drawable绘图学习笔记(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ijunyang/p/121101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