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原型设计 —— 第二次结对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软件工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计算机工程系)
    洪成龙 211706174
    林航 211706186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第二次结对作业
    这个作业的目标 数据整合以及原型设计
    作业正文 见下文
    其他参考文献

    简单的自我介绍

    • 我是来自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洪成龙,学号211706174,喜欢篮球,动漫。
    • 我的结对同伴是来自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林航,学号211706186,是我的好朋友。

    此篇博客由我与林航共同完成

    整合数据

    此次所有同学都共享出自己的问卷数据,由于每个小组的问题都不同,如果盲目将所有问卷共同的问题拼接起来,将得不到有用的信息。所以我选取了数据量最大的两个小组(张归国和于佳宁、张露和吴娉婷)的问卷数据,并结合我们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

    张归国和于佳宁小组的数据分析

    以下分析数据来自张归国于佳宁小组,共有583份。 我从中提取了“性别”、“上课地点”、“是否做笔记”、“效果如何”这四个问题,做出了以下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是否做笔记的人数情况

    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效果处于中等和较差,并且可以明显地看出,男同学的学习效果比女同学差。 在做笔记的情况下,只有极小部分同学的学习效果较差,男女同学的学习效果十分接近。

    建议:

    同学们应该要适当地做些笔记,及时复习巩固,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吸收。

    不同学习地点的人数情况

    在桌前学习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于床上与其它地方。

    建议:

    同学们有条件的话尽量在桌前学习,保持清醒,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张露和吴娉婷小组的数据分析

    以下分析数据来自张露吴娉婷小组,共有203份。 我从中提取了“与传统教学相比,您觉得线上授课的阻碍是什么?”、“使用线上授课,您对哪个部分更感兴趣 ?”这两个问题,做出了以下统计,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线上授课的阻碍

    线上授课的阻碍前三名分别为“容易走神”、“没有课本”、“没有学习氛围”

    给老师的建议:

    • 采用碎片化教学模式。

    有研究表明,学生线上连续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而且在线教学不在教室见面,降低了教师的吸引力。结合我们目前的上课情况,老师很少给同学们下课,混乱了原本的上下课时间。建议老师合理规划一节课的时间,适度减少课堂教学内容。将一节课的知识点拆成15-30分钟一段来授课,其余时间可与学生交流互动、答疑。

    线上授课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

    线上授课的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前三名分别为“老师讲课”、“重难点讲解”、“在线答疑”

    给老师的建议:

    • 强调重难点知识。

    线上学习中,面对繁多的知识点,同学们往往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且容易走神,常常错过一些重难点知识。老师如果能够在讲到重难点知识时强调一下,可以很好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我与林航的数据分析

    我们组的数据共110份。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学习吸收率。

    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同学其实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吸收并不理想。

    于是我们用小提琴图来分析一下学习吸收率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注:小提琴图展示了任意位置的密度,通过小提琴图可以知道哪些位置的密度较高。

    学习态度较差的同学,吸收率在0-33%之间的人数密度明显比其它两种态度大。 学习态度中等的同学,吸收率在0-33%的密度较小,普遍在34%-66%和67%-100%之间。 学习态度较好的同学,没有人的吸收率处在0-33%,且在67-100%之间居多。

    学习状态较差的同学,吸收率主要在34%-66%之间。 学习状态中等的同学,吸收率在0-33%的密度较小,普遍在34%-66%和67%-100%之间。 学习状态较好的同学,没有人的吸收率处在0-33%,且在67-100%之间居多。

    学习态度与学习状态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态度和状态确实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吸收率。所以希望同学们尽快摆正心态,调整状态,在这段特殊时期,克服困难,学习渐入佳境,学习效果逐渐变好。

    爬虫和词云

    我们爬取了知乎关于“网课效率”的有关回答。 由于知乎的页面经过js渲染而成,不能简单地进行爬取,我使用selenium模拟谷歌浏览器运行,实现所见即所得。 以下是代码片段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
    url =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网课效率'
    browser = webdriver.Chrome()
    browser.get(url)
    ...
    text = browser.page_source
    parse_one_page(text)
    ...
    browser.close()
    

    我们将爬取到的内容,经过简单处理做成词云。

    词云代码

    import jieba
    import wordcloud
    from imageio import imread
    
    mask = imread('china.png')  # 词云背景模板图
    with open('zhihu.txt', 'r', encoding='utf-8') as file:
        t = file.read()
    ls = jieba.lcut(t)  # jieba.lcut(s)将文本划分成列表
    txt = " ".join(ls)
    w = wordcloud.WordCloud(font_path='msyh.ttc', mask=mask,  # font_path='msyh.ttc'显示中文 mask词云形状
                            width=1000, height=700, background_color='white')
    w.generate(txt)
    w.to_file('grwordcloud.png')
    

    原型设计

    在对数据重新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决定对数据进行使用墨刀将可视化做在移动终端上的效果。

    首先是选择界面,可以分别点击学生老师按钮,查看相关内容

    点击学生按钮,就会看到如下画面:

    这是我们对于整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展示 可以点击左上角按钮返回选择界界面, 点击文中图片,可以了解我们对该图片的分析。

    点击左上角按钮或者右滑,都可以返回之前页面。

    点击右上角按钮

    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左上角按钮可以返回之前界面。

    如果我们在选择界面点击老师按钮,就会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左上角按钮可以返回选择界面,点击图片可以看到我们对数据的分析。

    点击左上角按钮或者右滑可以返回之前界面。

    预览效果

    [电脑端效果展示](https://free.modao.cc/app/411b4706be96c7b8f0ef327c6d85da1b588f05b1?simulator_type=device&sticky) 移动端二维码: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930868/202003/1930868-20200301174900214-1033757505.png)

    云结对过程

    ~~结对编程?~~不不不,**面向“对象”**编程!(第二次,双倍的快乐) 主要是使用腾讯会议通过分享桌面,加上QQ视频实现面对面,一起探讨代码和设计原型。

    日常对话: “上班!!!” “开会!!!” “散会!!!” “下班!!!”

    总结

    最后,根据我们可视化得到的结果,对于如何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给老师们提出如下建议:

    1. 采用碎片化教学模式。
    2. 强调重难点知识。

    同时根据可视化分析对同学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效果,总结了如下建议:

    1. 同学们应该要适当地做些笔记,及时复习巩固,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吸收。
    2. 有条件的话尽量在桌前学习,保持清醒,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3. 希望同学们尽快摆正心态,调整状态,在这段特殊时期,克服困难,学习渐入佳境,学习效果将会逐渐变好。

    2020,疫情当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愿诸君共勉。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 相关阅读:
    DAY 57 django12
    韦东山网课https://edu.csdn.net/course/play/207/1117
    关于初始化
    软件——机器学习与Python,Python3的输出与输入
    关于python中数组的问题,序列格式转换
    偏最小二乘法
    数据标准化
    SD卡与tf卡引脚转换
    程序心得
    牛客网 python 求解立方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eong/p/1238469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