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SS】357- 坚定地使用 CSS Custom Properties

      自定义属性(Custom Properties)是一个很有魅力的 CSS 新特性,现代浏览器广泛 支持。但是遇到那些不支持 CSS Custom Properties 的老掉牙浏览器我们该怎么办?等着这些浏览器死翘翘了再支持,还是使用预处理武装 CSS?又或者强硬起来,对它们一笑了之?

    640?wx_fmt=jpeg

      之前借助 LESS 或者 Sass 这样预处理工具在样式中使用变量,而今Custom Properties 在 CSS 实现变量的原生支持。

      如何使用自定义属性?其实很简单,在样式规则钱添加 -- 即可:

    --color-text-default: black;

      偏爱用下划线?下面这样也没问题:

    --color_text_default: black;

      在属性名称中,横线和下划线都可以使用,作死使用空格是不行的。

      自定义属性名大小写敏感,--color-text-default 和 --Color-Text-Default 是不一样的哦。

      使用 var() 函数可以获取到自定属性的值,这样就可以在样式规则中使用自定义属性。如下例,浏览器获取 --color-text-default 的值 black,应用到 body 元素上。

    body {  color: var(--color-text-default);}

      与 LESS 或者 Sass 中的变量一样,CSS Custom Properties 可以避免重复地在样式表中编写颜色、字体或者尺寸等样式;不过除了这些 CSS Custom Properties 还有更多的特点,级联——可以根据平台的不同,通过 media query 查询来修改;更厉害的是, JavaScript 可以修改自定义属性的值。

    译注:Custom Properties 本质上是自定义属性,即 CSS 属性前面添加 — 即是自定义属性;借助 CSS 的 var() 函数,才可以使用这些自定义属性。例如:var(--header-color)。比起预处理器提供的变量特性,自定义属性还有三个特点:层叠/级联,运行时,JavaScript API。

      Serg Hospodarets 写了一篇极好的文章介绍 CSS Custom Properties,示例详尽,探索了各种可能用法。


    https://www.smashingmagazine.com/2017/04/start-using-css-custom-properties/


    浏览器支持

      看到这里你因该会问浏览器支持情况如何?那我们就来看看。最新版的 Chrome、Edge、Firefox、Opera 和 Safari 支持,IE 11 及以前、Opera Mini 情况不容乐观。

      总是这样对不对?

      不过别担心,可以使用 @support 指令来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自定义属性:

    --color-text-default: black;
    body { color: black;}
    @supports((--foo: bar)) { body { color: var(--color-text-default); }}

      在 Demo 中,一开始把 body 文本颜色设置为黑色,后面如果浏览器支持我们伪造的 foo 变量,则用一个自定义属性值覆盖之。


    默认替代


      如果使用的变量未定义会怎么样?没有问题,浏览器会忽略这一条规则。如果你想确保万无一失,可以使用替代指定一个备选值。

    body {  color: var(--color-text-default, black);}

      替代与 CSS 中的字体定义有点像,一个使用逗号隔开的列表。如果自定义属性没有值,浏览器忽略之使用列表中的下一个值。

    译注:原文这里的说并不准确。var( <custom-property-name> [, <declaration-value> ]? ),第一个逗号之后的内容都会被当作备选值。例如,var(--foo, red, blue),备选值是 red, blue。

    参考:https://drafts.csswg.org/css-variables/#using-variables


    预处理器

      我们确实可以利用预处理器来把 Custom Properties 转为兼容的 CSS 代码,不过先打住,兄弟。

      同样的方式以前是不是也搞过?过去为了使用 CSS3 的那些“高级”特性,比如 border-radius、css columns、Flexbox 等等,我们工程师各种小技巧还少么?问题确实解决了,只是代码写得恶心。

      我想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在支持的浏览器中尽情使用 CSS Custom Properties ,为不支持的浏览器提供合适的稍有差别的体验。怎么地?之前我们也这么干过呀!


    两种色调的 Stuff & Nonsense

    译注:Stuff & Nonsense 是原作者的站点

      在 IE6 臭名昭著的时代,我为我的站点提供了两套设计。

      针对那个时代的现代浏览器,网站上到处都是新潮的各种颜色的箭头和靶子。我使用了 CSS 属性选择来实现,当年这可是高级特性:

    [class="banner"] {background-colour: red;}

      IE6 会忽略那些无法解析的选择器,因此,如果用户用 IE6 访问,会看到一个黑白为主的站点,这些样式我使用类选择器实现的:

    .banner {background-colour: black;}
    [class="banner"] {background-colour: red;}

    640?wx_fmt=png

      不用说,我这样做大家会觉得我脑子不正常,但是 Microsoft 曾今使用我的网站作为 IE7 支持属性选择器的参考。他们确实做了,就像我说的一样:”做一个更好的浏览器吧!”。


    过时浏览器,一边呆着去

      好了,这个例子和浏览器不支持 CSS Custom Properties,有什么关系?如何才能利用这些高级特性?不用担心浏览器不支持,不用实现复杂的替代方案,不用花数个小时让替代方案和设计保持一致。

      答案就在于 CSS 本身,而且一直如此,浏览器会直接忽略它们不认识的东西。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首先指定一个与设计大相径庭的值,然后在再使用 CSS 自定义属性覆盖之。

    body{color: black;color:var(--color-text-default, black);}

      所有浏览器都懂第一个值(black),如果浏览器足够聪明,懂得 第二个值(var(--color-text-default)),就会覆盖第一个值。过时浏览器不理解就会装作看不到,没效果。这没有问题,更不会死人。

      对所有的自定义属性都做这样的处理。为使用过时浏览器的用户提供更简单的替代设计到样式中,就像我在 Stuff & Nonsense 上做的一样。


    结论

      我相信没人愿意看到网站变坏或者不被别人喜欢——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必要要求在每个浏览器里展示都一致。我们可以为使用过时浏览器的用提供一个设计相对简单的替代方案。

      做是否启用新的 CSS 特性的决定时,不要老往技术上考量,有时候可能需要改变一下对所有浏览器都要支持的态度。对老旧浏览器不要心慈手软,接受 CSS Custom Properties 带来的红利,坚定地用起来!

    原文:

    https://24ways.org/2017/getting-hardboiled-with-css-custom-properties/ 

    译文:https://qianduan.group/posts/5a38d32f485c1a4c84948ceb

    译者:寸志

    原创系列推荐



    4. 
    5. 
    6. 
    7.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点这,与大家一起分享本文吧~
    个人博客:http://www.pingan8787.com 微信公众号【前端自习课】和千万网友一起,每日清晨,享受一篇前端优秀文章。 目前已连续推送文章 600+ 天,愿每个人的初心都能一直坚持下去!
  • 相关阅读:
    Node.js系列基础学习-----回调函数,异步
    Git版本控制工具学习
    大三下学期计划
    JavaScript基础插曲---apply,call和URL编码等方法
    JavaScript基础插曲-练习
    Jira内存调整
    IntelliJ IDEA 简单设置
    介绍一个国内强大的API接口文档写作网站showdoc
    使用IntelliJ IDEA 配置Maven(入门)
    Jira内存调整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ingan8787/p/1183808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