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网络

    OSI模型:

      七层模型中,发送方从第七层到第一层方向传输数据,而接收端是从第一层到第七层传输数据。补充发送方与接收方对数据的首部添加、分离的过程说明。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传输方式的分类:

      1、面向有连接型:必须在通信传输前后,专门进行建立和断开连接的处理。

         面向无连接型:不要求建立和断开连接。发送端可于任何时候自由发送数据。反之,接收端也不知道自己在何时从哪里收到信息。

      2、电路交换:这种方式由交换机负责数据的中转处理,两台计算机在众多的交换机中找到一条线路,并且独占,其他计算机只有等其结束之后才能使用。问题来了,当并发用户数超过电路通信线路总数,就意味着通信根本无法实现。

         分组交换:聪明的人类想到了一个办法,即让连接到电路的计算机将所要发送的将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并排好顺序,分别发送。数据发送给分组交换器(路由器)后,路由器将它们放在自己的缓存区队列中,再以先进先出的顺序将它们发送出去。两个问题:1)如何知道传到哪:给数据段添加首部,如发送地址。2)数据是否会丢失:会,当路由器的缓存饱和或者溢出时。

         

     

  • 相关阅读:
    首次成功实施 XSS 攻击,盗取目标网站大量 VIP 帐号
    框架模块设计经验总结
    OEA ORM 框架中的冗余属性设计
    UML 图使用心得
    Scrum 流程应用反思 我们的团队
    分享一个简单的 VS 插件及源码
    PDA使用感悟
    OEA 框架中集成的 RDLC 报表介绍
    私活后的 WPF 设计经验总结
    个人管理/时间管理 辅助工具套件分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romiseslc/p/972097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