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技术Leader如何创造业务价值?

    本文来自网易内部的一个职场经验分享。内容主要是作者的一些工作和思考,不涉及技术细节,请放心阅读。希望他的工作经验对职场新人有启发。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是一名应用数学博士,之前在高校教过书,后来加入网易严选,做过供应链和营销相关的决策优化算法研发。我们团队包括我在内共7人,同时我也是这个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我们团队做过很多有趣的项目,比如库存调拨、包材推荐、自动补货、广告决策、福利决策、客服排班、智能运维等等。其中有成功的项目,每年为公司节省数千万成本。当然,也有失败的项目,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下面我写一点最近的工作,以及我在工作中的思考。内容不涉及技术细节,可以放心阅读。希望我的工作故事对后辈同事们有启发。做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排兵布阵

    年初的时候需要给团队规划工作。我把团队内的项目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成熟项目,有包材推荐、仓间调拨、广告决策和销量预测。这四个项目在业务中已经落地,并且持续产生收益,项目维护和技术升级可控,带来的收益也可评估。

      但是,成熟项目的增量收益一般是逐年递减的。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做新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创造的价值在不断增加,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 第二类是攻坚项目,有自动补货和福利决策。这两个项目暂时未落地,但已经通过立项。我们期望把这两个项目在业务中落地,从而创造新的价值。但是攻坚项目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比如需求变更、目标变更、资源冲突、技术难点等等。

    • 第三类是创新项目。需要团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通过立项评审。后面我会讲到我是如何去发掘创新项目的。

    盘完所有项目,然后是人员安排。我是这样思考的:成熟项目风险小收益稳,可以让有经验的人带着新人做。一般情况下,我不需要花精力去管理成熟项目。而攻坚项目不确定性较大,需要有经验的同事带队(最好是P4及以上),或者我自己上。

    我有两个攻坚项目,自动补货和福利决策,团队内有两个P4,其他是P3。

    说明:P3对应1-3年工作经验,P4对应3年以上工作经验。

    猜猜看,我是怎么分工的?

    我把两个P4排在了同一个项目:自动补货。我相信他们可以把项目推下来,这样我就可以把精力花在“福利决策”上,从而确保两个项目都达成目标。

    福利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我参与时发现这个大项目人力充沛,有资深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我想了一下,如果他们做不成的话,我应该也无能为力,所以干脆把两名P3托付给了这个团队的技术负责人。

    这样一来,这两个攻坚项目,我只需要关注进展和风险。具体的技术方案和实现的细节,我相信他们做得比我好。

    问题来了,那我做什么?

    大家放心,我没有划水,请往下看。

    发现问题

    接下来我要验证这样的分工是否合适,即人员是否有能力解决问题,项目是否如预期推进。换句话说,我要去搞清楚项目的目标、分工和排期,如果风险可控,确实不需要我做什么。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没必要去刷存在感。

    但是,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

    我讲一个小问题,比如协作效率。项目上不仅要纵向沟通,内部还有横向沟通,有项目周报、工作周报、还有组内周会。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我先把团队内部的周会和周报取消了,改成月会。后来发现开月会时,不同项目之间横向讨论意义不大,于是我把月会也取消了。

    我换了个思路,按项目跟成员做点对点沟通。放弃了这些形式主义,我发现大家工作更有效率,而且没有影响到信息同步。

    攻坚项目一旦落地,它们就会变为成熟项目。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去发掘创新项目,为明年的新项目做准备。

    如何发掘项目?

    我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看数据,直接从数据上发现成本、价格和效率等问题。另一个思路是直接跟业务同学沟通。这次我选择后者。

    严选是一个品牌,它的核心自然是商品。我们团队之前从未了解过商品团队的需求,不知道他们的痛点,我也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什么。

    经验告诉我,人越多的地方,需求越多。

    商品团队的人非常多,我总不能一个个去问,效率太低了。于是我找到HRBP,跟她沟通了这个困惑,她建议我去业务团队轮岗。在HRBP的帮助下,我去业务部门工作了整整一个月,像实习生一样,去学习和使用业务软件,去执行业务流程。(感谢HRBP@御傑的帮助,也感谢服装部门同事@莫辩@会涛@花渡@之彤的指导。)

    正式轮岗之前,我其实有些顾虑,担心不能发现问题,到头来浪费大家的时间。后来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我在轮岗期间,发现了很多业务痛点,有产品问题、流程问题和算法问题。轮岗结束之后,我写了一个总结报告,并汇报给相关的领导,引起了商品、运营和技术三个部门的重视。

    我的轮岗带来两个结果:

    • 商品、运营和技术三个部门联合发起了一个运营提效的大项目,致力于解决三个团队协作的效率问题,当然包含了我在轮岗工作中提到的痛点问题。

    • HR团队决定在严选内部发起常规的轮岗机制,目标是帮助各团队之间更好地协作和发现问题。目前这个轮岗机制已经在严选落地,就连HRBP本人也开始轮岗了。

    运营提效这个大项目,后来我没有深度参与。有两个原因:

    • 组织认为有更合适的人来负责这个事情;

    • 我当时并没有想清楚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也认为当时没有能力短期内解决如此大的问题。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业务,然后寻找到一个突破点。

    解决问题

    还记得前面说的两个攻坚项目吧。我轮岗期间,运气比较好,项目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没想到轮岗一结束,问题还是来了。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福利决策项目需要上一个算法模型,要求模型效果必须比人工经验好,否则会影响到项目整体目标的达成。模型开发人员是我团队的两名P3同学。他们的技术能力我丝毫不怀疑,但问题是只有1个月的时间,只够两人开发一个模型。换句话说,只给一次机会,要求模型比人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我做了两件事情:

    • 第一是跟团队成员一起,把他们设计的模型认真看了一遍。好消息是模型没有逻辑问题,目标和约束考虑也很全面;坏消息是这个模型复杂度高,开发时间比较长,不利于快速迭代。

    • 既然时间不够,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拿人来凑。我找到了找其他团队的研发同学。首先大家都很忙,其次我不是他们的主管,第三,他们没有义务支持这个项目。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找到了三个小伙伴用加班的时间来支援。这样一来,我们一个月产出了4个模型(感谢@纯川@未名@慢慢三位同学的鼎力支持)。

    最后的结果符合预期,我们的模型确实比人工好,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拉开多大的差距。再加上业务的变化,这个项目最后并没有达到最初定下的目标。

    你看看,做项目失败才是常态,尤其是需要对效果负责的项目。作为算法工程师,很多时候不是你技术水平不行,而是市场机会、用户需求,运营策略,甚至是国家政策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通过这次五个小伙伴的合作,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专业的人擅长做专业事,但却容易陷在专业固有的思维里,难以跳脱。这次合作,五个人技术背景不同,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思路不同,非专业人士有时能给出意想不到的好思路。这对我的工作也很有启发。

    资源整合

    大家知道,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现在很火。严选在今年6月也上线了内容社区。无论是严选站内,还是站外的用户,对视频内容都很关注。

    能不能用技术手段,自动化地制作一些视频内容?

    我做了一些调研,发现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原因是网上已经有大量的数据可视化内容,把数据变成视频,比如大家可能见过一些柱状赛马图来展示排名。我自己实现了一个视频demo,发现技术上是可行的。

    问题在于我没有人力专门投入做这件事,而且这种探索性的项目很难拿到额外的资源。但我觉得这个项目很好玩,又不用赶时间,所以我想利用工作的碎片时间和业余时间来做这个项目。

    于是我找到了5个热爱技术的小伙伴,不但有年轻的技术宅,还有十年经验老专家,总之都会写代码。但问题在于,这个项目更重要的是视觉和动化方案。此外,大家都很忙,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项目,所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

    我们没有设计师,没有项管,没有固定的时间,只凭着一腔热血,就开始干了。断断续续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项目才得以上线,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视频效果。

    1、赛马视频

    又见实验室
    30年全球GDP的变化,见证中国崛起!@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加油
    视频号

    2、排位视频 

    奥运期间我们做了一个奥运金牌的排位视频,播放量达到25.9万,点赞数889。我们没有运营经验,没见过大场面,看到这样的播放量还是相当高兴的。

    今年5月,集团启动了第一届创新奖的评选。我也申报了,不过连部门评审都没有通过,哈哈不丢脸。毕竟优秀的项目非常多,获奖名额少。

    获奖名单公布后,我第一时间去看这些获奖的项目介绍。我在想,这些项目的成果有没有可能应用到严选的业务场景?

    果不其然,让我找到了一个眼前一亮的项目:雷火的3D扫描实验室。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是搞美术的同事做的技术创新项目

    我跟同事说,这个技术可以对严选的商品进行三维建模,或许可以提升购物体验。没想到他正好认识这个获奖项目的参与人。于是我们邀请他们做了一个技术分享,还参观了3D扫描实验室,顺便用严选的商品做了一些扫描实验(感谢雷火同事@罗尼@可风的鼎力支持)。 

    这是严选的鞋子扫描出来的效果(鞋子下面黑色部分后期可以处理掉)。我的同事们(@晴空@慢慢@铁匠) 目前正在推进3D建模技术在严选中的应用。

    数据可视化和3D建模的效果,让领导看到了技术在视频内容方向上的可行性。就在最近,我们三级部门成立了一个新的技术组,视频内容组,主要是探索视频和直播相关的技术在严选业务场景的应用。

    3D建模和数据可视化这两个项目,都是探索性的。我们去做这些事,不是因为KPI,而是觉得有趣。

    在工作中,热爱给你的是动力,而KPI给你的只有压力。

    我个人觉得,不用太在意短期的得失,喜欢什么就去做。因为热爱一件事(或者爱一个人),其实是非常难得的,错过了多可惜啊。如果实在不喜欢,何必在这里浪费人生?

    寻找突破

    做了很多年技术,我觉得商业中最难的往往不是技术问题。因为技术问题是可以被明确定义的,我也有信心去解。最难的问题是业务问题和人的问题。我作为一名技术专家,也常常思考技术上的突破,即从技术走向商业。

    我们团队的能力可以为严选的供应链业务降本提效。严选有上千家供应商,每一家供应商都有供应链。那么我能不能把自己团队的能力,输出给上千家供应商?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一个让人激动的想法。但是我们团队只有7个人,而且还要服务严选的多个项目,不可能有精力做这么复杂的事情。

    我该怎么做?

    机缘巧合之下,我发现网易有一支专门做企业客户(2B)的商业化团队,为传统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持。他们有销售,有解决方案,有技术,但是唯独缺业务领域知识和对应的算法落地经验。

    我有多年电商相关的算法落地经验,尤其是在供应链领域,正好可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一来,我们两个团队的能力互补,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推进项目。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共同推进过一些客户,有乳品企业、家电企业、快递公司以及车厂(此处感谢杭研@飞燕@帅的支持与信任)。

    猜猜结果如何?

    到目前为止,我参与对接的客户,还没有一家成功付钱。原因各式各样,我不细说。总之,做商业化真难!但我不会放弃,我相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我再讲一个困难问题。

    结婚是刚需。现在社会节奏快,单身男女们想结婚但是苦于没有时间,没有合适的场子。婚恋市场跟供应链其实很像,它是一个长转化链路,例如交友,表白,恋爱,最后才是结婚。每个环节都有痛点,比如帮用户扩大交友范围、建立信任、降低婚恋成本等等。如果能用技术解决某一个痛点,就能抓住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我构想了一个场景,多对多相亲的时候,男女生之间表白会很尴尬,那么能不能用算法帮他们表白,然后建议最佳的匹配对象?(类似于高考报志愿,男女可以对彼此进行打分和排名)我实现了一个算法,发现技术可行。

    机缘巧合之下,我得知元气事业部蜗牛图书馆会定期举办线下交友。于是在两个朋友的帮助下,我们找到蜗牛图书馆的负责人,这个项目进行落地,在线下跑了三期,效果还是不错的,每次20人,人均收费50元上下。如果不考虑场地费和用户推广费用,这个模式是能盈利的(感谢元气事业部@逸的支持与信任,感谢财务部同事@恰恰作为志愿者担任主持人,感谢我们团队同学@旭律自发推动这个业余项目)。

    后续没有继续试验下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疫情没有结束,另一个是单次时间太长,而且用户“复购”低。我估算了一下赚不了大钱。既然线下的不好做,不如改成线上。

    我的想法是做一个线上信息发布平台。自己运营一个公众号,把优质的单身男女信息发布到公众号上,试图为单身男女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我只负责信息收集和过滤。

    问题来了,我如何拿到单身男女的信息?

    咱们公司内网有个人气不错的板块,叫做“相亲交友”,里面有大量求偶的单身小姐姐。于是我挨个去问发帖人,是否愿意把信息对外开放。获取同意后,我在公众号上一次发布11位小姐姐的信息。到目前为止,我一共做了三期。由于我的公众号上读者不多,浏览量最高一期也才1000多的阅读,目前这个思路还没有被验证成功。

    但是,也谈不上彻底失败。我讲个小故事,我发布信息时,考虑到保护小姐姐的隐私,读者需要做一道数学题,得到答案之后回复关键字才可以获取小姐姐的微信号。有个读者比较年长,非常想给他儿子找对象。但是做题做不出来,第一期做错了,第二期也不会,第三期还在尝试,最后我没忍住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了,祝福他儿子成功。

    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两个帖子,也欢迎跟我交流合作。

    总结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你会发现大多是失败的工作经验。我想表达的是,失败不可怕,关键是学会面对挫折,从失败中总结和思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事,从而在工作中收获朋友的信任,收获快乐。如果事情做好了,说不定还能升职加薪。对我来说,收获朋友的信任比升职加薪重要太多了。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个人的做事原则,说得不一定对,欢迎一起探讨。

    • 做困难的事。别人害怕的事,交给我来做。别人抢着做的事情,让他们去做。

    • 创新之前,先做好失败的觉悟。为了降低创新的代价,建议小成本试错。

    • 发现问题比定义问题难,定义问题比解决问题难。

    • 先看清问题,再动手解决问题。啥也不干比瞎JB干要有价值;啥也不干比装作很忙要有价值。

    • 技术人员要多想想业务。自嗨的算法工程师不管业务,合格的算法工程师拥抱业务,负责的算法工程师抱怨业务,优秀的算法工程师改变业务。

    • 技术只是工具,解决问题才是王道。我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首选不写代解决问题,其次是用规则解决问题,再次是用算法解决问题,最后才是用产品解决问题。有些人动不动就上模型、上产品,我认为这是一条昂贵的思路。

    • 作为团队leader,只做下属搞不定的事情。我没必要跟下属比技术。他会的我让他做,他不会的我来做。

    • 找到同伴,信任同伴,并肩作战。认清周围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作为同伴。

    • 尝试把工作内容变得有趣。人生不过三万天,做无趣的工作不值得。

    • 要合作就要学会妥协,但妥协要有边界。不要忘了当初的理想,更不要因为工作上的追求而丧失了良知。

    作者简介

    胡拉哥,网易严选算法专家,应用数学博士,10年以上建模与优化相关工作经验。从0到1搭建了严选的供应链算法团队,设计过包材推荐系统、库存调拨系统和自动补货系统,为实际业务降本提效。

    如果你对作者的工作感兴趣,或者想跟作者交流,欢迎关注他的个人公众号:生活研究生。

  • 相关阅读:
    Notes about "Exploring Expect"
    Reuse Sonar Checkstyle Violation Report for Custom Data Analysis
    Eclipse带参数调试的方法
    MIT Scheme Development on Ubuntu
    Manage Historical Snapshots in Sonarqube
    U盘自动弹出脚本
    hg的常用配置
    Java程序员的推荐阅读书籍
    使用shared memory 计算矩阵乘法 (其实并没有加速多少)
    CUDA 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urple5252/p/1526355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