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0619数据库_MySQL_由浅入深理解索引的实现

    转自http://blog.csdn.net/u010003835/article/details/51563348

    这篇文章是介绍MySQL数据库中的索引是如何根据需求一步步演变最终成为B+树结构的以及针对B+树索引的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的处理方法。Oracle和DB2数据库索引的实现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的。文章写得很通俗易懂,就转在这了。关于B+树和索引内部结构可以参考:《B 树、B- 树、B+ 树和B* 树》和《深入理解DB2索引(Index)》。

     

    00 – 背景知识

    - B-Tree & B+Tree

      http://en.wikipedia.org/wiki/B%2B_tree
      http://en.wikipedia.org/wiki/B-tree

    - 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nary_search_algorithm

    - 数据库的性能问题

      A. 磁盘IO性能非常低,严重的影响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B. 磁盘顺序读写比随机读写的性能高很多。

    - 数据的基本存储结构

      A. 磁盘空间被划分为许多大小相同的块(Block)或者页(Page).
      B. 一个表的这些数据块以链表的方式串联在一起。
      C. 数据是以行(Row)为单位一行一行的存放在磁盘上的块中,如图所示.
      D. 在访问数据时,一次从磁盘中读出或者写入至少一个完整的Block。

                                                  Fig. 1


    01 – 数据基本操作的实现

      基本操作包括:INSERT、UPDATE、DELETE、SELECT。

    - SELECT

      A. 定位数据
      B. 读出数据所在的块,对数据加工
      C. 返回数据给用户

    - UPDATE、DELETE

      A. 定位数据
      B. 读出数据所在的块,修改数据
      C. 写回磁盘

    - INSERT

      A. 定位数据要插入的页(如果数据需要排序)
      B. 读出要插入的数据页,插入数据.
      C. 写回磁盘

    如何定位数据?
    - 表扫描(Table Scan)

      A. 从磁盘中依次读出所有的数据块,一行一行的进行数据匹配。
      B. 时间复杂度 是O(n), 如果所有的数据占用了100个块。尽管只查询一行数据,
         也需要读出所有100个块的数据。
      C. 需要大量的磁盘IO操作,极大的影响了数据定位的性能。

    因为数据定位操作是所有数据操作必须的操作,数据定位操作的效率会直接影响所有的数据操作的效率。
    因此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来减少磁盘的IO?
    - 减少磁盘IO

      A. 减少数据占用的磁盘空间
         压缩算法、优化数据存储结构
      B. 减少访问数据的总量
         读出或写入的数据中,有一部分是数据操作所必须的,这部分称作有效数据。剩余的
         部分则不是数据操作必须的数据,称为无效数据。例如,查询姓名是‘张三’的记录。
         那么这条记录是有效记录,其他记录则是无效记录。我们要努力减少无效数据的访问。

    02 – 索引的产生

    - 键(Key)

      首先,我们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定位操作并不需要匹配整行数据。而是很规律的只匹配某一个
      或几个列的值。 例如,图中第1列就可以用来确定一条记录。这些用来确定一条数据的列,统 
      称为键(Key).

                        Fig. 2

    - Dense Index

      根据减少无效数据访问的原则,我们将键的值拿过来存放到独立的块中。并且为每一个键值添
      加一个指针, 指向原来的数据块。如图所示,

                                Fig. 3

      这就是‘索引’的祖先Dense Index. 当进行定位操作时,不再进行表扫描。而是进行
      索引扫描(Index Scan),依次读出所有的索引块,进行键值的匹配。当找到匹配的键值后,
      根据该行的指针直接读取对应的数据块,进行操作。假设一个块中能存储100行数据,
      10,000,000行的数据需要100,000个块的存储空间。假设键值列(+指针)占用一行数据
      1/10的空间。那么大约需要10,000个块来存储Dense索引。因此我们用大约1/10的额外存储
      空间换来了大约全表扫描10倍的定位效率。

    03 – 索引的进化

      在实际的应用中,这样的定位效率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很多人可能已经想到了,通过排序和查找
      算法来减少IO的访问。因此我们开始尝试对Dense Index进行排序存储,并且期望利用排序查
      找算法来减少磁盘IO。

    - 折半块查找

      A. 对Dense Index排序
      B. 需要一个数组按顺序存储索引块地址。以块为单位,不存储所有的行的地址。
      C. 这个索引块地址数组,也要存储到磁盘上。将其单独存放在一个块链中,如下图所示。
      D. 折半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 2(N))。在上面的列子中,dense索引总共有10,000个块。假设1个块
         能存储2000个指针,需要5个块来存储这个数组。通过折半块查找,我们最多只需要读取
         5(数组块)+ 14(索引块log 2(10000))+1(数据块)=20个块。

                                                                    Fig. 4

     - Sparse Index

      实现基于块的折半查找时发现,读出每个块后只需要和第一行的键值匹配,就可以决定下一个块
      的位置(方向)。 因此有效数据是每个块(最后一个块除外)的第一行的数据。还是根据减少无
      效数据IO的原则,将每一个块的第一行的数据单独拿出来,和索引数组的地址放到一起。这样就
      可以直接在这个数组上进行折半查找了。如下图所示,这个数组就进化成了Sparse Index

                                                            Fig. 5

      因为Sparse Index和Dense Index的存储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占用的空间也相同。大约需
      要10个块来存储10000个Dense Index块的地址和首行键值。通过Sparse索引,仅需要读
      取10(Sparse块)+1(Dense块)+1(数据块)=12个块.

    - 多层Sparse Index

      因为Sparse Index本身是有序的,所以可以为Sparse Index再建sparse Index。通过
      这个方法,一层一层的建立 Sparse Indexes,直到最上层的Sparse Index只占用一个块
      为止,如下图所示.

                                           Fig. 6

      A. 这个最上层的Sparse Index称作整个索引树的根(root).
      B. 每次进行定位操作时,都从根开始查找。
      C. 每层索引只需要读出一个块。
      D. 最底层的Dense Index或数据称作叶子(leaf).
      E. 每次查找都必须要搜索到叶子节点,才能定位到数据。
      F. 索引的层数称作索引树的高度(height).
      G. 索引的IO性能和索引树的高度密切相关。索引树越高,磁盘IO越多。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Sparse Index,只有10个块,因此我们只需要再建立一个Sparse Index.
      通过两层Sparse Index和一层Dense Index查找时,只需读取1+1+1+1=4个块。

    - Dense Index和Sparse Index的区别

      A. Dense Index包含所有数据的键值,但是Sparse Index仅包含部分键值。
         Sparse Index占用更少的磁盘空间。
      B. Dense Index指向的数据可以是无序的,但是Sparse Index的数据必须是有序的。
      C. Sparse Index 可以用来做索引的索引,但是Dense Index不可以。
      D. 在数据是有序的时候,Sparse Index更有效。因此Dense Index仅用于无序的数据。
      E. 索引扫描(Index Scan)实际上是对Dense Index层进行遍历。

    - 簇索引(Clustered Index)和辅助索引(Secondary Index)

      如果数据本身是基于某个Key来排序的,那么可以直接在数据上建立sparse索引,
      而不需要建立一个dense索引层(可以认为数据就是dense索引层)。 如下图所示:

                                                    Fig. 7

      这个索引就是我们常说的“Clustered Index”,而用来排序数据的键叫做主键Primary Key.

      A. 一个表只能有一个Clustered Index,因为数据只能根据一个键排序.
      B. 用其他的键来建立索引树时,必须要先建立一个dense索引层,在dense索引层上对此键的值
         进行排序。这样的索引树称作Secondary Index.
      C. 一个表上可以有多个Secondary Index.
      D. 对簇索引进行遍历,实际上就是对数据进行遍历。因此簇索引的遍历效率比辅组索引低。
         如SELECT count(*) 操作,使用辅组索引遍历的效率更高。

    - 范围搜索(Range Search)

      由于键值是有序的,因此可以进行范围查找。只需要将数据块、Dense Index块分别以双向链表
      的方式进行连接, 就可以实现高效的范围查找。如下图所示:

  • 相关阅读:
    怎样写APP计划书-20150313早读课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具体解释及Python实现--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算法
    iOS的isnan函数
    过滤NSString中的Emoji
    开工了,发个招聘~长虹智能交易平台英雄帖(有截止日期,事实上长期有效,标题要长,:)
    C语言变长參数的认识以及宏实现
    Protobuf语言指南
    Python内存管理:垃圾回收
    【bzoj1875】【SDOI2009】【HH去散步】
    Drawable资源的初步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cfeng/p/70481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