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AOP及专有名词通俗解答

    AOP面向切面编程,是一种编程思想,并不是Spring专有,Spring是封装代理模式完成,之前的博客中也写到了关于AOP的文章,Filter和代理,请见《以此之长,补彼之短----AOP(Filter)》和《以此之长,补彼之短----AOP(代理模式)》。这篇主要介绍SpringAOP的几个概念和一般用法,不再具体细说每个名词的来源,从用法中读者应该就会体会到。下面用三峡大坝作为例子,通俗的来理解几个生涩的名词。

    场景:为了合理利用长江丰富水资源,要在长江流域修建一个大坝,并且要在大坝上建立一个汛期报警系统,防止水位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切入点(Pointcut):修大坝首先要定位在何地修建,三峡水流湍急,成为首选之地,在AOP中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切入点,这个例子中,三峡就是切入点。在程序中,切入点一般是一个或多个符合某种规则的方法,用正则表达式来表示,如:expression= "execution(* add*(..)),Pointcut是用来订阅连接点的。

    有了修建的地址,接下来就要建造大坝了,那这个大坝就是Spring中所说的切面:

    切面(Aspect):三峡大坝中拦水的“大坝”,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没有具体实现的框架。在程序中,切面是我们想要插入的模块,可以理解成一层,或者一个类,也可以是一个应用(类比较好理解)。切面是一个模块化的过程,善于发现合理的切面是我们在应用AOP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知(Advice):有了大坝这个框架后(可以理解成一个类),就该实现他了,汛期报警系统是大坝配套设施的其中之一(可以理解成类中的一个方法)。Advice是横向关注点的具体实现者。该汛期报警系统由如下几种报警类型:

    A.前置通知(Beforeadvice):在水位还未到达警戒线时汛期报警系统发出通知(执行方法)。调用目标对象方法之前执行。

    B.后置通知(Afterreturning advice):水位已超过警戒线通知(执行方法)。调用目标对象方法之后执行。

    C.异常通知(Afterthrowing advice):出现地震等异常情况时发出通知。目标对象方法出错后执行。

    D.最终通知(After(finally)advice):发生异常情况,或水位到了警戒线,都会发出通知。目标对象方法出错或者执行完成后执行。

    E.环绕通知(AroundAdvice):在水位未到达或已超过警戒线时都会发出通知。目标对象方法执行前和执行后都会执行通知。

    连接点(Joinpoint):这个概念比较晦涩,它指的是方法调用,指符合切入点具体的方法调用称为连接点。比如在addUser()方法前添加事务管理(用AOP技术),那么把addUser()的调用称之为连接点。

    目标对象(TargetObject):这里指长江。程序中是被通知对象。

    织入(Weaving):大坝修在三峡的过程称之为织入,进一步看就是把Advice用到Joinpoint上。织入就是把切面连接到其它的应用程序类型或者对象上,并创建一个被通知的对象。

    AOP代理(AOPProxy):在SpringAOP中有目标的概念,有些AOP是没有目标的,他会把代理这类采用一种编译器,把代理上所有的控制行为全部放到目标上,相当于采用编译器直接把要控制的东西全部编译到一个类里,就没有了目标的概念。Spring是有单独的概念的,在运行时来调用目标,这就是代理的功能。

    引入(Introduction):动态的为某个类增加或减少方法。

    本文原地址:

    http://blog.csdn.net/bjyfb/article/details/8522849

    以下是我自己看完之后的总结

    切入点 代表什么时候调用切面的代理对象

    通知  切面代理对象中的某个具体实现方法,来告诉系统什么时候该使用切面了   分前置 后置 环绕 异常 最终

    连接点  调用使用“通知”也就是代理对象中的某个具体实现方法就是连接点

    织入  就是将切面这个代理对象放在切入点处并且创建一个被通知的对象

  • 相关阅读:
    缓存使用的最佳实践
    如何科学的设置线程池
    双检查锁失效
    Minor GC、Major GC和Full GC之间的区别
    full gc频繁的分析及解决案例
    MySQL的并发控制与加锁分析
    全面理解Java内存模型
    JAVA中MAP转LIST
    java 编码转换
    自定义VIew基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cq0703/p/85683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