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第8章: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一、课程内容总结
1、进程的调度时机与进程的切换
操作系统原理中介绍了大量进程调度算法,这些算法从实现的角度看仅仅是从运行队列中选择一个新进程,选择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策略而已。
对于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反而是进程的调度时机与进程的切换机制更为关键。
2、进程调度的时机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时钟中断、I/O中断、系统调用和异常)中,直接调用schedule(),或者返回用户态时根据need_resched标记调用schedule();
内核线程可以直接调用schedule()进行进程切换,也可以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内核线程作为一类的特殊的进程可以主动调度,也可以被动调度;
用户态进程无法实现主动调度,仅能通过陷入内核态后的某个时机点进行调度,即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
3、进程的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叫做进程切换、任务切换、上下文切换;
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与中断时保存现场是不同的,中断前后是在同一个进程上下文中,只是由用户态转向内核态执行;
进程上下文包含了进程执行需要的所有信息
用户地址空间: 包括程序代码,数据,用户堆栈等
控制信息 :进程描述符,内核堆栈等
硬件上下文(注意中断也要保存硬件上下文只是保存的方法不同)
schedule()函数选择一个新的进程来运行,并调用context_switch进行上下文的切换,这个宏调用switch_to来进行关键上下文切换
next = pick_next_task(rq, prev);//进程调度算法都封装这个函数内部
context_switch(rq, prev, next);//进程上下文切换
4、Linux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最一般的情况: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切换到运行用户态进程Y的过程
1.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
2.发生中断——save cs:eip/esp/eflags(current) to kernel stack,then load cs:eip(entry of a specific ISR) and ss:esp(point to kernel stack).
3.SAVE_ALL //保存现场
4.中断处理过程中或中断返回前调用了schedule(),其中的switch_to做了关键的进程上下文切换
5.标号1之后开始运行用户态进程Y(这里Y曾经通过以上步骤被切换出去过因此可以从标号1继续执行)
6.restore_all //恢复现场
7.iret - pop cs:eip/ss:esp/eflags from kernel stack
8.继续运行用户态进程Y
几种特殊情况
•通过中断处理过程中的调度时机,用户态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非常类似,只是内核线程运行过程中发生中断没有进程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内核线程主动调用schedule(),只有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没有发生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略简略;
•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在子进程中的执行起点及返回用户态,如fork;
•加载一个新的可执行程序后返回到用户态的情况,如execve;
ch_to利用了prev和next两个参数:prev指向当前进程,next指向被调度的进程
linux系统架构与执行过程
系统架构
如图:
ls执行过程
如图:
实验楼实验八
要求
-
理解进程调度时机跟踪分析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的过程
-
理解Linux系统中进程调度的时机,可以在内核代码中搜索schedule()函数,看都是哪里调用了schedule(),判断我们课程内容中的总结是否准确;
-
使用gdb跟踪分析一个schedule()函数 ,验证您对Linux系统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过程的理解;推荐在实验楼Linux虚拟机环境下完成实验。
-
特别关注并仔细分析switch_to中的汇编代码,理解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机制,以及与中断上下文切换的关系;
-
在shell中依次运行以下命令,获取本次实验的代码,并编译运行
cd LinuxKernel
rm menu -rf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engning/menu.git
cd menu
mv test_exec.c test.c
make rootfs
使用gdb跟踪分析schedule()函数,在schedule、context_switch、switch_to、pick_next_task处设置断点,由于switch_to为宏定义,所以实际为在函数__switch_to处设置断点
cd ..
(分割)
qemu -kernel linux-3.18.6/arch/x86/boot/bzImage -initrd rootfs.img -s -S
gdb
file ../linux-3.18.6/vmlinux
target remote:1234
b schedule
b context_switch
b switch_to
b __switch_to
b pick_next_task
c执行程序,程序分别停在schedule函数、pick_next_task函数断点、context_switch处
分析switch_to得代码:
#define switch_to(prev, next, last)
do {
/*
* Context-switching clobbers all registers, so we clobber
* them explicitly, via unused output variables.
* (EAX and EBP is not listed because EBP is saved/restored
* explicitly for wchan access and EAX is the return value of
* __switch_to())
*/
unsigned long ebx, ecx, edx, esi, edi;
asm volatile("pushfl
" /* 保存当前进程flags */
"pushl %%ebp
" /* 当前进程堆栈基址压栈*/
"movl %%esp,%[prev_sp]
" /*保存ESP,将当前堆栈栈顶保存起来*/
"movl %[next_sp],%%esp
" /*更新ESP,将下一栈顶保存到ESP中*/
//完成内核堆栈的切换
"movl $1f,%[prev_ip]
" /*保存当前进程EIP*/
"pushl %[next_ip]
" /*将next进程起点压入堆栈,即next进程的栈顶为起点*/
//完成EIP的切换
__switch_canary
//next_ip一般是$1f,对于新创建的子进程时ret_from_fork
"jmp __switch_to
" /*prev进程中,设置next进程堆栈*/
//jmp不同于call是通过寄存器传递参数
"1: " //next进程开始执行
"popl %%ebp
"
"popfl
"
/*输出变量定义*/
: [prev_sp] "=m" (prev->thread.sp), //[prev_sp]定义内核堆栈栈顶
[prev_ip] "=m" (prev->thread.ip), //[prev_ip]当前进程EIP
"=a" (last),
/* 要破坏的寄存器: */
"=b" (ebx), "=c" (ecx), "=d" (edx),
"=S" (esi), "=D" (edi)
__switch_canary_oparam
/* 输入变量: */
: [next_sp] "m" (next->thread.sp), //[next_sp]下一个内核堆栈栈顶
[next_ip] "m" (next->thread.ip),
//[next_ip]下一个进程执行起点,,一般是$1f,对于新创建的子进程是ret_from_fork
/* regparm parameters for __switch_to(): */
[prev] "a" (prev),
[next] "d" (next)
__switch_canary_iparam
: /* 重新加载段寄存器 */
"memory");
} while (0)
简单提一下这个宏和函数的被调用关系:
schedule() --> context_switch() --> switch_to --> __switch_to()
这里面,schedule是主调度函数,涉及到一些调度算法,这里不讨论。当schedule()需要暂停A进程的执行而继续B进程的执行时,就发生了进程之间的切换。进程切换主要有两部分:1、切换全局页表项;2、切换内核堆栈和硬件上下文。这个切换工作由context_switch()完成。其中switch_to和__switch_to()主要完成第二部分。更详细的,__switch_to()主要完成硬件上下文切换,switch_to主要完成内核堆栈切换。
阅读switch_to时请注意:这是一个宏,不是函数,它的参数prev, next, last不是值拷贝,而是它的调用者context_switch()的局部变量。局部变量是通过%ebp寄存器来索引的,也就是通过n(%ebp),n是编译时决定的,在不同的进程的同一段代码中,同一局部变量的n是相同的。在switch_to中,发生了堆栈的切换,即ebp发生了改变,所以要格外留意在任一时刻的局部变量属于哪一个进程。关于__switch_to()这个函数的调用,并不是通过普通的call来实现,而是直接jmp,函数参数也并不是通过堆栈来传递,而是通过寄存器来传递。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可知schedule()函数用来选择一个新的进程来运行,并调用context_switch()进行上下文的切换,这个宏调用switch_to()来进行关键上下文切换,其中pick_next_task()函数封装了进程调度算法。中断处理过程(包括时钟中断、I/O中断、系统调用和异常)中,直接调用schedule(),或者返回用户态时根据need_resched标记调用schedule();内核线程可以直接调用schedule()进行进程切换,也可以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内核线程作为一类的特殊的进程可以主动调度,也可以被动调度;用户态进程无法实现主动调度,仅能通过陷入内核态后的某个时机点进行调度,即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