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hell中sed的使用及选项, 编辑器中的&作用

    1. sed会逐行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再对数据处理后显示到屏幕, 再进行下一行的处理.

      sed  '4d'  file.txt             # 删除文件中第4行

      sed  '2,6d'  file.txt          # 删除文件中的2-6行

      sed  '5,$d'  file.txt          # 从第5行删除到最后一行

      sed  '/root/d'  file.txt       # 删除含root字符的行

      sed  '/root/,5d' file.txt     # 前5行中有root则从root行删到第5行, 注意第5行会保留

      sed  '/root/,+3d'  file.txt  # 删掉有root行, 并向后删3行.

      sed  '/root/!d'  file.txt      # 取反删除, 留下root行

      sed  '1~2d'  file.txt         # 删除奇数行, 从1开始, 每隔2行删除

      sed  '0~2d'  file.txt    # 删除偶数行, 从0开始, 每隔2行删除

    2. sed中的正则使用:

      sed同grep命令一样, 默认不支持扩展元字符, 解决办法:

      1. 将扩展元字符加对应斜线变为基本元字符.

      2. sed -r 加入-r参数, 使其支持扩展元字符.

    3. sed的查找替换使用:

      替换的使用:

      1. sed  -r  's/xx/XX/'               # 替换xx为XX, 只替换每行的第一个

      2. sed  -r  's/xx/XX/g'              # 替换整行中的所有xx为XX

      3. sed  -r  's/xx/XX/gi'             # 忽略行中内容的大小写进行匹配替换

      查找的使用:

      1. sed  -r  '/xx/d'                      # 查找时不要使用s, 查找xx并删除

    4. sed的命令选项 (注意是命令, 在引号中使用的, 注意要和-后的参数区分):

      

    5. sed的功能选项( 即-后的参数值, ):

      

    6. &符合的作用, 就是代表, 代指, 代替的作用

      如在vim中需要给3-5行内容注释掉的写法如下:

      :3,5 s/(.*)/#1/  # 解释, vi中模式识别基本正则元字符, 括号中.*代表整行, 括号两边使用给转义了, 这正是shell中正则基本元字符的形式

      :3,5 s/.*/#&/    # 作用同上, &符合就代替了前面.*, 即整行内容

      :% s/.*/#&/    # %表示作用到每一行, &符合就代替了前面.*, 即整行内容

      注意&号代表的是前面正则匹配到的内容, 如果匹配到的是行中的一个字符, 则就是在这个字符前加#, 注意区分正则匹配到的到底是什么

      :3,5 s/^/#/    # 3-5行加注释, 解读: 把3-5行的开始符号替换为#号.

      以上在vi中的写法, 在sed命令中用法一模一样, 如下:

      sed  '3,5s/(.*)/#1/'  file.txt        # 如果使用-r参数, 则括号两边的转义可去掉, 因为-r参数识别的就是扩展元字符

      sed  '/root/s///' file.txt    # sed也有这种用法, s前面的内容可理解为替换的作用范围, 3,5或者/root/都是, 规定作用行数,或包含root的行

      

  • 相关阅读:
    未能加载文件或程序集“Oracle.DataAccess”或它的某一个依赖项。试图加载格式不正确的程序。
    SQLServer2008/2012 删除所有表视图存储过程
    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
    华硕笔记本怎么设置u盘启动(两种方法)
    java listener实现定时任务
    Highcharts简介
    重温css系列01
    webstom 如何获取github上面的项目工程
    js高程 第 4章 变量、作用域和内存问题 【笔记】
    ionic 安装教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uzq/p/121216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