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
<return写在最后的理解>
<逆向思维>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二叉树和一个目标和,判断该树中是否存在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这条路径上所有节点值相加等于目标和。
说明: 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示例:
给定如下二叉树,以及目标和 sum = 22
,
5 / 4 8 / / 11 13 4 / 7 2 1
返回 true
, 因为存在目标和为 22 的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5->4->11->2
。
题解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hasPathSum(self, root, sum): """ :type root: TreeNode :type sum: int :rtype: bool """ # 出口条件 if not root: return False #求解子问题,当达到目标值(即目标值削减到0)则返回结果True,否则False sum-=root.val if not root.left and not root.right: return sum==0 # 递归子问题 ans1 = self.hasPathSum(root.left,sum) ans2 = self.hasPathSum(root.right,sum) # 递归到叶子节点后开始回溯,返回子问题的结果 return ans1 or ans2
1. 如何理解回溯的时候写 return ans1 or ans2 呢?
如果回溯的时候不写 return ,则不会往上一层返回结果。
如图:
总结
-
掌握解决子问题的递归写法
-
逆向思维,累加到目标值 转换为 递减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