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程序猿的编程之旅
2017-08-28 13:37:57
我是一个在进入大学前对电脑接近于零基础的学生,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软件工程”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对大学的的看法就是几句所有高中老师概括的:大学是最美好的,没有学习的烦恼,享受恋爱的阶段。于是抱着对大学的憧憬和懵懂我来到了大学,开始了一个“程序猿”的进化之旅,可以说大学的每一学年都是思想转变的学年。
大一:茫然--颓废
刚开始进入大学的我对对待学习上还是可以的,虽然算不上认真,但起码不会一节课也会有那么十几分钟听一听,不过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节奏的两三个星期后,周围的同学对待学习变得散漫,我也不由自主的变得散漫,毕竟大一进去大部分都是理论课,听着很无聊,唯一的一门《C语言基础》这种技术的课程也因为缺乏兴趣而没有学习的动力。
于是乎在大一的学习中越来越懒,几乎完全的被动学习,去完成一些课后作业。所以大一学习成绩从上学期的所以学科低分及格到下学期的高数挂科结束。不过有一点很神奇的是,C语言的应用不知不觉更好了,可能也跟被动完成了几个实验有关吧。
大二:有点兴趣--觉得无聊
在大一的暑假,我们专业大部分人都留校报名了学院组织的C语言算法培训,不得不说还是挺有用的,虽然整天无聊的编程,不过因为总是能较快地完成布置的题目有了一些成就感。大二开始接触了WEB,老师做出一些网站的效果也是挺吸引我们的,觉得要是自己也能做出来那也是挺厉害的了,不过有点要吐槽的是,老师说话太快,所以导致了我想上课好好听学习的打算,所以只能回宿舍后看着课本和老师写的例子依葫芦画瓢写着网站,期末的时候web这门课分数也挺高的。不过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虽然ASP.NET也是做网站的,不过老师介绍那些基本的数据类型就介绍了四五周吧,这导致了我对ASP.NET这门课程没什么兴趣。(现在觉得那时候心态有点不对吧,因为编程越做到后面往往运用到的基础理论也是越多的,只有大一浅薄地接触这些基础而没有去应用是不够的)
大三: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方向
大二暑期的时候,我们专业总共有10人通过面试进入了准备和学院合作的一家公司,不过在暑假培训的时候也有人退出了。在培训后,我也知道了其实自己之前学的东西出去找工作也只能当实习生,没有规范的代码书写,也没有多少项目经验。大二上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了SSH框架,这时候我一时到了自己大一JAVA没学好真的挺有影响的,比如一些文件的输入输出流都还要找参考代码才能完成。所以我报名了大三暑假的JAVA培训,虽然培训时间很短,不过还是学到挺多的,毕竟在学校很少敲代码所以有些方法变得生疏了。在大三这个与社会那么接近阶段,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方向。
感想
我也从一些博客中学到了挺多的东西,这些博客反映出的学习历程其实在我的周围也有类似的,所以也能理解这些作者的想法。博客D[1]中说到“企业要的应届毕业生就是一张白纸,这些白纸吸墨能力的高低决定你能否找到好的工作,而吸墨能力高则主要是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的体现,并非我一直以为的丰富的实习经验”,这句话说的挺好的,虽然我还没开始工作,而且我原本也觉得工作经验很重要,不过看到这句话后细细思考挺有道理的。博客K[2]中说的“心态的转变,学会适应社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工作需要自我学习。正如博客M[3]中所说的“人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动物,原因在于,从生理上,我们其实相差不大,每个人都大同小异。但是,精神上,性格上千差万别,每一个人都生来具有无限的潜能。每一个希望不断改善自己,希望不断前进的灵魂都是伟大的。”。
【1】http://www.cnblogs.com/xiaozhi_5638/p/4485805.html
【2】http://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3】https://news.cnblogs.com/n/531362/
结缘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