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表达模块---------------------------------------------------------------
1.语言表达常常存在规律,就是说一些事实,然后后面就用一些总结性的话语来表达,这些总结话语常常是抽象的,比如通感,或者是比如,就是超越事实的东西来表达。属于人类
情感一种超越现实但是存在一种自然伸展的表达
2.语言表达常常列举两个事实,然后将说清楚事实的根结所在,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解决方案。
3.阐述一种抽象的观点,然后进行转折,说出自己想表达的抽象观点,然后再给出正确的结论。
4.语言可以阐述一个重点,一个观点,但是语言是层层递进的,所以是存在方向的,顺着语言流得出的方向就是结论。
5.语言题目常常需要注意语言的边界问题,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用词表达的这个度是底线,还是别人所提倡的,所鼓励的,底线常常与
结束,淘汰这样的字眼结合在一起,而鼓励的,提倡的是跟更,更加,就会这样的字眼结合在一起。
6.上面是形容词的界限问题,还存在名词的界限边界问题,就是防止偷换主体。
7.注意句子的开端,句子的开端可以从历史到未来,从某一个方面到某一个方面,但是一定不能出现起承转合的字眼作为第一句,因为这种字眼必然说明前面
还有一句。
8.注意语言的起承转合,就是语言的主体可以开始说的比较大的一方面,然后开始说具体的比较小的一方面。
9.语言的词语之间往往是会相互照应的,那么官方的话可能更加贴切,就不要收到自己主观的影响判断对错,也就是词语都是一一对应的。对于转折词语
一定要注意词语本身必须单独含有与转折词对应的感情色彩
10.思维要注意要细腻,就是可能有些指代的词语更加细腻,更加准确,就不要用总体概括
11.中国是一个很讲利益的国家所以需要常常注意到词语的主体,情景,哪些是人用的,哪些是物品用的
12.当文中出现两个对象的时候,考虑这两个对象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作者为了从第一个事物引出第二个事物,两种情况的重点是不同的
13.一般选项选最准确的一项需要选本质的东西,而对于那种抽象的选项则不选。
14.需要注意词语表达的范围与语境表示的范围是否一致,比如严寒天气是极端天气的缩影,这个是比较一致的,因为极端还包括非常热的天气。
-----------------------------2.制度常识方面--------------------------------------------
1.制度往往是比较完善的,就是都是一个萝卜一一对应的,知道萝卜可以判断坑,一般瞎套的都是错的。
2.一些自己不清晰,但是十分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回忆曾经与之相关的事物,包括电视剧,找出其中线索进行推断。
-----------------------------3.数量关系--------------------------------------------
牛吃草问题:
1.每天草生产量2.原有草量3.每天消耗原有草量4.求出可吃的天数。
1.的每天草的生产量的求出是用多吃的天数吃的总量减去少吃的天数得到的就是新长出来的草然后除以两个天数相减,其中注意的这里牛吃都是将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然后根据天数,和头数一乘就是总的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