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脾胃系病证便秘,痢疾,泄泻,腹痛,呃逆。。。。。。。。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

    2、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3、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做了明确区分,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4、《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5、《医学真传·心腹痛》指出了要辩证地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六、中]、暑[]、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肠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则蕴湿生热,或酿生食积,胃气壅滞,不通则痛。《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而发胃痛。气滞日久或久痛人络,可致胃络血瘀。

    4、素体脾虚:脾胃虚寒,胃失温养;或胃阴亏虚,胃失濡养而发生疼痛。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2、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与胆、肾有关[]

    3、病理性质: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寒凝、热郁、血瘀[]、湿阻[六、中];后期常为脾胃虚弱,阳虚胃失温养,阴虚胃失濡养而痛,但往往虚实夹杂。

    1)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

    2)胃痛日久,寒热转化,可致寒热错杂。

    4、病理演变

    本病日久,可因胃热、瘀血、气虚而致便血、呕血;或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或因痰瘀互结形成噎膈。[]

    二、鉴别诊断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多有胸痹史,为当胸而痛,多为刺痛,痛势较剧,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面唇青紫等,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酸。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3、胃痛与腹痛

    见腹痛病篇。

    4、肝、胆、脾、胰病变所引起的上腹胃脘部疼痛还应结合辨病予以排除。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

    1、辨虚实

    1)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2)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2、辨寒热

    1)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

    2)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

    3、辨气血

    1)在气者,多为初病,呈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

    2)在血者,多为久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

    各证往往互相转化和兼杂,如寒热错杂、虚中夹实、气血同病等。

    (二)治疗原则

    1、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

    2、实证用散寒、泄热、消食、除湿、理气、化瘀之法。

    3、虚证采用温运脾阳,益胃养阴等法。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1)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3)代表方:良附丸[](香苏散[卫、中])加减。

    4)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5)加减:

    1)轻者可用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

    2)兼形寒、身热等风寒表证明显者,可加香苏散[五、六]

    3)若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2、饮食伤胃证[](饮食停滞证[五、六]

    1)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2)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3)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4)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5)加减:

    1)若服上药不效,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可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六、中]以通腑行气;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舌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则合用大承气汤以泄热解燥,通腑荡积。

    2)还可辨证选用木香槟榔丸。[]

    3、肝气犯胃证

    1)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得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3)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4)常用药:柴胡、白芍、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5)加减:

    1)嗳气频作者,可用沉香降气散。

    2)还可选用越鞠丸、金铃子散等。[]

    4、肝胃郁热证[五、六、卫]

    1)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嘈杂吐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2)治法:疏肝泄热和胃。

    3)代表方: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六、中]

    4)常用药:柴胡、白芍、陈皮、青皮、丹皮、栀子、黄连、吴萸、香橼。

    5)加减:

    1)可加左金丸辛开苦降。

    2)宜选用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如火热内盛,灼伤血络而致吐血者,用《金匮要略》泻心汤[五、六]苦寒清泻。

    4)若胃脘灼痛,口干、咽干、恶心明显,可用小柴胡汤化裁。[]

    5)还可选用滋水清肝饮等。[]

    6)如证属胃中蕴热,症见胃脘灼热,得凉则减,则热则重,口干喜冷饮,或口臭不爽,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热,和中止痛,方用泻心汤合金铃子散。[]

    5、湿热中阻证[六、中]

    1)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3)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4)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5)加减:

    1)寒热错杂者,可用半夏泻心汤。[]

    2)还可选用温胆汤、三仁汤等。[]

    6、瘀血停胃证

    1)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2)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3)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大黄、甘草等。

    4)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大黄、甘草。

    5)加减:

    1)虚证可合四君子汤[]养血活血,或用调营敛肝饮。[]

    2)若呕血便黑而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无力者,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町用黄土汤[]温脾摄血。

    3)若失血日久而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可用归脾汤[]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7、胃阴亏耗证

    1)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于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3)代表方:一贯煎[五、六、中](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4)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5)加减:

    1)若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可酌配左金丸。

    2)还可选用益胃汤、玉女煎等。[]

    3)肝阴亦虚者,用一贯煎。[]

    8、脾胃虚寒证

    1)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2)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3)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4)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5)加减:

    1)若胃脘冷痛,里寒较甚,呕吐,肢冷,可加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以温中散寒,或用大建中汤[五、卫]建立中气。

    2)痛止之后,或阳虚而内寒不明显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五、卫]调理。

    3)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

    4)肾阳虚者,可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

    5)泛吐清水时,可与小牛夏加茯苓汤或苓桂术甘汤合方。[]

    6)兼见血虚者,可用归芪建中汤。[]

    7)胃脘坠痛,证属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8)胃强脾弱,上热下寒者,症见恶心、呕吐、嗳气、肠鸣、便溏或秘结,舌质淡,苔薄黄腻,脉细滑者,可选用半夏泻心汤、黄连理中汤或乌梅丸等以调和脾胃,清上温下。[]

    9)还可选用吴茱萸汤、厚朴温中汤等。[]

    附吐酸

    泛吐酸水,有寒热之分。但总以治肝为根本。

    《四明心法·吞酸》说:“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

    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指出吐酸与肝胃有关。

    1、热证

    1)症状:吐酸而兼见心下烦,咽干,口臭,心烦,苔黄,脉弦数。

    2)治法:和中清热。

    3)代表方:左金丸[五、卫]、温胆汤[]加白螺丝壳、瓦楞子等。

    2、寒证[]

    1)症状:吐酸,胸脘胀闷,嗳气臭腐,苔白,脉多弦缓。

    2)治法:温养脾胃。

    3)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五、卫]合吴茱萸汤[]加减。

    3、胃虚[]

    1)症状:嘈杂而兼见口淡无味,食后脘胀,舌淡脉虚。

    2)治法:健脾和胃。

    3)代表方: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等。

    4、血虚[]

    1)症状:嘈杂而兼见面萎唇淡,心悸,头眩,舌淡红,脉细。

    2)治法:补益心脾。

    3)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附嘈杂

    嘈杂是脘中饥嘈,或作或止。《景岳全书·嘈杂》说:“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怯,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其病因有胃热、胃虚、血虚之不同。

    1、胃热

    1)症状:嘈杂而兼见口渴喜饮,口臭心烦,苔黄,或见脉数。

    2)治法:和中清热。

    3)代表方:温胆汤加黄连、栀子等。

    2、胃虚

    1)症状:嘈杂而兼见口淡无味,食后脘胀,舌淡脉虚。

    2)治法:健脾和胃。

    3)代表方: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等。

    3、血虚

    1)症状:嘈杂兼见面萎唇淡,心悸头眩,舌淡红,脉细。

    2)治法:补益心脾。

    3)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第二节 痞满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

    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痞满,又称胃痞。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表邪内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

    2、内伤饮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食滞内停,或痰湿中阻,气机被阻,而生痞满。

    3、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气机不畅,发为痞满。

    (二)病机

    1、基本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

    2、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

    3、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实即实邪内阻(食积、痰湿、外邪、气滞等),虚为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

    4、病理演变

    1)实痞日久,可由实转虚,或因正虚致病邪内侵,形成虚实夹杂。

    2)寒热转化,可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3)痞满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可见吐血、黑便,亦可产生胃痛、积聚或噎膈等变证。

    二、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

    相同点:部位均在胃脘。

    不同点:胃痛以痛为主;痞满以痞为主。

    2、痞满与鼓胀

    相同点:均有自觉腹部胀满。

    不同点:

    1)主症不同: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

    2)病位:鼓胀发于大腹,胃痞则在胃脘。

    3)按诊所见:鼓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

    3、痞满与胸痹

    相同点:均可兼有胸膈不适,或脘腹不舒。

    不同点:

    1)胸痹: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

    2)痞满: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职所致,以心下痞满为主症,一般无胸痛症状。老年人如突然出现胃脘痞满,应警惕真心痛的发生,而胃痞出现胸膈痞塞,满闷不舒则属兼症。

    4、痞满与积聚

    1)痞满:以自觉脘腹部痞塞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

    2)积聚:腹内可触及包块,时聚时散,或固定不移,或痛或胀。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1)实证: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

    2)虚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痞。

    2、辨寒热

    1)寒证: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

    2)热证: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

    1、基本法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2、虚证: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3、实证: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

    (三)证治分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

    1)症状: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2)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3)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4)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5)加减:

    A、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清利湿热。

    B、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或用枳实消痞丸消除痞满,健脾和胃。

    C、还可选用大安丸、平胃散、枳术丸等。[]

    2)痰湿中阻证

    1)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2)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3)代表方:平陈汤(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

    4)常用药:制半夏、苍术、藿香、陈皮、厚朴、茯苓、甘草。

    5)加减:

    A、若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

    B、痰湿郁久化热而见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

    C、若胃气虚弱,痰浊中阻,气逆不降,而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用旋覆代赭汤益气和胃,降气化痰。[]

    D、还可辨证选用二陈汤、甘遂半夏汤、三仁汤等。[]

    3)湿热阻胃证

    1)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3)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常用药:大黄、黄连、黄芩、厚朴、石菖蒲、半夏、芦根、栀子、豆豉。

    5)加减:

    A、嘈杂不舒者,可合用左金丸。[]

    B、如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

    4)邪热内陷[六、卫]

    1)症状: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饮冷,身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法:泻热消痞,和胃开结。

    3)代表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4)常用药:大黄、黄连、枳实、厚朴、木香。

    5)肝胃不和证

    1)症状: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3)代表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四逆散[])加减。

    4)常用药: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枳实、白术、荷叶。

    5)加减:

    A、若气郁化火,口苦咽干者,合左金丸。[六、卫]

    B、若气郁明显,可用五磨饮子加减以理气导滞消胀。[]

    C、还可辨证选用四磨饮、化肝煎、柴胡疏肝散。[]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

    1)症状: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3)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4)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5)加减:

    A、四肢不温,阳虚明显者,合理中丸以温胃健脾。

    B、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祛湿,理气除胀。[]

    C、若表邪内陷,出现虚实夹杂证候,症见心下痞硬,呕吐下痢,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补泻并用。[卫、中]

    D、若中虚较甚,可用甘草泻心汤。[六、卫]

    E、若水热互结,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六、卫]

    F、亦可选用理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

    2)胃阴不足证[]

    1)症状: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3)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4)常用药:生地、麦冬、沙参、玉竹、香橼。

     

    第三节 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1、《内经》对呕吐的病因论述颇详,阐述了外感六淫皆可引起呕吐。尚指出呕吐与饮食停滞有关,同时对肝、胆、脾在呕吐发生中的作用等都有论述,奠定了本病的理论基础。

    2、仲景对呕吐的脉因证治阐发甚详,创立了许多至今行之有效的方剂,且指出呕吐有时是机体排除胃中有害物质的反应,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这类呕吐不可见呕止呕,邪去呕吐自止。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发生呕吐。但一般以受寒者居多。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或不洁,皆可伤胃滞脾,食滞不化,胃气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病后体虚:脾胃素虚,或病后脾弱,或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脾胃虚弱,上逆成呕。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有关。

    3、病理性质:虚实两类,实证因外邪、食滞、痰饮、肝气等邪气犯胃,以致胃气痞塞,升降失调,气逆作呕;虚证为脾胃亏虚,运化失常,不能和降,其中又有阳虚、阴虚之别。

    4、病理演变

    1)虚实转化:暴病呕吐一般多属邪实;久病呕吐,多属正虚。

    2)发生亡阳、亡津之变:如久病、大病之中,出现呕吐,食不能人,面色苍白,肢厥不回,脉微细欲绝,此为阴损及阳,脾胃之气衰败,真阳欲脱之危候。

    二、鉴别诊断

    1、呕吐与反胃

    相同点:均属胃部病变,系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成,都有呕吐。

    不同点:

    1)反胃多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于腐熟,食人不化所致。表现为食饮入胃,停滞胃中,良久尽吐而出,吐后转舒。古人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广义地讲,可属呕吐范畴。

    2)呕吐是因邪气干胃,或胃虚不降所致,一般吐无定时,实者食人即吐,或不食亦吐;虚者时吐时止,或干呕恶心,多吐出当日之食。

    2、呕吐与噎膈

    相同点:均与胃有关,都有呕吐。

    不同点:

    1)噎膈虽有呕吐症状,但以进食梗阻不畅,或食不得人,或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是指咽食不能人胃,随即吐出。病在食道。伴有食人即吐时,则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2)呕吐病在胃。一般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多能治愈,预后良好。

    3、呕吐与呃逆

    1)共同点:病机均与胃气上逆有关。

    2)不同点: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致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1)实证: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

    2)虚证: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呕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2、辨呕吐物[六、中]

    1)饮食停滞,食积内腐: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

    2)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呕吐苦水、黄水。

    3)肝热犯胃,胃气上逆:呕吐物为酸水、绿水。

    4)痰饮中阻,气逆犯胃:呕吐物为浊痰涎沫。

    5)胃气亏虚,运化失职:呕吐清水,量少。

    (二)治疗原则

    1、基本原则:和胃降逆。但也不能见呕止呕。

    2、实证:解表、消食、化痰、解郁等法。

    3、虚证,健运脾胃、益气养阴等法。

    (三)证治分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

    1)症状: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浮缓。

    2)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3)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4)常用药: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生姜。

    5)加减:

    A、如感受秽浊之气,突然呕吐,可吞服玉枢丹辟秽止呕。[五、六、卫]

    B、若暑湿犯胃,身热汗出,可用新加香薷饮解暑化湿。[六、卫]

    C、若风热犯胃,伴有头痛身热,可用银翘散加减。[]

    D、若暑热犯胃,壮热口渴,可用黄连解毒汤。[六、卫]

    2)食滞内停证

    1)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2)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3)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4)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

    5)加减:

    A、若积滞较多,腹胀便秘,可合小承气汤以导滞通便,使浊气下行。[五、卫]

    B、若食已即吐,口臭干渴,为胃中积热上冲,可用竹茹汤清胃降逆。[五、六、卫]

    C、若食物中毒呕吐者,用烧盐方[六、卫、中]或瓜蒂散[]探吐,防止腐败毒物被吸收。

    D、还可辨证选用枳实导滞丸、枳术丸等。[]

    3)痰饮内阻证

    1)症状: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2)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3)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常用药:半夏、生姜、茯苓、白术、甘草、桂枝。

    5)加减:

    A、若痰郁化热,壅阻于胃,胃失和降,出现头晕,心悸,少寐,恶心呕吐,烦闷口苦,可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和胃止呕。

    B、若痰浊蒙蔽清阳,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卫]

    C、还可辨证选用二陈汤、甘遂半夏汤。[]

    4)肝气犯胃证

    1)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2)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3)代表方:半夏厚朴汤[五、六、卫](四逆散[]、四七汤[])合左金丸[五、卫]加减。

    4)常用药: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

    5)加减:

    A、如呕吐酸水,心烦口渴,宜清肝和胃,辛开苦降,可酎加左金丸及山栀、黄芩等。

    B、若气郁化火,心烦口苦咽干,可合小柴胡汤清热止呕。[]

    C若兼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可用大柴胡汤清热通腑。[六、卫]

    D、若气滞血瘀,胁肋刺痛,可用膈下逐瘀汤活血化瘀。[六、卫]

    E、还可辨证选用越鞠丸、柴胡疏肝散。[六、卫]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六、中]

    1)症状:食欲不振,食人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

    2)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3)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五、六、中]加减。

    4)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5)加减:

    A、胃虚气逆,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可用旋覆代赭汤。[六、卫]

    B、若中气大亏,少气乏力,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六、卫]

    C、若病久及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肢冷汗出,可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六、卫]

    D、还可辨证选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等。[]

    2)脾胃阳虚证

    1)症状: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2)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3)代表方:理中汤加减。

    4)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5)加减:若呕吐日久,肝肾俱虚,冲气上逆者,可用来复丹。[]

    3)胃阴不足证

    1)症状: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2)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3)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4)常用药: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

    5)加减:还可辨证选用益胃汤,竹叶石膏汤等。[]

     

    第四节 噎隔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人即吐的疾患。

    1、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噎膈并称。

    2、《素问·阴阳别论》:“三阳结,谓之膈。”《素问·通评虚实论》:“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指出了发病脏腑与大肠、小肠、膀胱有关,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较大。

    3、明代《医学统旨》中提到:“酒面炙博,黏滑难化之物,滞于中宫,损伤脾胃,渐成痞满吞酸,甚则为噎膈反胃。”

    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指出噎膈的病机为“脘管窄隘”。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嗜酒或过食肥甘辛燥,致胃肠积热,津液耗损;或粗糙发霉之物,损伤食管、胃脘而形成本病。

    2、七情内伤:忧思恼怒,损伤肝脾,气滞血瘀,阻滞食管、胃脘而成噎膈。

    3、久病年老[]:久病化源不足,胃脘枯槁;或年高精血气阴渐伤,痰气瘀阻而成本病。

    (二)病机

    1、基本病机:气、痰、瘀交阻[],热毒互结[],阻隔于食管、胃脘,致食管狭窄;或津枯血燥,气虚阳微,食管干涩而致。

    2、病位:在食管,属胃气所主。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3、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初期,以标实为主,久则以正虚为主,病情由轻转重。

    4、病理演变:

    1)由噎转化为膈。

    2)由实转虚,或阴损及阳。

    3)后期因阳竭于上而水谷不入,阴竭于下而二便不通,转为关格。为阴阳离决的表现。

    二、鉴别诊断

    1、噎膈与反胃

    共同点:皆有食人即吐。

    不同点:(1)病机:噎膈:多因阴虚燥热。

    反胃:多因阳虚有寒。

    2)症状噎膈: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

    反胃:食尚能人,但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2、噎膈与梅核气

    共同点:均有咽中梗塞不舒。

    不同点:(1)病机:噎膈:有形之物瘀阴于食道。

    梅核气: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

    2)症状:噎膈: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

    梅核气:仅自觉咽中如物梗塞不适,无吞咽困难及饮食不下。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标本主次

    1)标实:当辨气结、痰阻、血瘀、热毒之不同。

    2)本虚:早期阴津枯槁为主,后期阴损及阳,可见气虚阳微。

    (二)治疗原则

    1、治标:初期重在治标,宣理气、化痰、消瘀[]、降火[]为主;加入滋阴养血润燥[五、六]之品。

    2、治本: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为主;[]少佐理气、化痰、消瘀之品[]

    3、用药宜忌

    1)因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忌温燥之品以劫胃阴。

    2)忌苦寒之属以伤胃阳。

    3)忌滋腻之剂以滞胃气。

    4)投药当以清润和降为顺,步步应以顾胃气为主。[]

    (三)证治分类

    1、痰气交阻证

    1)症状: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2)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3)代表方:启膈散加减。

    4)常用药:郁金、砂仁壳、丹参、沙参、贝母、茯苓、杵头糠、荷叶蒂。

    5)加减:

    1)泛吐痰涎甚多者,加半夏、陈皮,以加强化痰之功,或含化玉枢丹[]

    2)若呕吐食物与痰涎的混合物,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消痞。[]

    3)若痰气瘀结,痞塞满闷可用四七汤[六、卫]、温胆汤[六、卫]、来苏丹[]、导痰汤[]等。

    4)如津伤便秘,可配增液汤加白蜜[五、六]以助生津润燥之力,或暂用增液承气汤[]

    2、瘀血内结证

    1)症状: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大便坚如羊屎,舌质紫暗,少津,脉细涩。

    2)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3)代表方:通幽汤加减。

    4)常用药:生地、熟地、当归、桃仁、红花、丹参、三七、五灵脂、乳香、没药、蜣螂虫、海藻、昆布、贝母。

    5)加减:

    1)如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含化玉枢丹以开膈降逆,随后再服汤药。

    2)若气滞血瘀,胸膈胀痛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六、卫]

    3、津亏热结证

    1)症状:食物格拒不下,人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

    2)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3)代表方:五汁安中饮[五、卫]、沙参麦冬汤加减[六、中]

    4)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乌梅、芦根、白蜜、竹茹、生姜汁、梨汁、藕汁、韭汁、半枝莲。

    5)加减

    1)烦渴咽燥,噎食不下,或食人即吐,吐物酸热者,改用竹叶石膏汤加大黄泻热存阴[]

    2)如肠中燥结,大便不通,可酌用大黄甘草汤,但应中病即止,以免伤津。[五、卫]

    4、气虚阳微证

    1)症状:水饮不下,泛吐多量黏液白沫,面浮足肿,面色胱白,形寒气短,精神疲惫,腹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治法:温补脾肾。

    3)代表方:温脾用补气运脾汤[],温肾用右归丸[五、六]加减。

    4)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砂仁、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5)加减

    1)若中气下陷,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六、卫]

    2)若脾虚血亏,心悸气短者,可用十全大补汤。[]

    附反胃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张仲景《金匮孽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说:“跌刚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太平圣惠力·第四十七卷》则称之为“反胃”,后世也多以反胃名之。

    病因

    1、饮食不当,饥饱五日十,恣食生冷,损伤脾阳。

    2、忧愁思虑,损伤肝脾。

    3、房室劳倦,损伤脾肾。[]

    病机

    1、基本病机: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不化,停滞胃中,终至尽吐而出。

    2、病理演变:病久脾虚及肾,导致肾阳亦虚,命门火衰,则病情更为严重。

    分证论治

    1)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后转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手足不温,大便溏少。舌淡苔白滑。脉细缓无力。

    2)治法:温中健脾,降气和胃。

    3)代表方:丁香透膈散加减。

    4)常用药:人参、白术、炙甘草、丁香、半夏、木香、香附、砂仁、白豆蔻、神曲、麦芽。

    5)加减:

    1)若面色胱白,四肢清冷,腰膝酸软。舌淡白,脉沉细,为久吐累及肾阳,可用附子理中丸[五、六]、右归丸[]之类。

    2)如唇干舌燥,大便不行,舌红,脉细,是久吐伤津,胃液不足,气阴并虚,治宜益气生津,降逆止吐,可用大半夏汤。[]

     

     

    第五节 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称“哕”或“哕逆”。

    1、《内经》首先提出病位在胃,并认识到与中上二焦及寒气有关,还提出了取嚏、惊吓等简易疗法,有一定实用价值。

    2、《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将其分为三证辨治:属寒、属虚热、属实,为后世寒热虚实分类奠定了基础。

    3、张景岳将本病与咳逆、干呕等作了明确的区分。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当:过服寒凉,寒气蕴蓄于胃;或过食辛热,燥热内生,致气逆动膈,发生呃逆。

    2、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或肝郁克脾,滋生痰浊,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发生呃逆。

    3、体虚病后:多种原因,损伤中气,或耗伤胃阴,致胃失和降;甚则病深及肾,肾气失于摄纳,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肺处膈上,其气肃降,手太阴肺之经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胃之气同主于降,此一脏一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膈居肺胃之间,若肺胃之气失于和降,使膈肺问气机不畅,逆气上出于喉间,则呃逆不止。

    2、病位:在膈,关键脏腑在胃,还与肺、肝、脾、肾有关。

    3、病理性质:

    1)有虚实之别:实证:寒凝、火郁、气滞、痰阻,胃失和降。

    2)虚证:脾肾阳虚,或肖刚不足等正虚气逆所致。

    4、病理演变

    1)寒邪可损伤阳气,热邪可损阴耗液,转化为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证。

    2)气郁日久或手术可致瘀,血瘀亦可阻滞胃气。

    3)若出现在急、慢性疾病后期严重阶段,多属“土败胃绝”的危候,极易生变。

    二、鉴别诊断

    1、呃逆与肝呕、嗳气

    共同点:病机均与胃气上逆有关。

    不同点:(1)呃逆: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2)干呕:系有声无物的呕吐。

    3)嗳气:即噫气,为胃气因阻郁而上升有声之证。声音沉缓,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有“饱食之息”之称。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清生理病理。

    2、分清虚、实

    1)呃逆初起,呃声响亮,气冲有力,连续发作,脉弦滑者,多属实证。

    2)呃声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出无力,脉虚弱者,多为虚证。

    3、辨寒热

    1)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面青肢冷,舌苔白滑,多为寒证。

    2)呃声响亮,声高短促,胃脘灼热,口臭烦渴,面色红赤,便秘溲赤,舌苔黄厚,多为热证。

    (二)治疗原则

    1、基本原则:和胃降逆止呃。

    2、治法:

    1)实证:温中祛寒、清降泄热。酌加和胃降逆止呃。

    2)虚证:温补脾胃,生津养胃,降逆和胃。

    3)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治当大补元气,急救胃气。[]

    (三)证治分类

    1、胃中寒冷证

    1)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2)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3)代表方:丁香散加减。

    4)常用药:丁香、柿蒂、高良姜、干姜、荜茇、香附、陈皮。

    5)加减:还可辨证选用丁香柿蒂散[]、橘皮汤[]、橘皮干姜汤[]等。

    2、胃火上逆证

    1)症状: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2)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3)代表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4)常用药:竹叶、生石膏、沙参(易原方人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竹茹、柿蒂。

    5)加减:

    1)若腑气不通,脘腹痞满,大便便秘者,可合用小承气汤通腑泻热。

    2)若胸膈烦热,大便秘结,可用凉膈散以攻下泻热。[六、中]

    3、气机郁滞证

    1)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2)治法: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3)代表方:五磨饮子[五、六、中](旋覆代赭汤[])加减。

    4)常用药:木香、乌药、枳壳、沉香、槟榔、丁香、旋覆花、代赭石。

    5)加减

    1)若气逆痰阻,头目昏眩,时有恶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汤[]加二陈汤[]化裁以顺气降逆,化痰和胃。

    2)若气滞日久成瘀,瘀血内结,胸胁刺痛,久呃不止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瘀。[六、中]

    4、脾胃阳虚证

    1)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温补脾胃止呃。

    3)代表方:理中汤加减。

    4)常用药: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吴茱萸、丁香、柿蒂。

    5)加减:

    1)若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可合用旋覆代赭汤以重镇和中降逆。[]

    2)若中气大亏,呃声低弱难续,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脉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五、六]

    3)若病久及肾,肾失摄纳,腰膝酸软,呃声难续者,可用肾气丸、七味都气丸等。[]

    4)还可辨证选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子汤等。[]

    5、胃阴不足证

    1)症状: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2)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3)代表方: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4)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橘皮、竹茹、枇杷叶、柿蒂。

    5)加减:

    1)橘皮竹茹汤益气和中,适用于胃气大虚,不思饮食之证。[]

    2)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可用麦门冬汤。

    3)若日久及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肝肾阴虚,相火夹冲气上逆者,可用大补阴丸加减。[]

    第六节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膀胱等脏腑有关。

    2、仲景对腹痛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提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并开创了腹痛辨证论治之先河。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外感风[]、寒、暑、热、湿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可酿生食积、湿热、寒湿,导致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它如饮食不洁,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亦可作痛。

    3、情志失调:情志不遂,则气机阻滞而痛作。若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则瘀血内生,亦可导致腹痛。

    4、阳气素虚:阳气亏虚,脉络失于温养,亦可形成腹痛。

    5、跌仆手术:跌仆损伤,络脉瘀阻;或腹部术后,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2、病位: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

    3、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实为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等邪气郁滞,不通则痛;虚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足,脏腑经脉失于温养而痛。

    4、病理演变

    1)寒、热、虚、实转化,形成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

    2)气滞导致血瘀,血瘀亦可导致气滞。

    3)急性暴痛,治不及时,可致厥脱。

    4)邪气蕴结,或蛔虫内扰,可致腑气不通。

    5)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二、鉴别诊断

    1、腹痛与胃痛

    相同点:两者均以疼痛为主症。

    不同点:部位及伴随症状不同

    1)胃痛: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纳差、恶心、嗳气、反酸、嘈杂、脘胀等胄痛见症。

    2)腹痛: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恶心、嗳气、嘈杂等症在腹痛中较少见,常有腹胀,泄泻或便秘等。

    联系:胃处腹中,两病常关联。腹痛常伴有胃痛,胃痛亦时有腹痛。

    2、腹痛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鉴别

    1)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2)积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

    3)霍乱之腹痛:与上吐下泻交作。

    4)蛔虫之腹痛:多伴有嘈杂吐涎,发作有时,或鼻痒,睡中 齿等症。

    5)腹痛:当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3、内科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

    1)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一般不剧,痛无定处,压痛不显。

    2)外科腹痛多先腹痛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见腹痛拒按,腹肌紧张等。如肠痈之腹痛,痛在右少腹部,拒按明显,转侧不便,右足喜屈而畏伸;疝气之腹痛,是少腹痛引睾丸。

    3)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有关。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腹痛性质

    1)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

    2)热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

    3)气滞: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

    4)血瘀: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伴面色晦暗。

    5)食积: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

    6)实证:多为暴痛,伴腹胀,呕逆,拒按,食后痛甚等。

    7)虚证:多为久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饥时痛甚。

    2、辨腹痛部位

    1)胁腹、少腹痛,掣及两胁,多属肝经病证。

    2)小腹痛及脐周:多属脾胃、小肠、肾、膀胱病证。

    (二)治疗原则

    1、基本原则:以“通”字立法。

    2、治疗方法: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实证祛邪疏导;虚证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

    3、久痛人络,用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内阻证

    1)症状: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2)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3)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4)常用药: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

    5)加减:

    1)如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者,属肾阳不足,寒邪内侵,宜用通脉四逆汤以温通肾阳。[五、卫]

    2)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为下焦受寒,寒滞肝脉,厥阴之气失于疏泄,宜用暖肝煎暖肝散寒。[五、六、卫]

    3)若腹中冷痛,手足厥冷,而又身体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五、六、卫]

    4)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用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五、六、卫]

    5)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六、卫]

    6)另外也可辨证选用附子理中丸、乌梅丸、温脾汤等。[六、卫]

    2、湿热壅滞证

    1)症状: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2)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3)代表方:大承气汤加减。

    4)常用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5)加减:

    1)如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改用大柴胡汤表里双解。[六、卫、中]

    2)若小腹右侧疼痛,为肠痈病,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卫、中]

    3)另外还可辨证选用厚朴三物汤、枳实导滞丸等。[卫、中]

    3、饮食积滞证

    1)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2)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3)代表方:轻证用保和丸[],重证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4)常用药: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

    4、肝郁气滞证

    1)症状: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3)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4)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

    5)加减:

    1)若腹痛肠鸣,气滞腹痛者,可用痛泻要方。[六、卫、中]

    2)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六、卫、中]

    5、瘀血内停证

    1)症状: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2)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3)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4)常用药:桃仁、红花、牛膝、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延胡索、蒲黄、五灵脂、香附、乌药、青皮。

    5)加减:

    1)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六、卫、中]

    2)若胁下积块,疼痛拒按者,可用膈下逐瘀汤。[六、卫]

    6、中虚脏寒证

    1)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3)代表方:小建中汤加减。

    4)常用药:桂枝、干姜、附子、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党参、白术。

    5)加减:

    1)若腹中大寒,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沮中散寒。

    2)若腹痛下利,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

    3)若大肠虚寒,飘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六、中]

    4)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六、卫、中]

    5)还可辨证选用当归四逆汤、黄芪建中汤等。[六、卫]

     

    第七节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1、《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指出本病的病因与饮食、起居、情志有关,病变脏腑在脾胃与大小肠。

    2、汉唐方书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病,而对泄泻的沦述概括为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

    3、《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亡,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寒湿暑热等从表人里,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2、饮食所伤:饮食不节,或误食馊腐不洁,化生寒湿、湿热、食滞,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运化失常,遂致本病。

    4、脾胃虚弱[五、六]:饮食不节,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或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清浊不分,

    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五、六]:年老久病,或房室无度,致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成泄泻。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脾虚湿盛[](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

    1)外邪之中以湿邪最为重要,湿为阴邪,易困脾土,运化无力,升降失职,水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其他邪气需与湿气兼夹,方易成泻,此即《内经》所谓“湿胜则濡泄”。

    2)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主运化升清,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化生内湿,混杂而下,或清气不升,清气在下,则生泄泻。肝肾等脏腑病变所引起的泄泻,只有影响脾之运化,才可能致泻。

    3)另外,外邪与内伤,外湿与内湿之间关系也十分密切,外湿最易伤脾,脾虚可产生内湿,又容易感受外湿,均可形成脾虚湿盛。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3、病理性质

    1)有虚实之别:由寒湿、湿热、食积导致的泄泻属实;由脾虚、肾虚导致的泄泻属虚;肝旺乘脾导致的泄泻多属虚实夹杂。

    2)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最大,可夹寒、夹热、夹滞、夹表。

    4、病理演变

    1)由实转虚: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转为慢性泄泻。

    2)脾病及肾,可成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

    3)若暴泄不止,损气伤津耗液,可成痉、厥、闭、脱等危证,特别是伴有高热、呕吐、热毒甚者尤然。[]

    二、鉴别诊断

    1、泄泻与痢疾

    共同点: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均在肠胃,均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都有大便次数增加,粪质清稀。

    不同点:

    1)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如有腹痛,多与肠鸣腹胀并见,泻后痛减。

    2)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其腹痛多与里急后重同时并见,其痛便后不减。

    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有先泻而转痢者,亦有先痢而转泻者。

    2、泄泻与霍乱

    共同点:均有大便次数增加,粪质清稀。

    不同点:霍乱,来势急骤,先突然腹痛,继则上吐下泻并作,常伴恶寒、发热,易于伤津脱液,发生转筋,腹中绞痛,或津竭阳衰而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1)实证: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

    2)虚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小便利,口不渴。

    2、辨寒热

    1)寒湿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

    2)湿热证: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二)治疗原则

    1、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2、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佐以疏解、清暑、消导。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

    3、久泻:健脾、温肾或抑肝扶脾,结合升提、固涩。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重伤阴液。

    4、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辨证论治。

    (三)证治分类

    1、暴泻

    1)寒湿泄泻

    1)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疫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2)治法:散寒化湿。

    3)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4)常用药: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

    丸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用荆防败毒散。[]

    5)加减:

    A、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用荆防败毒散。[]

    B、若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加服纯阳正气丸温中散寒,理气化湿。

    C、若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肢体倦怠,苔白腻,可改用胃苓汤健脾行气祛湿,淡渗分利。

    D、亦可选用五苓散等。[]

    2)湿热泄泻

    1)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治法:清热利湿。

    3)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4)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苦参。

    5)加减:

    A、若湿邪偏重,症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平胃散燥湿宽中。[五、卫]

    B、本型还可辨证选用清中汤等。[]

    C、若在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六、中](黄连香薷饮[])合六一散[六、卫、中]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六、卫、中]

    3)食滞肠胃证

    1)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2)治法:消食导滞。

    3)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4)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

    5)加减:

    A、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

    B、还可辨证选用小承气汤,木香槟榔丸等。[]

    2、久泻

    1)脾胃虚弱证

    1)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3)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4)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十二。

    5)加减:

    A、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可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六、卫、中]以温中散寒。

    B、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

    2)肾阳虚衰证

    1)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治法:温肾健脾,田涩止泻。

    3)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4)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炮姜。

    5)加减:

    A、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或合用补中益气汤[],滑脱不尽者,亦可合桃花汤固涩止泻。[五、六、卫]

    B、若脐腹冷痛,可加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C若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者,可改用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卫、中]

    D、若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夹有黏冻,表现寒热错杂证候,可改服乌梅丸方。[卫、中]

    E、还可以辨证选用右归丸、肾气丸等。[]

    3)肝气乘脾证

    1)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2)治法:抑肝扶脾。

    3)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

    4)常用药: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5)加减:

    A、若脾气虚弱者,可加服参苓白术散。[]

    B、证情平稳时,可服逍遥丸善后。[]

     

    第八节 痢疾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

    1、《内经》谓之肠。

    2、《难经》谓之大瘕泄。

    3、《诸病源候论》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名称。

    4、《千金要方》将痢疾称滞下。

    5、金元时代,已知本病能相互传染,因而有时疫痢之名。

    6、刘河间在痢疾治疗方面,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的原则。

    7、喻嘉言对痢疾兼有表证者,提出了解表以止痢的“逆流挽舟”法。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感受暑湿、疫毒、湿热,蕴于肠腑,气血阻滞,化为脓血,可形成本病。

    2、饮食不节(洁):饮食不节,或误食馊腐不洁,致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腑气壅阻,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而致本病。

    (二)病机

    1、基本病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肠络受伤。疫毒、湿热、寒湿壅塞肠中,腑气窒滞,气滞血阻,气血与邪气相搏结,肠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闭塞滞下,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2、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

    3、病理性质:初期多实证,为疫毒、湿热、寒湿壅塞肠中所致。日久由实转虚形成虚实夹杂证,形成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或噤口痢。

    4、病理演变

    1)急性暴痢转为慢性久痢

    1)若痢疾迁延,失治或误治,收涩过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则痢疾时发时止,形成休息痢。

    2)若久痢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过用寒凉,克伐中阳,则形成虚寒痢。

    3)若因热毒损伤阴津,或久痢伤阴,则成阴虚痢。

    4)若因湿热疫毒上攻于胃;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不纳食,致下痢而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则成噤口痢。

    2)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人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

    二、鉴别诊断

    痢疾与泄泻:见泄泻病篇。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暴,察虚实主次一般来说,初痢及年轻体壮患痢者多实;久痢及年高体弱患痢者多虚。

    1)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

    2)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

    2、识寒热偏重

    1)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赤白甚至紫连云港,浓厚黏稠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口渴喜冷饮,或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

    2)大便排出赤白,色晦暗,清淡无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滑脱不尽者,属虚寒。

    3、辨伤气、伤血一般不能通过痢色辨寒热,而主要用来辨气血

    1)痢下白冻,白多赤少,多属气分。

    2)痢下赤冻,或赤多白少,为邪伤血分。

    3)赤白相杂,为湿热并重,气血俱伤。

    (二)治疗原则

    1、治疗原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兼烦躁、昏迷、痉厥者,宜清热解毒,辅以开窍镇痉。

    2、治法

    1)痢疾初起属实证、热证者:清热化湿解毒,兼以调气行血导滞;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外疏内通;夹食滞者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

    2)久痢虚证、寒证: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

    3、用药宜忌

    1)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2)顾护胃气,应贯穿于痢疾治疗过程的始终。

    (三)证治分类

    1、湿热痢

    1)症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3)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4)常用药:黄芩、黄连、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金银花、肉桂。

    5)加减:

    1)若食积化热,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者,可加用枳实导滞丸行气导滞,泻热止痢,乃通因通用之法。[五、中]

    2)痢疾初起,若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痛者,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

    3)如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症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者,则用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五、卫、中]

    4)如表证已解,痢犹未解,可用香连丸以调气清热。[五、卫]

    5)兼夹食滞,症见痢下不爽,嗳腐吞酸,腹部胀满,腹痛拒按,苔腻脉滑者,湿偏重可用木香槟榔丸,热偏重可加用枳实导滞丸以行气导滞,破积泻热。[五、卫]

    6)如痢下较重,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口渴引饮,苔黄脉数,宜白头翁汤以清热解毒。[]

    2、疫毒痢

    1)症状: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2)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3)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六、中]加减。

    4)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金银花、地榆、牡月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

    5)加减:

    1)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者,可合芍药汤。[]

    2)积滞甚者,痢下臭秽难闻,腹痛拒按者,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浊,消积下滞。[]

    3)如见烦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脉象弦细,舌质红绛而苔黄糙者,为热毒深人心营,病势危急,药用上方加羚羊角、鲜生地等,再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以清热解毒,开窍镇痉。[五、六]

    4)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属热毒深入营血,神昏高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卫、中]或另服大黄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丸[]或紫雪丹[]以清营凉血开窍。

    5)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舌紫黯,尿少,脉微欲绝者,应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等以益气固脱。[卫、中]

    3、寒湿痢

    1)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2)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3)代表方:胃苓汤[五、卫](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六、中])加减。

    4)常用药:藿香、苍术、牛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5)加减:

    1)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祛暑散寒,化湿止痢。[]

    2)湿邪偏重,白痢如胶冻、如鼻涕,腹胀满,里急后重甚者,用胃苓汤加减以温中化湿健脾。[]

    3)若兼表证者,可合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

    4、阴虚痢

    1)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2)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3)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4)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生地榆。

    5、虚寒痢

    1)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2)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3)代表方: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4)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

    5)加减:

    1)如服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疗效不显,宜酌用附子理中汤[]

    2)如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五、卫]

    6、休息痢

    1)症状: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2)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3)代表方:连理汤加减。

    4)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5)加减:

    1)休息痢缓解期证属脾虚弱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2)若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可用《千金》温脾汤加减以温中散寒,消积导滞。[五、六]亦可用附子理中汤。[]

    3)若脾阳虚衰,肢体浮肿,可用苓桂术甘汤。[]

    4)若脾病及肾,大便滑脱不禁,可合用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

    5)若久痢顽固不愈,证见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者,用乌梅丸虚实兼顾,寒热并治。 [五、卫)

    6)休息痢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次15粒,每天服3次,胶囊分装或用龙眼肉包裹,饭后服用,连服710天,可单独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药使用。

    7)若症见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者,属瘀血内阻,用膈下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可与六君子汤间服以补益脾胃,攻补兼施。[]

    7、噤口痢

    1)实证

    1)症状:下痢而不能进食,或呕逆不食,胸闷、口气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泄热和胃,苦辛通降。

    3)代表方:开噤散加减。

    4)常用药:黄连、石菖蒲、茯苓、石莲子、陈皮、半夏、陈仓米、荷叶蒂。

    5)加减:倘汤剂不受,可先用玉枢丹磨冲少量与服,再予前方。

    2)虚证

    1)症状:呕恶不食,或食人即吐,口淡不渴,舌淡,脉弱。

    2)治法:健脾和胃。

    3)代表方:六君子汤加石菖蒲、姜汁。

    4)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石菖蒲、姜汁。

    5)加减:如下痢无度,饮食不进,肢冷脉微,为病势危重,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益气回阳救逆。

     

    第九节 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1、仲景对本病有阴结、阳结、脾约等名称,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大黄附子汤的温里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下诸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有的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治疗便秘所常用。

    2、《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将便秘分为“实闭、虚闭、热闭、冷闭”四种类型,并分别列出各类的症状、治法及方药。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导致肠胃积热,或阴寒凝滞,胃肠传导失司,形成便秘。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大便秘结。

    3、年老体虚: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肠道失润,阴亏则肠道失荣,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导致大便艰涩。

    4、感受外邪:寒邪可凝滞胃肠,形成冷秘。热邪耗伤津液,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肠道传导失司。

    2、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3、病理性质:寒、热、虚、实。实者包括热结、气滞、寒凝[六、中]引起热秘、气秘和冷秘[六、中];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六、中]和阳虚的不同。

    4、病理演变

    1)虚实之间转化,可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

    2)日久可形成痔疮等肛肠疾病。

    二、鉴别诊断

    1、便秘与肠结[]

    相同点:两者均有大便秘结不通。

    不同点:

    1)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及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

    2)便秘:多为慢性久病,由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难行,可有矢气及肠鸣音,或有呕心欲吐,食纳减少。

    2、便秘与积聚[]

    相同点:均可出现腹部包块。

    不同点:

    1)便秘常出现在小腹左侧,多能触及条索状物,其包块为燥屎内结,通下排便或经灌肠后消失或减小。

    2)积聚则腹部各处均可出现,形状不定,包块与排便无关。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1)实者多由燥热、寒结、气滞所引起

    1)粪质干燥坚硬,便下困难,肛门灼热,舌苔黄燥或垢腻,属燥热内结。

    2)粪质干结,排出艰难,舌淡苔白滑,多为阴寒凝滞。

    3)粪质不甚干结,排出断续不畅多为气滞。

    2)虚者由气血阴阳亏虚引起

    1)粪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多为气虚。

    2)大便干或不干,伴四肢不温,腰膝冷痛者,属阳虚便秘。

    3)大便干结,伴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者,属血虚。

    4)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为阴津亏少。

    (二)治疗原则

    1、基本原则:通下为主[]。但不可单纯用泻下药。

    2、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六、中]、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

    3、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六、中]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三)证治分类

    1、实秘

    1)热秘

    1)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3)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4)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

    5)加减:

    A、舌质红而干,便结不通,可用增液汤增水行舟。[]

    B、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甚则可用当归龙荟丸[六、卫]清肝泻火。

    C、若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五、六、中]

    D、若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六、中]

    E、尚可辨证选用黄龙汤、凉膈散等。[]

    2)气秘

    1)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梗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2)治法:顺气导滞。

    3)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4)常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

    5)加减:由肺气不降所致者,可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3)冷秘[六、中]

    1)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2)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3)代表方:温脾汤[]合半硫丸[](大黄附子汤[])加减。

    4)常用药: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肉苁蓉、乌药。

    2、虚秘

    1)气虚秘

    1)症状: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2)治法:益气润肠。

    3)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4)常用药:黄芪、麻仁、白蜜、陈皮。

    5)加减:

    A、若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五、六、中]

    B、若气息低微,懒言少动者,可加用生脉散补肺益气。[]

    C、若肢倦腰酸者,可用大补元煎补益肾气。[卫、中]

    2)血虚秘

    1)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2)治法:养血润燥。

    3)代表方:润肠丸加减。

    4)常用药: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

    5)加减:若阴血已复,便仍干燥,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3)阴虚秘[六、中]

    1)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滋阴通便。

    3)代表方:增液汤加减[六、卫、中]

    4)常用药:玄参、麦冬、生地、油当归、石斛、沙参。

    5)加减:

    A、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

    B、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六、卫、中]

    C、若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可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

    4、阳虚秘

    1)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2)治法:温阳通便。

    3)代表方:济川煎。

    4)常用药:肉苁蓉、牛膝、附子、火麻仁、当归、升麻、泽泻、枳壳。

    5)加减:

    A、亦可选用半硫丸[五、六]、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B、阴虚积滞,腹中冷痛,拘急拒按,可选用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C、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滞者,可用三物备急丸以攻遂寒积。[]

    此外,尚可选用外导法,如伤寒论蜜煎导法等。还可采用食饵疗法、运动、定时登厕、保持心情舒畅等。

  • 相关阅读:
    MPTCP
    【Codecraft-18 and Codeforces Round #458 (Div. 1 + Div. 2, combined) D】Bash and a Tough Math Puzzle
    【Henu ACM Round #12 D】 Longest Subsequence
    【Henu ACM Round #12 C】 Alice, Bob, Two Teams
    【Henu ACM Round #12 B】 Alice, Bob, Two Teams
    【Henu ACM Round #12 A】 Grandma Laura and Apples
    【Codecraft-18 and Codeforces Round #458 (Div. 1 + Div. 2, combined) C】 Travelling Salesman and Special Numbers
    【Codecraft-18 and Codeforces Round #458 (Div. 1 + Div. 2, combined) B】 Conan and Agasa play a Card Game
    【Codecraft-18 and Codeforces Round #458 (Div. 1 + Div. 2, combined) A】 Perfect Squares
    【Codeforces Round #457 (Div. 2) C】Jamie and Interesting Graph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ihao/p/140173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