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阅读笔记03

    什么是Pre-architecture

    Pre-architecture就是架构设计的最前期阶段,其工作目标包括:理解需求、建立需求大局观、确定架构设计方向等。

     

    实际意义

    需求理解的大局观

    有效处理互相矛盾的需求目标;

    识别重大需求、特色需求、高风险需求;

    相对短的时间内设计架构;

    等等

     

    降低架构失败风险

    架构师在需求的理解、权衡、取舍和补充这些方面能力严重不足。

     

    尽早开始架构设计

    Pre-architecture阶段的好处:能够在需求没有“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开始架构设计。

    为了尽早开始架构设计,需要做好:让架构师参与需求分析工作;不能被动地等待完善的《软件需求规则说明书》出现的那一刻。

    只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就可以开始架构设计工作:

    1.有了明确的业务需求:必须保证甲、乙双方就建设系统的目标达成共识,《愿景文档》经过正式评审,并且明确了投资、工期标准、整合等约束条件;

    2.了解全面的用户需求:系统能帮助用户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已经非常明确。如果采用用例技术,表现为“用例图”比较完善,没明显遗漏;

    3.有了典型的行为需求;如果采用用例技术,表现为核心功能的《用例约束》已经定义;

     

    明确架构设计的“驱动力”

    除了需要关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外,必须关注其他很多因素,最终理性地确定真正的架构设计“驱动力”。

  • 相关阅读:
    Java习惯用法总结
    为什么做java的web开发我们会使用struts2,springMVC和spring这样的框架?
    Java 20年:转角遇到Go
    史上最全最强SpringMVC详细示例实战教程
    即将改变软件开发的5个Java9新特性
    <一>c++的编程思路
    人生不可破的28个天规
    定时任务
    redis
    mycat分库分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nm/p/131111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