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8) zigbee学习笔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转载)

     

            处理器和传感器模块的功耗很低,绝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无线通信模块上。而无线通信模块在不同状态及不同状态问转换时,其所耗费的能量大小截然不同。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可归结为4种:发射、接收、空闲和睡眠状态。其中,发射和接收状态意味着节点正在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包;空闲状态下.节点既不发射也不接收数据,只是不断地侦听无线信道.这是为了保证在要接收的数据包到达时,节点能够及时完成接收状态的转换。所以空闲状态下的节点也是要消耗能量的,其值约等于发射状态下的能耗;节点在处于睡眠模式时能耗最低。此时收发机都处在低能耗甚至关闭状态。传输1bit信息100m需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执行3000条计算机指令消耗的能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定义收发器处于睡眠状态下的时间即睡眠时间为TS,处于空闲状态下的时间为T1,收发器从睡眠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所需的时间为Tw,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之间相互转换所需的时间为TT,由空闲状态转换为发射或接收状态时.转换时间很快,可忽略。
            在ZigBee网络中.协调器在有信息要接收或发送时会发出信标信号。其他节点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则处于睡眠模式,定期醒来接收信标信号。当节点发现信标信号所指向的地址是自己时。发送响应信号给协调器以接收数据。信息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图中,传输的信息包可分为数据包和控制包,两者都有固定的长度和传输时间。数据包和控制包的传输时间分别为TD和TC。假设协凋器以速率λ将数据传输给所属的N个分节点,则每个分节点与协调器之间的传输速率为λ/N.即每个节点平均每L秒收到一个数据包(L=λ/N)。因此,协调器可
    以承受的最大传输速率为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式(1)未考虑信息包之间的碰撞。实际上,为了避免包的碰撞,IEEE802.15.4提出了CSMA/CA协议(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方法),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
           每个节点接收一个信号包的平均损耗功率为: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其中,等式右边的第1项Ps为节点在睡眠状态下损耗的功率;第2项为睡眠状态和空闲状态下,节点通电和听取长度为TC的信标信号所损耗的功率;第3项为平均每接收一个信息包即每L秒发送响应信号和接收数据包所损耗的功率。PRX为接受状态下消耗的平均功率,PTX为发射状态下消耗的平均功率。
           传输时延是指信息包在协调器和终端节点之间传输的时问间隔,主要取决于通信信道的质量,因此可作为通信信道质量的一个标志翻。ZigBee网络的传输时延为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式(3)中,TS+T1+2TC+2TT+TD为协调器向传感器节点发送信息包的传输时延,2TC+2TT+TD为传感器节点向协调器发送信息包的传输时延。
           由式(2)、式(3)可知,睡眠时间TS越小,传输时延越小,通信质量越高,但能耗越大。因此需要在在能耗与通信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既得到满意的信道质量又尽可能低地降低能耗。

      仿真情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分析(基于zigbee) - 小峰 - happy~

            结果表明,节点的睡眠时间死大于0.5ms后,虽然节点能耗仍随睡眠时间的增大而减少,但变化曲率已趋于平缓;若睡眠时间大于20ms,传输时延的倒数会越来越小且变化曲率趋于平缓.即传输时延会剧烈增大。通信质量急剧下降。因此.节点合适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20ms以内.即最多每隔20ms,节点应醒来接收信标信号,检查是否有通信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具有一定的通信质量,同时节点的能耗也可以尽可能地降低。——个人认为应视具体应用来分析。

     
  • 相关阅读:
    178
    177
    176
    175
    To Do List
    洛谷 P4198 楼房重建
    斯特林数
    容斥原理
    组合数学笔记
    激光相机数据融合(6)--激光相机标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ierllen/p/287327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