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信息需求模式。被分为数据类型、标识符、数据结构、计算公式、数据归档、数据寿命六种需求模式。
模式名称-> | 数据类型 | 标识符 | 数据结构 | 计算公式 | 数据归档 | 数据寿命 |
相关模式(与之有联系的模式) | 非狭窄性 | 数据类型,数据结构 | 数据类型 | 数据类型 | 数据寿命 | 数据归档、遵从标准 |
预期频率(预期使用频率) | 通常少于十个 | 一到六个需求 | 少于十个 | 一到12个需求 | 0到3个需求 | 最少两到三个,很多中基本没有 |
适用性 | 为了一个特定的业务目标,一个特别的原子信息,一个特定的原子信息如何被表达。 | 定义为一些类型的实体分配唯一标识符的方式 | 定义混合数据项,他可以在多个地方出现或者信息太多不适合定义在一个需求中。 | 定义如何计算一种特殊的值,或者如何通过一些特定的逻辑步骤决定一个值 | 从一个永久储存设备移动或者拷贝数据到另一台机器上 | 顶一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必须被保留多长时间,或者必须多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程度的方便性 |
内容(模式包含哪些名词,还有基本概念) | 数据类型名称、目的、形式、显示格式、约束、特殊处理 | 所属实体名称、标识符名称、标识符形式、唯一性范围、如何分配(系统自动分配、用户选择、来自外部,比如其他系统)、显示格式、排序顺序、重用的条件,如果必要 | 名称、信息项列表、以前定义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描述、另外的数据结构、项目列表 | 数值描述、公式本身、所有使用的变量解释、计算精度、适用性限制、参考、一个例子 | 数据描述、移动和拷贝、数据源、目的地、频率、发起者、目的、归档格式 | 相关的数据、储存的方式、保留数据的时间长度、开始触发的时间、截止时间的动作、目的 |
开发考虑 |
数据库设计者要考虑如何在数据库中储存这个数据类型。 应用开发人员需要考虑如何在软件中表示这个数据 |
可能在定义的需求之外还需要添加额外的标识符方案 |
如果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那么数据结构需求可能对应一个类。 数据结构设计师应该考虑这个结构中是否有自己的数据库表。 |
每一个公式只开发一个实现 | 考虑储存离线数据的格式 | 自由归档 |
测试考虑 | 验证系统是否能正确处理这项数据,数据是否能被正常写入。 | 测试顺序分配的数字的溢出 | 不能直接测试,只能测试引用他的其他需求 | 确定所有使用特定公式的地方,然后测试每一个地方是否按照定义执行 | 依赖于目的地的特性还有格式以及归档的频率,可以有很大变动 | 不断更改系统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