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深入理解JVM

    概述
    从外观上看起来,所有的 Java 虚拟机的执行引擎都是一致的:输入的是字节码文件,处理过程是字节码解析的等效过程,输出的是执行结果。
    主要从概念模型的角度来讲解虚拟机的方法调用和字节码执行。

    运行时栈帧结构

    栈帧(Stack Frame)是用于支持虚拟机进行方法调用和方法执行的数据结构,它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中的虚拟机栈(Virtual Machine Stack)的栈元素。栈帧存储了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和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调用开始至执行完成的过程,都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里面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每一个栈帧都包括了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方法返回地址和一些额外的附加信息。在编译程序代码的时候,栈帧中需要多大的局部变量表,多深的操作数栈都已经完全确定了,并且写入到方法表的 Code 属性之中,因此一个栈帧需要分配多少内存,不会受到程序运行期变量数据的影响,而仅仅取决于具体的虚拟机实现。
    一个线程中的方法调用链可能会很长,很多方法都同时处于执行状态。对于执行引擎来说,在活动线程中,只有位于栈顶的栈帧才是有效的,称为当前栈帧(Current Stack Frame),与这个栈帧相关联的方法称为当前方法(Current Method)。执行引擎运行的所有字节码指令都只针对当前栈帧进行操作。

    局部变量表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Table) 是一组变量值存储空间,用于存放方法参数和方法内部定义的局部变量。在 Java 程序编译为 Class 文件时,就在方法的 Code 属性的 max_locals 数据项中确定了该方法所需要分配的局部变量表的最大容量。
    局部变量表的容量以变量槽(Variable Slot,下称 Slot)为最小单位,虚拟机规范中并没有明确指明一个 Slot 应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
    一个 Slot 可以存放一个 32 位以内的数据类型,Java 中占用 32 位以内的数据类型有 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reference 和 returnAddress 8 种类型。reference是对象的引用,一般来说,虚拟机实现至少能从此引用中直接或间接地查找到对象在 Java 堆中的起始地址索引和方法区中对象类型数据。returnAddress 是为字节码指令 jsr、jsr_w 和 ret 服务的,指向了一条字节码指令的地址。
    对于 64 位的数据类型,虚拟机会以高位对齐的方式为其分配两个连续的 Slot 空间。Java 语言中明确的(reference 类型则可能是 32 位也可能是 64 位)64 位的数据类型只有 long 和 double 两种。不过,由于局部变量建立在线程的堆栈上,是线程私有的数据,无论读写两个连续的 Slot 是否为原子操作,都不会引起数据安全问题。
    虚拟机通过索引定位的方式使用局部变量表,索引值的范围是从 0 开始至局部变量表最大的 Slot 数量。如果访问的是 32 位数据类型的变量,索引 n 就代表了使用第 n 个 Slot,如果是 64 位数据类型的变量,则说明会同时使用 n 和 n+1 两个 Slot。
    在方法执行时,虚拟机是使用局部变量表完成参数值到参数变量列表的传递过程的,如果执行的是实例方法(非 static 的方法),那局部变量表中第 0 位索引的 Slot 默认是用于传递方法所属对象实例的引用,在方法中可以通过关键字 “this” 来访问到这个隐含的参数。其余参数则按照参数表顺序排列,占用从 1 开始的局部变量 Slot,参数表分配完毕后,再根据方法体内部定义的变量顺序和作用域分配其余的 Slot。
    局部变量中的 Slot 是可以重用的,方法体中定义的变量,其作用域并不一定会覆盖整个方法体,如果当前字节码 PC 计数器的值已经超出了某个变量的作用域,那这个变量对应的 Slot 就可以交给其他变量使用。不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为了节省栈帧空间,在某些情况下Slot的复用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垃圾收集行为。

    package com.jvm.classloader;
    
    public class SlotReuse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placeholder = new byte[64 * 1024 * 1024];
            System.gc();
            
            //虚拟机运行参数中加上“-verbose:gc”查看垃圾收集过程
            //[GC (System.gc())  67532K->65928K(125952K), 0.0049321 secs]
            //[Full GC (System.gc())  65928K->65834K(125952K), 0.0039905 secs]
        }
    }
    package com.jvm.classloader;
    
    public class SlotReuse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byte[] placeholder = new byte[64 * 1024 * 1024];
            }
            System.gc();
            
            //[GC (System.gc())  66867K->65944K(125952K), 0.0004657 secs]
            //[Full GC (System.gc())  65944K->65830K(125952K), 0.0037348 secs]
        }
    }
    ackage com.jvm.classloader;
    
    public class SlotReuse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byte[] placeholder = new byte[64 * 1024 * 1024];
            }
            int a = 0;
            System.gc();
            
            //[GC (System.gc())  67532K->65912K(125952K), 0.0006010 secs]
            //[Full GC (System.gc())  65912K->298K(125952K), 0.0035681 secs]
        }
    }

    代码1-3中,局部变量中的 Slot 是否还存在关于 placeholder 数组对象的引。第一次修改中,代码虽然已经离开了 placeholder 的作用域,但在此之后,没有任何局部变量表的读写操作,placeholder 原本所占用的 Slot 还没有被其他变量所复用,所以作为 GC Roots 一部分的局部变量表仍然保持着对它的关联。这种关联没有被及时打断,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影响都很轻微。但如果遇到一个方法,其后面的代码有一些耗时很长的操作,而前面又定义了占用了大量的内存、实际上已经不会再使用的变量,手动将其设置为 null 值(用来代替那句 int a=0,把变量对应的局部变量表 Slot 清空)便不见得是一个绝对无意义的操作,这种操作可以作为一种在极特殊情形(对象占用内存大、此方法的栈帧长时间不能被回收、方法调用次数达不到 JIT 的编译条件)下的 “奇技” 来使用。但不应该对赋null值操作有过多的依赖,也没有必要把它当作一个普遍的编码方法来推广。以恰当的变量作用域来控制变量回收时间才是最优雅的解决方法。代码3那样的场景并不多见。
    赋null值的操作在经过虚拟机JIT编译器之后会被消除掉,这时设置为null实际上没有意义。字节码被编译为本地代码后,对 GC Roots的枚举也与解释执行时期有所差别,代码2经过JIT编译后,System.gc()执行时就可以正确回收掉内存,无须写成代码3。

    操作数栈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也常称为操作栈,它是一个后入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栈。同局部变量表一样,操作数栈的最大深度也在编译的时候写入到 Code 属性的 max_stacks 数据项中。操作数栈的每一个元素可以是任意的 Java 数据类型,包括 long 和 double。32 位数据类型所占的栈容量为 1,64 位数据类型所占的栈容量为 2。在方法执行的任何时候,操作数栈的深度都不会超过在 max_stacks 数据项中设定的最大值。
    当一个方法刚刚开始执行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操作数栈是空的,在方法的执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字节码指令往操作数栈中写入和提取内容,也就是出栈 / 入栈操作。例如,在做算术运算的时候是通过操作数栈来进行的,又或者再调用其他方法的时候是通过操作数栈来进行参数传递的。
    举个例子,整数加法的字节码指令 iadd 在运行的时候操作数栈中最接近栈顶的两个元素已经存入了两个 int 型的数值,当执行这个指令时,会将这两个 int 值出栈并相加,然后将相加的结果入栈。
    操作数栈中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与字节码指令的序列严格匹配,在编译程序代码的时候,编译器要严格保证这一点,在类校验阶段的数据流分析中还要再次验证这一点。
    另外,在概念模型中,两个栈帧作为虚拟机栈的元素,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但在大多虚拟机的实现里都会做一些优化处理,令两个栈帧出现一部分重叠。让下面栈帧的部分操作数栈与上面栈帧的部分局部变量表重叠在一起,这样在进行方法调用时就可以共用一部分数据,无须进行额外的参数复制传递。

    Java 虚拟机的解释执行引擎称为 “基于栈的执行引擎”,其中所指的 “栈” 就是操作数栈。

    动态连接
    每个栈帧都包含一个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栈帧所属方法的引用,持有这个引用是为了支持方法调用过程中的动态连接(Dynamic Linking)。

    方法返回地址
    当一个方法开始执行后,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退出这个方法。第一种方式是执行引擎遇到任意一个方法返回的字节码指令,这时候可能会有返回值传递给上层的方法调用者(调用当前方法的方法称为调用者),是否有返回值和返回值的类型将根据遇到何种方法返回指令来决定,这种退出方法的方式称为正常完成出口(Normal Method Invocatino Completion)。
    另外一种退出方式是,在方法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异常,并且这个异常没有在方法体内得到处理,无论是 Java 虚拟机内部产生的异常,还是代码中使用 athrow 字节码指令产生的异常,只要在本方法的异常表中没有搜索到匹配的异常处理器,就会导致方法退出,这种退出方法的方式称为异常完成出口(Abrupt Method Invocation Completion)。一个方法使用异常完成出口的方式退出,是不会给它的上层调用者产生任何返回值的。
    无论采用何种退出方式,在方法退出之后,都需要返回到方法被调用的位置,程序才能继续执行,方法返回时可能需要在栈帧中保存一些信息,用来帮助恢复它的上层方法的执行状态。一般来说,方法正常退出时,调用者的 PC 计数器的值可以作为返回地址,栈帧中很可能会保存这个计数器值。而方法异常退出时,返回地址是要通过异常处理器表来确定的,栈帧中一般不会保存这部分信息。
    方法退出的过程实际上就等同于把当前栈帧出栈,因此退出时可能执行的操作又:恢复上层方法的局部变量表和操作数栈,把返回值(如果有的话)压入调用者栈帧的操作数栈中,调整 PC 计数器的值以指向方法调用指令后面的一条指令等。

    附加信息
    虚拟机规范允许具体的虚拟机实现增加一些规范里没有描述的信息到栈帧之中,例如与调试相关的信息,这部分信息完全取决于具体的虚拟机实现。在实际开发中,一般会把动态连接、方法返回地址与其他附加信息全部归为一类,称为栈帧信息。

  • 相关阅读:
    Mysql与Sql Server查询数据库中表以及表字段
    linux系统常用命令
    linux tomcat安装以及配置
    mysql 5.7 设置root远程访问
    linux jdk安装
    ubuntu系统阅读CHM文档的最终解决方案
    ubuntu18.04完全卸载mysql的命令
    linux下使用cd命令进入wine容器中的windows路径
    Python中yield关键字的用法及运行逻辑
    Ubuntu18..04.2服务器版设置redis开机启动遇到的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korzeny/p/643850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