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段代码,vue内部做了什么操作?我去源码里面找找看
new Vue({
el: '#app'
})
入口
vue 的入口文件在 src/core/instance/index.js
, 里面一进来就执行了很多初始化的操作。
import { initMixin } from './init'
import { stateMixin } from './state'
import { renderMixin } from './render'
import { eventsMixin } from './events'
import { lifecycleMixin } from './lifecycle'
import { warn } from '../util/index'
function Vue (options)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his instanceof Vue)
)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
}
this._init(options)
}
initMixin(Vue)
stateMixin(Vue)
eventsMixin(Vue)
lifecycleMixin(Vue)
renderMixin(Vue)
export default Vue
进入 initMixin
方法看看,这个方法内部只做了一件事,定义 Vue.prototype._init
, 这个 _init
方法又做了什么呢?
...
// 各种初始化开始
initProxy(vm)
initLifecycle(vm)
initEvents(vm)
initRender(vm)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initInjections(vm) // resolve injections before data/props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 resolve provide after data/props
callHook(vm, 'created')
// 各种初始化完毕
...
// 解析模板
if (vm.$options.el) {
vm.$mount(vm.$options.el)
}
解析
进入 src/platforms/web/entry-runtime-with-compiler.js
文件,看看 $mount
方法是怎么处理模板的。
- 判断
el
是否为body或者html根节点,是的话,提示错误。
if (el === document.body || el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
`Do not mount Vue to <html> or <body> - mount to normal elements instead.`
)
return this
}
- 如果没有render函数,则开始解析模板
// 模板也分为多种
1,当使用 template 属性时,支持:
1.1, 字符串模板
1.2,一个script模板的id
1.3,一个dom对象
2,当使用 el 属性时,获取对应dom的outerHTML 作为template
- 调用
src/compiler/index.js
对模板进行AST解析和静态优化,并重建render方法
对于模板解析,这篇文章分析的很详细 Vue 模板编译原理
- 在解析完模板之后,调用的是
runtime/index.js
中的$mount
方法。
而$mount
方法调用 src/core/instance/lifecycle.js
中的 mountComponent
方法
mountComponent() {
// 1,经过上面的一系列初始化动作,render肯定已经有了,如果没有,返回一个节点并警告。
callHook(vm, 'beforeMount')
// 2,通过vm._render()方法把模板转化成vNode
// 3,通过vm._update()更新dom节点
callHook(vm, 'mounted')
}
和VUE1的区别
在vue1.0种,模板的解析是通过 createDocumentFragment
对dom进行代理实现的,到了2.0时代,考虑到服务端渲染,采用了jquery作者开发的 html-parse
库进行字符串模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