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区块链应用落地的6大挑战

      都说现在是区块链时代,但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区块链应用其实是屈指可数,甚至大部分普通大众完全没有接触到区块链相关应用。区块链时代来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国家的鼓励、各行业巨头的布局也早都开展起来了,那为什么落地的应用这么少呢?

        其实,区块链应用落地难度还是很大的,本文千氪财经作者整理了区块链应用落地面临的6大挑战,一起来看看吧。

      1. 性能与可扩展性

      去中心化应用,即DApp,必须运行在支持智能合约的底层公链上。底层公链可以想像成是AndroidiOS系统,如果系统有问题,运行在其上的App自然也会有问题。

      目前,底层公链最大问题是性能和可扩展性不足。拿以太坊为例,以太坊的TPS(每秒能处理的信息量)在1530笔之间,而中心化的VISATPS2000~4000笔,峰值可达到25000笔。这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加密猫跟今年的FOMO 3D,虽然用户不多,却足以让以太坊网络拥堵、瘫痪的原因。

      所有的区块链系统,都无可避免地会遇到三个因素的平衡难题——性能、安全性、去中心化。这三者不可能完美兼顾,目前主流公链,如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往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靠拢,牺牲了性能。

      但只要性能问题一天不解决,DApp就无法落地成为大规模应用。很多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都在千方百计地优化区块链的共识算法,试图解决性能低下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千链大战。各种底层公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很多项目声称其TPS可达数十万甚至百万以上,但或多或少都有所妥协,比如:EOS牺牲了去中心化特性(21个节点),而IOTA牺牲了安全性(没有矿工机制,节点作恶代价低)。

      2. 共识算法的更新

      众所周知,所有的公链都是开源项目。一般人若想成为节点,必须下载其开源软件才能参与网络并共同维护账本,每个人都运行一样的软件,才能让节点间的账本能够同步。换句话说,如果今天有工程师优化了共识算法,推出了新版本的软件,也必须让其他节点都下载,才能让改版真的成功。

      但问题是,共识算法的更新,往往会牵涉矿工、节点的利益。举例来说,目前业界的普遍看法是,PoW虽然安全但没有效率,新一代的区块链往往采用PoS或是DPoS。于是,原本用PoW的区块链,也想改成PoSDPoS,但如果撤销PoW机制,之前矿工花费巨资购置的矿机可能就要报废了。矿工当然不愿意这么做,这正是以太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可能冲击矿工利益的状况下,以太坊的开发者社群只能渐进地修改共识机制,不能躁进,不然矿工会因为不愿意下载新版本的软件而导致分叉。

      这就是区块链奇葩的地方,因为它是分散式的系统,即便开发者想更新软件,也得网络上的节点都买单才行,这就加深了区块链技术更新的难度。

      3. 责任归属问题

      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出事后的责任归属变得相当困难。举例来说,假设某银行被黑客入侵,受害者可以找银行赔偿,但如果基于PoW的区块链项目遭受51%算力攻击,用户必须自己承受所有的损失。对于已经习惯中心化系统的人来说,这样的特性非常难以接受。

      4. 不能保证上链内容的正确性

      区块链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账本不可篡改,但却不能保证写入内容的正确性。举个例子,一个使用了农药的香蕉,仍然可以在追溯农产品的区块链上,标记为有机产品。

      智能合约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只要智能合约的运作需要输入外部资讯,合约本身怎么设计就会变得比较复杂,智能合约并不能取代所有的传统合约。

      5. 智能合约的代码审核

      DApp的智能合约代码写在区块链上,这意味着代码是公开的,可供大众审核,但一般人看不懂代码。如果真的要确保代码没有问题,势必得要找一个公正的第三方审核代码的安全性。

      不过,区块链本身不就是要去中介化(trustless吗?怎么这时候又要找第三方了?

      先不说DApp,退一万步来说,当我们在使用区块链系统的时候,都必须建立在对整条链的信任上。我们必须信任,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代码没有问题,才会去使用它。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种大型开源项目,自然会有很多工程师去审核代码,相对比较安全。

      但对于各种智能合约的应用来说,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所以,现在出现了各种智能合约的审查机构。不过这么一来,只不过是把信任转嫁给这些审查公司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永远不可能做到实质上的去中介化

      再者,代码审核这件事本身难度很大,即便现在没有检测出问题,也难保之后不会出事,例如2016年著名的以太坊The DAO攻击事件。

      智能合约的核心精神——代码即法律,虽然想法很好,但实际执行中,还要克服很多问题。

      6. 用户可能根本不在乎是否去中心化

      区块链的特点——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这些都很好,但普通用户真的在乎吗?

      Duck Duck Go是一款标榜不会追踪隐私的搜索引擎,Ello是无广告版的脸书,两者都很棒,但从用户数而言,都不算成功的项目。为什么?

      因为比起隐私或广告干扰,用户更在乎的是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搜索引擎如果搜索不到最多、最精准的资料,社交媒体如果无法满足跟朋友互动的需求,大家就不会有动力去使用。

      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应用都适合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版本。如果DApp不能比中心化App更能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光在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这几个特点上做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距离大规模的应用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链接:https://www.kg.com/article/489122431471063040

  • 相关阅读:
    常用知识点集合
    LeetCode 66 Plus One
    LeetCode 88 Merge Sorted Array
    LeetCode 27 Remove Element
    LeetCode 26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LeetCode 448 Find All Numbers Disappeared in an Array
    LeetCode 219 Contains Duplicate II
    LeetCode 118 Pascal's Triangle
    LeetCode 119 Pascal's Triangle II
    LeetCode 1 Two Sum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pace007/p/96293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