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简单聊聊四层/七层模型到HTTP

    本文内容借鉴这篇博客:https://blog.csdn.net/agzhchren/article/details/79173491

    但是这篇博客也是该博主转载的,文章具体出处我没有找到,如果有人知道文章具体出处,请在评论区告诉我,我好标明出处。

    话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搞了个《OSI七层网络模型》,但是因为实在太过复杂与繁琐,基本上没人执行它,但是又有一个五层模型和四层模型却比较常见,尤其是四层模型。

    作为一个程序员,了解四层模型是十分有比较的,但是大学《计算机网络》这门课没有好好学,所以在这里重新记一下。

    TCP/IP是一个协议簇,由许多协议组成。 而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属于TCP/IP协议簇。

    七层、四层模型及其协议: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们来说说TCP/IP四层概念模型:

    应用层:

      应用层决定了在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TCP/IP协议簇中有各类通用的应用服务。如FTP(文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

      当然还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传输层:

      传输层相对于上层的应用层,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传输层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际层:

      网际层用来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单位。该层规定了根据怎样的传输路线来到达对方的计算机,并把数据包传送给对方。

      与对方计算机通过多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进行传输时,网际层负责的就是在众多的选项内选择一条传输路线。网际层上的协议有:

      IP(网际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等。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用来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包括控制操作系统、硬件的设备驱动、NIC(网络适配器,即网卡)、及光纤等物理可见部分。

    那么TCP/IP具体如何来通信呢?

      利用TCP/IP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收端则往应用层往上走。我们用HTTP举例来说明,首先作为发送端的客户端在应用层(HTTP协议)发出一个想看某个Web页面的HTTP请求。接着,为了传输方便,在传输层(TCP协议)把从应用层处收到的数据(HTTP请求报文)进行分割,并在各个报文上打上标记序号及端口号后转发给网络层。在网络层(IP协议),增加作为通信目的地的MAC地址后转发给链路层。这样一来,发往网络的通信请求就准备齐全了。接收端的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到数据,按序往上层发送,一直到应用层。当传输到应用层,才能算真正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过来的HTTP请求。

      并且发送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时,每经过一层都会被打上该层所独有的头部信息,反之,接收端在层与层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时会把对应的首部消去。这种把数据信息包装起来的做法称为封装(encapsulate)。

                                                             

      IP(网际协议):负责传输的协议。

        IP协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种数据包传给对方,但是想要确保把数据包传递给对方,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就是需要知晓目标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

      IP地址指明了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MAC地址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进行配对。IP地址可变换,但MAC地址基本上不会更改。

      IP间的通信依赖MAC地址。在网络上,通信的双方在同一局域网(LAN)内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是经过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转才能连接到对方。而在进行中转时,

      会利用下一站中转设备的MAC地址来搜索  下一个中转目标。这时,会采用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 是一种用以解析地址的协议,

      根据通信方的IP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MAC地址。

      

    确保可靠性的TCP协议:

      按层次分,TCP位于传输层,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所谓的字节流服务(Byte Stream Service)是指,为了方便传输,将大块数据分割成以报文段(segment)为单位的数据包进行管理。

     而可靠的传输服务是指,能够把数据准确可靠地传给对方。一言以蔽之,TCP协议为了更容易传送大数据才把数据分割,而且TCP协议能够确认数据最终是否送达到对方。

     确保数据能到达目标。为了准确无误地将数据送达目标处,TCP协议采用了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ing)策略。用TCP协议把数据包送出去后,TCP不会对传送后的情况置之不理,

     它一定会向对方确认是否成功送达。握手过程中使用了TCP的标志(flag) ——SYN(synchronize) 和ACK(acknowledgement)。发送端首先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数据包给对方。

     接收端收到后,回传一个带有SYN/ACK标志的数据包以示传达确认信息。最后,发送端再回传一个带ACK标志的数据包,代表握手结束。

     若在握手过程中某个阶段莫名中断,TCP协议会再次以相同的顺序发送相同的数据包。除了上述三次握手,TCP协议还有其他各种手段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负责域名解析的DNS服务:

      DNS(Domain Name System)服务是和HTTP协议一样位于应用层的协议。它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解析服务。计算机既可以被赋予IP地址,也可以被赋予主机名和域名。

     比如www.baidu.com。因为域名更加直观,所以用户通常使用主机名或域名来访问对方的计算机,而不是直接通过IP地址访问。但要让计算机去理解名称,相对而言就变得困难了。

     因为计算机更擅长处理一长串数字。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DNS服务应运而生。DNS协议提供通过域名查找IP地址,或逆向从IP地址反查域名的服务。

     

    HTTP协议与其他TCP/IP协议是如何协作的: 

    想了解更多Python关于爬虫、数据分析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悟道Python

      

  • 相关阅读:
    Why Choose Jetty?
    Jetty 的工作原理以及与 Tomcat 的比较
    Tomcat设计模式
    Servlet 工作原理解析
    Tomcat 系统架构
    spring boot 打包方式 spring boot 整合mybaits REST services
    wireshark udp 序列号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Maven 的聚合(多模块)和 Parent 继承
    缓存策略 半自动化就是mybaitis只支持数据库查出的数据映射到pojo类上,而实体到数据库的映射需要自己编写sql语句实现,相较于hibernate这种完全自动化的框架我更喜欢mybatis
    Mybatis解决sql中like通配符模糊匹配 构造方法覆盖 mybits 增删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s-py/p/985115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