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3年多前端菜鸡的面试及知识梳理(二)

    写在前面的话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家待了很久,博客和github都很久没有更新了。
    这段时间,代码写的比较少,但是看了不少书。
    因为博主不是科班出身,在家的几个月把科班的一些书籍都学习了一遍,比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下次有机会,可以把看一些书籍和前端的一些结合来讲,
    现在主要是待业在家,准备出去找工作,因为疫情原因,先对当前的知识做个整理。
    这些整理,只针对于自身的一些问题。
    也有自己觉得一些重要,以及一些感悟的地方。

    上一篇博文的地址:3年多前端菜鸡的面试及知识梳理(一)

    四、浏览器部分

    1、事件代理
    2、跨域

    • JSONP
    • CORS
    • document.domain
    • postMessage

    3、缓存(cookie,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indexDB)

    4、Service Worker(这块知识点不太熟)
    Service Worker 是运行在浏览器背后的独立线程,一般可以用来实现缓存功能。使用 Service Worker的话,传输协议必须为 HTTPS。
    因为 Service Worker 中涉及到请求拦截,所以必须使用 HTTPS 协议来保障安全。

    5、缓存优先级

    • Service Worker
    • Memory Cache
    • Disk Cache
    • Push Cache
    • 网络请求

    6、浏览器渲染

    不得不提到 从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url 到显示页面的步骤(以 HTTP 为例)

    从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url 到显示页面的步骤(以 HTTP 为例)(这个面试也经常会遇到,自从把《计算机网络》这本书看过了以后,印象深刻了不少)

    1.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URL
    2. 浏览器查看缓存,如果请求资源在缓存中并且新鲜,跳转到转码步骤
      1. 如果资源未缓存,发起新请求
      2. 如果已缓存,检验是否足够新鲜,足够新鲜直接提供给客户端,否则与服务器进行验证。
      3. 检验新鲜通常有两个 HTTP 头进行控制ExpiresCache-Control
        • HTTP1.0 提供 Expires,值为一个绝对时间表示缓存新鲜日期
        • HTTP1.1 增加了 Cache-Control: max-age=,值为以秒为单位的最大新鲜时间
    3. 浏览器解析 URL获取协议,主机,端口,path
    4. 浏览器组装一个 HTTP(GET)请求报文
    5. 浏览器获取主机 ip 地址,过程如下:
      1. 浏览器缓存
      2. 本机缓存
      3. hosts 文件
      4. 路由器缓存
      5. ISP DNS 缓存
      6. DNS 递归查询(可能存在负载均衡导致每次 IP 不一样)
    6. 打开一个 socket 与目标 IP 地址,端口建立 TCP 链接,三次握手如下:
      1. 客户端发送一个 TCP 的SYN=1,Seq=X的包到服务器端口
      2. 服务器发回SYN=1, ACK=X+1, Seq=Y的响应包
      3. 客户端发送ACK=Y+1, Seq=Z
    7. TCP 链接建立后发送 HTTP 请求
    8.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解析,将请求转发到服务程序,如虚拟主机使用 HTTP Host 头部判断请求的服务程序
    9. 服务器检查HTTP 请求头是否包含缓存验证信息如果验证缓存新鲜,返回304等对应状态码
    10. 处理程序读取完整请求并准备 HTTP 响应,可能需要查询数据库等操作
    11. 服务器将响应报文通过 TCP 连接发送回浏览器
    12. 浏览器接收 HTTP 响应,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关闭 TCP 连接或者保留重用,关闭 TCP 连接的四次握手如下
      1. 主动方发送Fin=1, Ack=Z, Seq= X报文
      2. 被动方发送ACK=X+1, Seq=Z报文
      3. 被动方发送Fin=1, ACK=X, Seq=Y报文
      4. 主动方发送ACK=Y, Seq=X报文
    13. 浏览器检查响应状态吗:是否为 1XX,3XX, 4XX, 5XX,这些情况处理与 2XX 不同
    14. 如果资源可缓存,进行缓存
    15. 对响应进行解码(例如 gzip 压缩)
    16. 根据资源类型决定如何处理(假设资源为 HTML 文档)
    17. 解析 HTML 文档,构件 DOM 树,下载资源,构造 CSSOM 树,执行 js 脚本,这些操作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以下分别解释
    18. 构建 DOM 树
      1. Tokenizing:根据 HTML 规范将字符流解析为标记
      2. Lexing:词法分析将标记转换为对象并定义属性和规则
      3. DOM construction:根据 HTML 标记关系将对象组成 DOM 树
    19. 解析过程中遇到图片、样式表、js 文件,启动下载
    20. 构建CSSOM 树
      1. Tokenizing:字符流转换为标记流
      2. Node:根据标记创建节点
      3. CSSOM:节点创建 CSSOM 树
    21. 根据 DOM 树和 CSSOM 树构建渲染树:
      1. 从 DOM 树的根节点遍历所有可见节点,不可见节点包括:1)script,meta这样本身不可见的标签。2)被 css 隐藏的节点,如display: none
      2. 对每一个可见节点,找到恰当的 CSSOM 规则并应用
      3. 发布可视节点的内容和计算样式
    22. js 解析如下
      1. 浏览器创建 Document 对象并解析 HTML,将解析到的元素和文本节点添加到文档中,此时document.readystate 为 loading
      2. HTML 解析器遇到没有 async 和 defer 的 script 时,将他们添加到文档中,然后执行行内或外部脚本。这些脚本会同步执行,并且在脚本下载和执行时解析器会暂停。这样就可以用 document.write()把文本插入到输入流中。同步脚本经常简单定义函数和注册事件处理程序,他们可以遍历和操作 script 和他们之前的文档内容
      3. 当解析器遇到设置了async属性的 script 时,开始下载脚本并继续解析文档。脚本会在它下载完成后尽快执行,但是解析器不会停下来等它下载。异步脚本禁止使用 document.write(),它们可以访问自己 script 和之前的文档元素
      4. 当文档完成解析,document.readState 变成 interactive
      5. 所有defer脚本会按照在文档出现的顺序执行,延迟脚本能访问完整文档树,禁止使用 document.write()
      6. 浏览器在 Document 对象上触发 DOMContentLoaded 事件
      7. 此时文档完全解析完成,浏览器可能还在等待如图片等内容加载,等这些内容完成载入并且所有异步脚本完成载入和执行,document.readState 变为 complete,window 触发 load 事件
    23. 显示页面(HTML 解析过程中会逐步显示页面)

    7、重绘(Repaint)和回流(Reflow)(经典的前端问题,经常会遇见)

    5、安全问题

    1、xss攻击(百度百科
    一般的解决方案就是转义输入输出的内容,对于引号、尖括号、斜杠进行转义。

    2、CSRF(百度百科
    防范 CSRF 攻击可以遵循以下几种规则:

    • Get 请求不对数据进行修改
    • 不让第三方网站访问到用户 Cookie
    • 阻止第三方网站请求接口
    • 请求时附带验证信息,比如验证码或者 Token

    3、点击劫持

    6、性能问题

    1、图片优化

    2、节流

    3、防抖

    4、预加载

    5、预渲染

    6、懒加载

    7、懒执行

    8、cdn

    7、webpack

    图片来源于http://webpack.html.cn/
    img

    核心概念

    • 入口
    • 输出
    • 模块
    • 加载器
    • 插件
    • 配置

    1、webpack的构建过程

    1.1. 初始化参数,从配置文件和shell语句中读到的参数合并,得到最后的参数
    1.2. 开始编译:用合并得到的参数初始化complier对象,加载是所有配置的插件,执行run方法开始编译
    1.3. 确定入口,通过entry找到入口文件
    1.4. 编译模块,从入口文件出发,调用所有配置的loader对模块进行解析翻译,在找到该模块依赖的模块进行处理
    1.5. 完成模块编译,得到每个模块被翻译之后的最终的内容和依赖关系
    1.6. 输出资源,根据入口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组装成一个个包含多个模块的chunk,在把每个chunk转换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加载到输出列表
    1.7. 输出完成,确定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把内容写到文件系统中
    在以上过程中,webpack会在特定的时间点广播出特定的事件,插件在舰艇感兴趣的事件后会执行特定的逻辑,改变webpack的运行结果
    

    2、loader 和 plugin 有什么区别

       loader 用于对模块的源代码进行转换。loader 可以使你在 import 或"加载"模块时预处理文件。因
    此,loader 类似于其他构建工具中“任务(task)”,并提供了处理前端构建步骤的强大方法。loader 可
    以将文件从不同的语言(如 TypeScript)转换为 JavaScript,或将内联图像转换为 data URL。
    loader 甚至允许你直接在 JavaScript 模块中 import CSS文件! 因为 webpack 本身只能处理 
    JavaScript,如果要处理其他类型的文件,就需要使用 loader 进行转换,loader 本身就是一个函数,
    接受源文件为参数,返回转换的结果。
       Plugin 是用来扩展 Webpack 功能的,通过在构建流程里注入钩子实现,它给 Webpack 带来了很大
    的灵活性。 通过plugin(插件)webpack可以实 loader 所不能完成的复杂功能,使用 plugin 丰
    富的自定义 API 以及生命周期事件,可以控制 webpack 打包流程的每个环节,实现对 webpack 的
    自定义功能扩展。
    

    3、怎么区分开发环境和正式环境

            if(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sole.log("你正在线上环境")
            }else {
            console.log("你正在使用开发环境")
            }  
    

    4、webpack如何优化性能
    参考: 三十分钟掌握Webpack性能优化

    • 优化构建速度

      1、缩小文件的搜索范围
      2、使用DllPlugin减少基础模块编译次数
      3、使用HappyPack开启多进程Loader转换
      4、使用ParallelUglifyPlugin开启多进程压缩JS文件
      5、压缩CSS:css-loader?minimize、PurifyCSSPlugi
      6、多页面应用提取页面间公共代码,以利用缓存
      7、分割代码以按需加载
      

    5、 配置多入口(这个实际开发中,遇到的概率还蛮大,先占个坑)

    6、compiler 钩子(之所以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写插件的时候,很有用的)
    参考:compiler 钩子

    总结

    上一篇博文主要是讲了hmtl,css,js等基础的部分,这一期的实际应用场合比较多,浏览器那块其实少了一个
    利用fiddle配置代理,很多地方深究的话,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写的。 
    因为这次是一个简单的对自身的知识点的疏导,所以都过的比较粗略。
    下期的话,应该会是一些框架的介绍了。
    

    参考

    博客

    github
    [收集的前端面试题和答案]https://github.com/qiu-deqing/FE-interview

  • 相关阅读:
    Phar与Composer
    [转]一张图帮你搞定职业规划
    Yii2初谈
    阿里前端框架Alice是个不错的选择
    PHP的PSR系列规范都有啥内容
    最新微信公众平台js sdk整合PHP版
    何时该开始写测试代码
    我们太匆忙
    今日思考
    Scala确实是门好语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ar-wind/p/123758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