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cnf配置文件实用优化

    [client]
    1.登陆过程自动化(这样做可以让你在命令行登陆的时候免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host="mysql服务器地址"
    user="用户名"
    password=“密码”
    2.自动切换数据库(这样做可以避免每次进入都要use 某数据库)
    database="你的数据库名字"
     
     
    [mysqld]
    auto-rehash
    启用TAB键自动补齐
     
    skip-locking
    #避免MySQL的外部锁定,减少出错几率增强稳定性。
     
    skip-name-resolve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back_log = 384
    #back_log参数的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响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如果系统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则需要增大该参数的值,该参数值指定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 己的限制。 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默认值为50。对于Linux系统推荐设置为小于512的整数。
     
    key_buffer_size = 384M
    #key_buffer_size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的索引处理性能。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256M或384M。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max_allowed_packet = 4M
    thread_stack = 256K
    table_cache = 614K
     
    sort_buffer_size = 6M
    #查询排序时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注意: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是每连接独占,如果有100个连接,那么实际分配的总共排序缓冲区大小为100 × 6 = 600MB。所以,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推荐设置为6-8M。
     
    read_buffer_size = 4M
    #读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join_buffer_size = 8M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64M
    table_cache = 512
    thread_cache_size = 64
    query_cache_size = 64M
    #指定MySQL查询缓冲区的大小。可以通过在MySQL控制台观察,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 的情况;如果Qcache_hit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如果该值较小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Qcache_free_blocks,如果该值非常大,则表明缓冲区中碎片很多。
     
    tmp_table_size = 256M
    max_connections = 768
    #指定MySQL允许的最大连接进程数。如果在访问论坛时经常出现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提 示,则需要增大该参数值。
     
    max_connect_errors = 1000
    wait_timeout = 10
    #指定一个请求的最大连接时间,对于4GB左右内存的服务器可以设置为5-10。
     
    thread_concurrency = 8
    #该参数取值为服务器逻辑CPU数量*2,在本例中,服务器有2颗物理CPU,而每颗物理CPU又支持H.T超线程,所以实际取值为4*2=8;这个目前也是双四核主流服务器配置。
     
    skip-networking
    #开启该选项可以彻底关闭MySQL的TCP/IP连接方式,如果WEB服务器是以远程连接的方式访问MySQL数据库服务器则不要开启该选项!否则将无法正常连接!
     
    table_cache=1024
    #物理内存越大,设置就越大.默认为2402,调到512-1024最佳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4M
    #默认为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设置为0就是等到innodb_log_buffer_size列队满后再统一储存,默认为1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默认为1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建议用默认一般为8
     
    key_buffer_size=256M
    #默认为218,调到128最佳
     
    tmp_table_size=64M
    #默认为16M,调到64-256最佳
     
    read_buffer_size=4M
    #默认为64K
     
    read_rnd_buffer_size=16M
    #默认为256K
     
    sort_buffer_size=32M
    #默认为256K
     
    thread_cache_size=120
    #默认为60
     
    query_cache_size=32M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如果Key_reads太大,则应该把my.cnf中Key_buffer_size变大,保持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至少1/100以上,越小越好。
     
    二、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很大,就要增加Query_cache_size的值。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通过参数设置进行性能优化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可能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产生质的飞跃,除非是之前的设置存在严重不合理的情况。我们不能将性能调优完全依托于通过DBA在数据库上线后进行的参数调整,而应该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就尽可能减少性能问题。
     
    以上是笔者针对单机MySQL数据库提出的优化方法,如果单MySQL的优化始终还是顶不住压力时,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考虑MySQL的集群方案了,我们应该如何优化呢?请期待下篇MySQL高可用设计方案。
     
     
    mysql写入优化: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如果用 Innodb,那么这是一个重要变量。相对于 MyISAM 来说,Innodb对于 buffer size 更敏感。MySIAM 可能对于大数据量使用默认的 key_buffer_size 也还好,但 Innodb 在大数据量时用默认值就感觉在爬了。Innodb 的缓冲池会缓存数据和索引,所以不需要给系统的缓存留空间,如果只用 Innodb,可以把这个值设为内存的70%-80%。和 key_buffer 相同,如果数据量比较小也不怎么增加,那么不要把这个值设太高也可以提高内存的使用率。
     
    innodb_additional_pool_size
    这个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至少是当操作系统能合理分配内存时。但你可能仍需要设成 20M 或更多一点以看 Innodb 会分配多少内存做其他用途。
     
    innodb_log_file_size
    对于写很多尤其是大数据量时非常重要。要注意,大的文件提供更高的性能,但数据库恢复时会用更多的时间。我一般用 64M-512M,具体取决于服务器的空间。
     
    innodb_log_buffer_size
    默认值对于多数中等写操作和事务短的运用都是可以的。如果经常做更新或者使用了很多 blob 数据,应该增大这个值。但太大了也是浪费内存,因为 1 秒钟总会 flush(这个词的中文怎么说呢?)一次,所以不需要设到超过 1 秒的需求。8M-16M 一般应该够了。小的运用可以设更小一点。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很管用)
    抱怨 Innodb 比 MyISAM 慢 100 倍?那么你大概是忘了调整这个值。默认值 1 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务提交或事务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志写入(flush)硬盘,这是很费时的。特别是使用电池供电缓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
    时。设成 2 对于很多运用,特别是从MyISAM 表转过来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写入硬盘而是写入系统缓存。日志仍然会每秒 flush 到硬盘,所以你一般不会丢失超过 1-2 秒的更新。设成 0 会更快一点,但安全方面比较差,即使 MySQL 挂了也可能会丢失事务的数据。而值 2 只会在整个操作系统挂了时才可能丢数据。
    vim /etc/my.cnf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2
    也可以在 mysqld 运行时执行 :
    set GLOBAL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innodb_flush_method : 设置 InnoDB 同步 IO 的方式 :
    1) Default ? 使用 fsync()。
    2) O_SYNC 以 sync 模式打开文件,通常比较慢。
    3) O_DIRECT,在 Linux 上使用 Direct IO。可以显著提高速度,特别是
    在 RAID 系统上。避免额外的数据复制和 double buffering(mysql buffering
    和 OS buffering)。
     
     
  • 相关阅读:
    表删除 准备
    爱可生技术文档
    Bran的内核开发指南_中文版
    LINUX 内核内存管理
    Linux Container测试之block IO
    【实时文件同步】rsync+inotify-tools的安装与配置
    openlayer3 加载geoserver发布的WFS服务
    Geoserver跨域请求设置
    Bitmap 图片格式并用 C++ 读写 Bitmap
    C++中的对象初始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even9898/p/113407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