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sql内存表的用处

    文章出自:http://blog.csdn.net/hitzhang/article/details/5994639

    个人最欣赏mysql的地方就是他存储引擎的多样性和可扩展性,这样mysql也能拥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嘿嘿!

    那今天说说内存表的用处吧:

    1. 说实话mysql的myisam引擎在查询、插入等方面和内存表引擎基本上是不相伯仲的,所以第一个建议还是能用myisam的地方还是选择myisam引擎
    2. 但是最近遇到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一个用来存储信息的维表,需要频繁的查询、插入以及较频繁的更新操作,并且这个维表非常的大,先是采用myisam引擎并进行数据的分表,拆分成1000个小表,性能也是不错。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并发度的增加,由于这些表上都有大量的索引,当插入的并发度比较大的时候,mysql的对于磁盘的使用骤然升高,造成系统对于磁盘io的等待,异常的高。
    3. 由于查询的需求,索引有不能drop掉,所以最开始着手于修改mysql的参数,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比如delay insert、batch insert等等),但是效果均不是很理想
    4. 后来考虑到机器的内存尚有结余,最后采用了内存表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基本上消除了磁盘io的等待,系统的负载也基本上下降了一倍

    但是这种方式还是有不少问题的:

    1. 内存表一旦mysql重启,将造成数据丢失,还好这个维表对于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可以允许部分数据丢失,补救方式就是每天在系统负载低的时候进行备份
    2. 内存表删除后,内存的释放问题:
      1. 最开始遇到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将建立的这1000个内存引擎小表drop后,系统竟然没有回收内存,先是怀疑mysql存在内存泄露,经过几天对mysql内存引擎源代码的阅读,确定不是内存泄露的问题,后来经过查看linux malloc相关文档,才发现是glibc没有将这些内存交还给系统内核,由于分表后这1000个表都相对较小,gblic的free函数并没有立即将内存sbrk给内核(以备以后的再次malloc),造成这部分内存无法被内核回收
      2. 这样的话会造成mysql的内存占用异常的高,如果这时候有另外一个程序需要大耗内存的话,可能会有风险。(这块还需要详细测试一下)

    小结一下咯:

    对于mysql的用户,如果对数据表的内容安全性要求不高,而对于数据的查询和插入的并发度都很大,并且磁盘io成为瓶颈的话,可以使用内存引擎试一试了,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相关阅读:
    101. Symmetric Tree(js)
    100. Same Tree(js)
    99. Recover Binary Search Tree(js)
    98. Validate Binary Search Tree(js)
    97. Interleaving String(js)
    96.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js)
    95.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II(js)
    94. Binary Tree Inorder Traversal(js)
    93. Restore IP Addresses(js)
    92. Reverse Linked List II(j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evin-john/p/476895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