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nose实例示例

    1、

    脚本示例:

    执行结果:

    2、

    脚本示例:

    执行结果:

    由以上截图可以看出执行顺序:

    大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测试的顺序总体上按照包—>模块—>类的顺序进行;

    2) 然后按照测试用例名称的升序排序进行,比如test_square比test_sub先执行;

    3)当测试模块中既包含测试函数,又包含测试类时,都一定是先执行setup(如果定义了),模块测试执行完毕后执行teardown(如果定义了)。而且模块的setup、setdown只执行一次

    4)测试类中的每个测试方法执行前先执行setup(如果定义了),执行完毕后执行teardown(如果定义了)。而且每个测试方法的执行过程都是如此,新的方法重新按setup—>执行方法—>teardown的顺序执行。

    上例子执行顺序:模块setup—类1setup—-类1中方法—-类1teardown—类1setup—类1中方法—类1teardown—(类2setup)—类2中方法—(类2teardown)—模块中方法—模块teardown

    在函数或者函数式的用例组织中,setUp和tearDown只会执行一次,分别是开始及结束。

  • 相关阅读:
    第六章:面向对象(下)
    第四章:流程控制和数组
    第三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第二章:理解面向对象
    数据库:表设计阶段
    第一章:java语言概述与开发环境
    HTML DOM
    补漏
    不错的资源哦
    阻止事件冒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shine-blog/p/68230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