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元素的ID和Name有什么区别 [转自"天道酬勤"]

    可以说几乎每个做过Web开发的人都问过,到底元素的ID和Name有什么区别阿?为什么有了ID还要有Name呢?! 而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最classical的答案:ID就像是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而Name就像是他的名字,ID显然是唯一的,而Name是可以重复的。

        上周我也遇到了ID和Name的问题,在页面里输入了一个input type="hidden",只写了一个ID='SliceInfo',赋值后submit,在后台用Request.Params["SliceInfo"]却怎么也去不到值。后来恍然大悟因该用Name来标示,于是在input里加了个Name='SliceInfo',就一切ok了。

        第一段里对于ID和Name的解答说的太笼统了,当然那个解释对于ID来说是完全对的,它就是Client端HTML元素的Identity。而Name其实要复杂的多,因为Name有很多种的用途,所以它并不能完全由ID来代替,从而将其取消掉。具体用途有:

        用途1: 作为可与服务器交互数据的HTML元素的服务器端的标示,比如input、select、textarea、和button等。我们可以在服务器端根据其Name通过Request.Params取得元素提交的值。
        用途2: HTML元素Input type='radio'分组,我们知道radio button控件在同一个分组类,check操作是mutex的,同一时间只能选中一个radio,这个分组就是根据相同的Name属性来实现的。
        用途3: 建立页面中的锚点,我们知道<a href="URL">link</a>是获得一个页面超级链接,如果不用href属性,而改用Name,如:<a name="PageBottom"></a>,我们就获得了一个页面锚点。
        用途4: 作为对象的Identity,如Applet、Object、Embed等元素。比如在Applet对象实例中,我们将使用其Name来引用该对象。
        用途5: 在IMG元素和MAP元素之间关联的时候,如果要定义IMG的热点区域,需要使用其属性usemap,使usemap="#name"(被关联的MAP元素的Name)。
        用途6: 某些特定元素的属性,如attribute,和param。例如为Object定义参数<PARAM NAME = "appletParameter" VALUE = "value">。

        显然这些用途都不是能简单的使用ID来代替掉的,所以HTML元素的ID和Name的却别并不是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这样的区别,它们更本就是不同作用的东西。

        当然HTML元素的Name属性在页面中也可以起那么一点ID的作用,因为在DHTML对象树中,我们可以使用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来获取一个包含页面中所有指定Name元素的对象数组。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要是页面中有n(n>1)个HTML元素的ID都相同了怎么办?在DHTML对象中怎么引用他们呢?如果我们使用ASPX页面,这样的情况是不容易发生的,因为aspnet进程在处理aspx页面时根本就不允许有ID非唯一,这是页面会被抛出异常而不能被正常的render。要是不是动态页面,我们硬要让ID重复那IE怎么搞呢?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可以继续使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获取对象,只不过我们只能获取ID重复的那些对象中在HTML Render时第一个出现的对象。而这时重复的ID会在引用时自动变成一个数组,ID重复的元素按Render的顺序依次存在于数组中。

  • 相关阅读:
    flask框架+上传文件接口实战【软件测试培训】【多测师_王sir】
    读取Excel中的视频文件地址+requests库下载后存入本地文件夹【软件测试培训】【多测师_王sir】
    UI和接口自动化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软件测试培训】【多测师_王sir】
    Python+BeautifulReport生成完美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报告【多测师_王sir】
    Linux命令中查找以.log结尾文件中不包含某个特定字符串这行的内容【多测师_王sir】
    查询多条数据
    django登录装饰接口封装
    django使用redis作为session缓存
    tinymce配置
    django重写authcenticate方法兼容用户、邮箱、密码认证登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tengcn/p/30304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